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論殺戮 on killing 11 動機與獲益

作者: roy0204758 ( )   2017-09-22 17:29:03
士兵作戰時要是有機會, 也有時間思考怎麼殺人, 那他就會像典型的謀殺推理小說中的殺
手一樣, 評估自己的動機, 方式和機會. 談論過多次的以色列心理學家Ben Shalit曾開發
過一套目標價值評估(target attractiveness)模型. 筆者則稍為修改後再納入各種因素:
1. 殺人策略和有效性
2. 殺人的潛在收益- 也就是動機
1. 策略和有效性: 戰術和技術優勢可以增進殺人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有效性, 必然儘可
能以埋伏, 側翼或從背後發動攻擊. 在現代戰爭中還能藉助夜視鏡和熱顯像設備, 攻擊缺
乏這些戰術或技術的敵人.
欺善怕惡是所有生物的天性, 如果能讓士兵有信心去殺人卻不必擔心自己被殺的風險, 那
士兵殺人的動機就會大幅提高- 像是狙擊手或從背後追殺的騎兵. 這些行動都是不必擔心
自己安危卻有高效率的戰術.
2. 動機: 士兵一但有信心能不冒險卻能殺敵, 下一個考量因素就是, 該殺哪個? 是否和
戰術一致, 能否獲益?
最常見的作戰殺人動機就是戰時自衛或保護同袍的情境. 而士兵若能從一群人中挑出一人
, 那他多半會直覺地挑出對自己所得最大, 對敵人所失最大的目標. 若沒有敵方出現特定
行為, 那士兵就會用更細緻的方式去挑出最有價值的目標- 通常是敵方指揮官.
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在這方面的訓練很典型- 一般不打士兵, 而是大官. 82空降師的Ja
mes Gavin將軍一定隨身攜帶一把M-1步槍, 同時對年輕軍官再三強調不要攜帶任何過於醒
目的裝備. 另一個考量點, 則多半建立在操作最強殺傷力武器的目標是誰- 也就是從一戰
二戰到越戰以來, 狙擊手最常打打的目標除了指揮官, 通訊兵, 就是機槍手.
每一位士兵投降時都知道要把武器扔掉, 但更聰明的士兵則還會丟掉鋼盔. Richard Holm
es以一位曾在敦克爾克撤退, 身經百戰並參與並諾曼地大登陸的老兵, 且在戰後成為戰
史學者的英國皇家陸戰隊旅長Peter Young為例- 他老兄面對戴著鋼盔的德軍殺起來是毫
不手軟, 但他面對那些沒戴鋼盔的德軍, 卻怎樣也殺不下手. 武器和鋼盔都是戰鬥員的象
徵, 前者絕對會讓敵方大幅增加殺意, 而後者卻也能在潛意識上提醒敵方: 自己還是個戰
鬥員, 依然是潛在的威脅. 聯合國維和部隊總愛戴著傳統的貝雷帽, 也是出自於同樣的心
理反應- 比起鋼盔, 貝雷帽給人的威脅感沒那麼高.
沒有相關性或收益的殺戮
殺人者在殺人後, 一般會從興奮, 愉悅到噁心, 內疚自責的階段, 而內心去合理化的關鍵
為能否確認受害者為戰鬥員. 若士兵發現自己殺的對象是婦女或小孩等傳統上不被認為是
潛在威脅的對象, 那合理化的過程就難得多. 許多越戰書籍都描述過殺害女性越共, 在美
軍士兵中引發的不安與高度罪惡感.
戰時若出現婦女或小孩, 攻擊行為往往會受到抑制- 前提是己方的婦女和小孩沒有受威脅
. 如果情況是後者, 戰鬥員又願意為婦孺負責, 那作戰心態就從雄性間充滿儀式性的鬥爭
, 轉化為毫無節制的惡鬥.
因此戰場暴力也會因為婦女或小孩的出現而增加- 1948年的以阿戰中讓以色列發現, 當時
許多男性軍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暴行, 因為他們一來目睹以色列女兵受傷或陣亡, 二來是阿
拉伯人非常不願意向女性投降- 因此後來以色列就不願意讓女性擔負作戰任務.
多數情況下, 在心理上婦孺還是能抑制暴力. 一戰二戰期間都有大量投降的士兵拿出家人
的照片來求饒. 英美部隊都有士兵看了投降德軍的女友和母親的照片就再也下不了手的紀
錄. 但有時就算拿出家人照片也沒用- "一位不是我們連的士兵, 拿著路易士輕機槍把這
些從戰壕走出來投降的德軍毫不留情全部殺掉." 這名士兵之所以能狠下心來放手大幹,
可能是受到另一個因素影響-
殺手天性. 有些人天生就有是有殺手的性格和心理素質, 這些人不太需要後天的制約反應
, 在有時間思考的情況下也能毫不猶豫扣下板機或拿刺刀刺殺, 事後也不太會得到心理創
傷. 這部分之
後會詳談.
作者: hit0123 (@@")   2017-09-22 17:38:00
最後一段....鄭傑要登場了!?
作者: roy0204758 ( )   2017-09-22 17:43:00
書裏這類人有兩種- 良性的和病態的前者能透過道德和社會環境制約後者很難 也缺乏得到罪惡感的心理機制
作者: liuyushyr (數字先生)   2017-09-22 18:57:00
所謂反社會人格??
作者: roy0204758 ( )   2017-09-22 19:44:00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作者: Rainknight (dark)   2017-09-22 21:28:00
這系列的文真的都很棒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7-09-22 23:40:00
史畢爾是你???
作者: a435007 (陣雨)   2017-09-23 01:46:00
反社會人格就是"沒有同理心"的心理核心 這種人都是殺手料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7-09-23 12:07:00
樓上你這樣講得罪所有雅斯的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