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從弩談起(一之三)八陣圖上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7-11-23 23:12:18
: 鈎行之陣
: 〝鈎行之陳:前列必榜,左右之和必鈎。參聲氣[既]全、五菜[彩]必具,辯吾號聲,知
: 五旗。无前无後,无......〞此陣至少有兩個突出部和一個誘敵深入的虛陣,是錐行之陣再
: 進化,要求的士兵素質更高,要熟悉旗令、鼓令、金令,能夠分進合擊切割敵陣。
大部分恕刪。我手邊有張震澤校注的《孫臏兵法校理》,關於專有名詞的解釋我
都據張注,就不一一注明出處…
「和」是軍門的意思,左右翼也稱為和。我認為這是在說明左右翼與中軍之間,
由於無論是指揮上還是實際布陣上都有隙縫,所以稱作和。
「鉤」解作句卒。卒與中左右三軍不同,並不是陣列中的部隊,從左傳中句踐建
立、運用鉤卒的記載來看,他們的作用類似散兵,以騷擾敵人為主。「无前无後」形
容的是散兵隨時機動的本質,所以也沒有前後左右可言。(「无前无後」後面佚文,接
的大概是無左無右)
「左右之和必鉤」,以我的理解,是在說明鉤卒的布置位置在中軍與左右翼之間
的空隙部分;因為這部分是天然的縫隙得彌補,彌補的部隊本身位置又不固定,是依
中左右三軍的位置而定,所以指揮鉤卒必須有更多的金鼓等工具,士卒也必須對號令
更熟練,所以才說「三聲氣全,五菜必具」,意思就是三種聲號與五種顏色的旗號一
定要備妥。
原文還有一段「鉤行之陣者,所以變質易慮也」,還是照我的理解,我覺得他說
的其實就是改變陣形(「變質易慮」)的時候部隊容易混亂,必須用鉤卒掩護的意思。
鉤行之陣應該就是變陣時利用散兵進行掩護的一種臨時配置。
以上淺見。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7-11-23 23:44:00
推,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像是亞歷山大部署在方陣與騎兵中間的輕步兵,就帶有這樣的性質?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7-11-24 00:05:00
其實我想到對照的例子也是亞歷山大XD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11-24 00:10:00
要考慮到這時還是車戰時代,如果是這樣解,應該是方陣與戰車間的輕步兵?我再想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