法軍雖然在1871年敗給普魯士,新成立的法國第三共和卻很快就實施了廣泛的軍事改革與
徵兵體制,使其軍事聲譽不至於墜落,乃至於在十九世紀末再次成為各國陸軍的觀察重點
,希臘和保加利亞等國更邀請法國派遣陸軍顧問團予以教學。
法軍在一戰前夕的戰術模型相當注重「會戰」此一情景,而其主軸為大革命與拿破崙時期
延續而來的攻擊思維。
法軍強調將部隊部署為一支前鋒和一支強力的預備隊,前鋒要在威力偵查後實施牽制性的
攻擊,吸引並牽制敵方兵力,此為會戰的初始階段;確認敵軍部署後,應投入預備隊實施
重點突破或包抄迂迴,此為會戰的重點階段;迫使敵軍敗退後,全軍應奮勇追擊,此為會
戰的收尾階段。
以一戰初期法軍步兵師而論,一個師有十二個步兵營和九個炮兵連,教範要求以其中的三
個步兵營與三個炮兵連組成一混成部隊,擔當前鋒。法軍的師炮兵和軍炮兵清一色是野戰
炮或山炮,沒有重榴彈炮,成為「邊境戰役」期間法軍戰術失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於缺乏強大的曲射火力,法軍的前鋒與預備隊之間若協同和聯絡不足,預備隊就容易為
德軍的榴彈炮彈幕所攔阻、壓制,難以挺進支援前鋒部隊,導致前鋒部隊寡不敵眾、終至
潰敗,預備隊也繼而敗退。這在阿登地區的山區戰鬥最為明顯,法軍在此一區域所發動的
戰略打擊被重挫,導致德軍可以集結兵力掃向法軍左翼。
不過在部分戰鬥中,當法軍能夠佔據比較優勢的地形、或者部隊協同較佳,法軍就能夠比
較成功的給予德軍重挫,尤其是當德軍貿然向法軍攻擊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法軍的野戰炮
重創。
值得注意的是,德軍對於法軍的戰術有特別關注,並且也在參觀法軍演習的時候對法軍的
戰術架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但是德軍高層對法軍的戰術理論抱持負面的評價,尤其認為
部署前鋒是一個錯誤的做法,這使得德軍認為己方將有能力透過高度的協同與更強調第一
擊的方針,傾全力迅速擊敗法軍,達成施里芬計畫的目標。
出乎德軍意料之外的,法軍在邊境戰役中雖然遭到擊敗,卻很快就調整了指揮人事與戰略
部署,使法軍能夠以更妥善的戰略與戰術運用進行反擊,趁德軍從西線抽調三個軍去救援
東普魯士,打出了馬恩河的奇蹟,這顯示出法軍重視預備隊和戰術彈性的思考邏輯有其正
面價值。
1940年的法軍之所以會慘遭擊敗,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軍高層對於戰略預備隊的重要
性缺乏認知,甘莫林完全忘記了霞飛和福煦的戰爭藝術準則,這使得德軍與英國念茲在茲
的法軍戰略預備隊始終沒有出現在戰局之中。
推薦參考資料:
World War I Battlefield Artillery Tactics, Dale Clarke (Osprey, 2014)
Easy Target or Invincible Enemy? German Intelligence Assessments of France
Before the Great War, Robert T. Foley (2005)
Images of the Enemy: German Depictions of the French Military, 1890–1914,
Mark Hewitson (2004)
附註:最近看War in History這份期刊,發現有幾個學者在辯論施里芬計畫是否存在,且
還是互相爭辯十年以上,真是讓人詫異。等我看完那幾篇文章再看看要不要整理成心得和
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