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伴隨著"仇恨的風"這種針對性的攻擊, 和集體無差別式的戰略轟炸
相比下更有效, 而後者雖然在破壞物理上的工業產能和運輸效率效果著重, 但在摧毀敵方
戰鬥意志上只會造成反效果.
這裡就再補充幾個例子吧:
1. 北越
在越南期間美軍依然有人主張要用消耗戰的方式, 用戰略轟炸去癱瘓北越的戰鬥意志. 但
他們顯然忘了二戰的教訓, 北越將士和平民就像當年的英德一般, 對抵抗美國侵略者的意
志更強.
與之相反的, 北越和越共卻非常有效率地發動大量的刺殺, 1959年總共暗殺掉250名南越
軍官, 次年死於暗殺的人數就竄升到1400多人, 在往後12年持續不墜. 北越很快就發現,
比起在大街上把敵人連同無辜老奶奶和小孩一起炸死, 潛入南越軍警家中並在他們臥房內
把他們一家都做掉, 對敵人的士氣打擊更巨大. 許多南越政府軍隊高層對此都驚駭莫名,
深恐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 也影響了他們抵抗的意志.
這裡有另一組對照組-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塔利班和蓋達雖也使用暴行, 但他們使用暴行
工具的手段卻相當拙劣, 效果也適得其反. 一位北越高階指揮官在多年以後接受美軍訪問
, 他認為塔利班和蓋達犯了兩大錯誤: 一是殺人沒有特定的具體對象, 多半是以自殺炸彈
和汽車炸彈攻擊, 二是他們攻擊美國本土, 給予對手出兵的道德大旗- 而這兩點都是當年
北越部隊小心避免犯下的錯誤.
2. 愛爾蘭共和軍
如果看過二十年前的 Michael Collins傳記電影, 那應該對當年愛爾蘭獨立戰爭有些印象
. 在歷經1916年壯烈但徒然無功的復活節起義後, 年輕的連恩尼遜老爹和 Richard "dick
" Mckee等人體認到正面武裝對抗大英帝國無異以卵擊石, 實在沒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但透過先幹掉為英作倀的"愛奸"- 愛爾蘭皇家警察和官員- 以及那些英國特工- 去打擊敵
人士氣可能是一條可行方案.
於是在1919-1921年間, 這個暗殺小組在線人幫助下, 成功地完成一連串的刺殺任務, 矢
志解放祖國愛爾蘭的殺手們在對手的床上, 咖啡廳, 買報紙的路上和車內幹掉一票愛奸和
英國特務, 嚴重地打擊了對手士氣, 也大大振奮了愛爾蘭民心, 甚至愈來愈多愛爾蘭警察
開始對效忠倫敦政府動搖了, 並決定暗中向這幫反英的同胞通風報信. 最後英國終於不情
願地體認到, 愛爾蘭事務再也不可一昧用武力解決, 為不久後的英愛談判奠定基礎(當然
也伴隨了一戰後英國人心厭戰內部焦頭爛額的因素).
北越和愛爾蘭當然不只是靠暗殺打敗他們的對手, 但就打擊敵人作戰意志上, 以上這兩個
例子或許很能解釋為何他們成功了, 而戰略轟炸和無差別攻擊卻總是無法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