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察裡津攻防戰:十軍團大危機
在第一次察裡津戰役的尾聲,史達林和伏羅希洛夫試圖發動戰略反攻,沿著三條鐵路線向
頓河哥薩克猛進,然而頓河軍團司令克拉斯諾夫從沃羅涅日抽調兵力回援中央與右翼,將
紅軍擊退,陣線大致回復。
九月下旬,頓河軍團再次向察裡津周邊猛攻,雖然紅軍仍享有與進攻方相當的兵力以及優
勢的軍火,卻在激戰後遭重創。哥薩克部隊這次順利從南方包抄察裡津,在九月底開始包
圍城市,並於十月上旬攻佔了大部分的郊區、招降紅軍的兩個農民步兵團,幾乎攻破城防
。
在這緊急的時刻,伏羅希洛夫嚴令麾下的多輛裝甲列車增援前線,列車上的上百門各式火
炮與數百挺機槍以猛烈火力遏阻了頓河軍團的突擊,暫時頂住攻勢,然而並未完全扭轉戰
局。為了死守這座被宣傳為「紅色凡爾登」的重鎮,第十軍團又另外緊急運輸兩百門火炮
至前線,做最後的努力。
十月中旬,紅軍一支叫做「鋼鐵師」的部隊突然出現於戰場外圍,突襲頓河軍團後方,陷
入混亂與反包圍的頓河軍團被迫緊急撤退。十月底前,頓河軍團已經被紅軍逼至頓河南岸
,暫時無法繼續威脅察裡津。
鋼鐵師並不是奉命前來馳援的單位,而是剛在南方被志願軍團打得落花流水的敗軍,由於
該師違令擅自北上,師長日洛巴非但沒得到獎賞還被暫時逮捕,該師也被由第十軍團解編
,人員、裝備遭伏羅希洛夫併吞。
鋼鐵師裡面的騎馬單位被併入了新編的紅軍「騎兵混成師」,師長是杜緬科,師參謀長是
布瓊尼,有個叫做鐵木辛哥的團長。雖然不是紅軍的第一個騎兵師,這個單位卻是紅軍首
次在前線部署的強力騎兵集團,並在後來逐步茁壯為紅軍的王牌。
高爾察克的西伯利亞狂想曲
擊退了立憲人民軍之後,紅軍東方面軍意圖繼續向東推進,但是已經合併為臨時政府的白
軍頑強抵抗,遏止紅軍攻勢。
1918年十一月,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被政變推翻,改組為全俄羅斯臨時政府,自認是俄國的
中央政權。高爾察克在政變後自稱「全俄羅斯最高統治者,兼陸海軍最高總司令」,成為
西伯利亞白軍的最高領袖與獨裁者。許多鄰近的白軍勢力感受到高爾察克的政治壓力,表
示接受此一權威;就連協約國也給予高爾察克承認。
十二月,位於高爾察克右翼的西伯利亞軍團克復彼爾姆,號稱重創了紅軍第三軍團、俘虜
兩萬人,此一勝利使東線白軍士氣大振。然而紅軍也隨即擊敗位於高爾察克陣線中央、還
在建立過程中的西方軍團,攻佔了烏法。雙方互有勝負之餘,都在積極重整軍容,準備在
隔年春季再次決戰。
高爾察克在動員各地的舊俄軍之外,也下令進行廣泛的募兵和徵兵。他期待號召百萬男丁
參戰,然而響應的人數不如預期,只好想辦法用徵兵拉伕來補充兵力。
幸運的是,由於較不受歐俄政變與動盪影響,帝俄時期的西西伯利亞軍區體制比較良好的
保存下來;此外,十月革命後共產黨下令莫斯科的軍事院校東遷至葉卡捷琳堡,結果不少
軍校師生趁機叛逃到高爾察克麾下。最後,在協約國登陸遠東後,英法美日等國已經開始
把援助的物資運送上岸,並派遣一些軍官擔任顧問、教官甚至指揮官。
因此,雖然大部分位於歐洲的舊俄軍軍官加入了志願軍團,高爾察克仍有一定數量的軍官
幹部可用,對於這位完全不懂陸戰的總司令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