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開始後,法軍基於國內工業管理與生產上的困難,決定在短期內專注生產已成熟的坦
克款式,但是他們仍提出幾個未來的坦克規劃,希望國內的廠商能夠研發。
步兵輕坦克:R-40與AMX-38/39
法國在戰敗前已開始量產改良版本的R-35輕坦克,常被稱為R-40的款式。雖然裝備SA38主
炮和無線電,並且改善了故障率和越野性能,R-40仍是兩人操作的慢速輕型坦克。法軍在
戰敗前計畫在本土籌建五十個獨立坦克營,其中有四十個營裝備R-35/40。
除了既有的R-35坦克,法軍在二戰前另外提出了AMX-38坦克設計,但是因為設計不夠前衛
,所以在開戰後被修正為AMX-39。新的規格被設計為48mm焊接裝甲、柴油引擎、47mm主炮
,後來又改為60mm裝甲、16.5噸,160匹馬力引擎。
由於戰敗,法軍沒能完成AMX-39的設計。該研究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成為和英軍的瓦倫
丁坦克性能相近的步兵坦克。
快速坦克:H-40和S-40
法軍在戰敗前曾計畫提高H-39的生產速度,因為這輛坦克雖然火力有限,速度卻比R-35快
一截,能夠勉強充作S-35和B1的替代品。不過從法國戰役的表現來看,H-39顯然不是個理
想的選擇,法軍曾規劃的升級版本H-40也缺乏顯著改善。
在主要騎兵戰車S-35的部分,法軍在戰敗前距離生產改良版本S-40只差一步,不過原定於
1940年七月開始生產的早期型S-40比起S-35其實只有小幅的改良,比如說加大炮塔和改良
越野性能。
戰敗後,維琪法國曾計畫讓S-40裝上更大且防禦更強的三人炮塔、230匹馬力的引擎,以
及威力較強的主炮。這會讓S-40與英軍的十字軍,或者德軍三號戰車的50mm短管炮型實力
相近。
驅逐戰車:SAu-40
法軍在戰敗前已經完成一款驅逐戰車的設計,那就是Sau-40,使用75mm或47mm的火炮,裝
在S-35的車體上面。
這款驅逐戰車雖然得到72輛的訂單,卻僅生產了沒幾輛就碰上法國戰敗。據稱已生產的幾
輛有參加六月份的戰鬥。
法軍預期的中型坦克:B1-ter和Char G1
在法國戰役中給予德軍震撼的B1-bis並非完成品,法軍原本計畫要讓B1坦克車體上的火炮
能夠稍微左右迴轉,裝甲增加到70mm,引擎增加到350匹馬力,車體加大、人員增加到五
人,重量會達到36噸。
B1-ter被預期在1941年春季開始量產,將成為法軍裝甲師的主力。
法國在1935年開始研究代號G1的二十噸坦克設計,由於不同競標商之間的角力與軍方內部
的爭議,該坦克設計多次更改要求,最後在1938年被確定要在炮塔上安裝一門75mm主炮,
重量限制在35噸以下。
二戰開始後,法軍決定把未來量產的步兵坦克限制為三個類別,G1坦克被期待成為法軍新
一代的中型坦克,但是因為其定位與B1坦克衝突,法軍短期內並不打算大量生產,更提出
許多過於前衛的規格門檻,所以直到戰敗的時候都沒有軍火商能夠達到軍方的要求。
在G1坦克的設計中,雷諾提出的G1-R是最有發展性的一個,部分學者認為如果法國沒有戰
敗,G1可能會發展成為性能類似T-34或M4的優秀成品。
要塞戰車:FCM F1
二戰後期,英美盟軍曾提出土龜式和T-28等超重型坦克,但沒有一種得到實際生產。法軍
在二戰初期也有過相似的思維,最接近完成的就是FCM-F1。
FCM-F1在法國戰敗前,被設計為一百三十噸重,時速二十公里,裝甲一百毫米厚,裝備兩
個炮塔,較低矮的前炮塔使用47mm副炮,較高的後炮塔使用90mm大炮。這款戰車被預期用
於突破德軍的齊格飛防線,原本計畫在1941年夏季生產少量的F1戰車,不過其可行性令人
存疑,法軍內部就有人提出防禦力不足的困惑。
附註:
最近維基百科的中文條目增添不少,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去維基百科上找到不少資料。
我比較好奇的是,大家覺得60mm裝甲、75mm主炮、約32噸重的G1坦克如果生產出來,
戰力真有可能足以和T-34或雪曼一較高下嗎?還是說只是部分學者的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