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營伍的擴充與限制
過往許多人認為火炮與要塞的普及,導致了歐洲各國的積極擴軍,然而不少研究顯示這不
太精確,三十年戰爭後期反而呈現軍力收縮的情景,各國在財政許可範圍內以小而精、快
而猛的野戰軍打運動戰。這固然是因為經濟的破壞導致財政無力繼續支持龐大軍力,但是
透過縮減兵員、調整編制,卻提高了部隊的作戰素質。[1][2]
古斯塔夫和華倫斯坦都試圖靠純粹的數字暴力壓垮對手──分別取得一定的初期功效,然
後在戰局惡化後被迫轉型;而巴伐利亞公國陸軍則以穩健的軍事體制和有限的規模,成為
各方在戰爭泥淖化之後仿效的楷模。
以晚明來說,袁應泰、王化貞敗北後,就應該要採取更穩健的態度,五年平遼完全是袁崇
煥的謊言。但是,兵力應該下降到什麼程度呢?以瑞典來說,其野戰主力從八萬五千人下
降到四萬餘人,總兵力從十四萬下降至六萬多人;哈布斯堡陣營的兵力同樣下滑,十一萬
人到戰爭末期只剩七、八萬人。換言之,兵力需裁汰頗多,尤其是在野戰部隊方面,幾乎
要裁汰半數。[1][3]
晚明遼東的縮編可行性
carsen板主曾整理過晚明的遼東兵力: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271008851.A.45E.html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18658790.A.46C.html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18658828.A.687.html
可以看到孫承宗在天啟年間主掌關外時,戰剿兵即便扣除水營和內丁,野戰主力仍有七、
八萬人。如果打算盡量壓低財政與後勤負擔,並且提高軍隊的素質,或許應該效仿同時期
的歐洲,將野戰主力削減三成,只保留五萬人左右的精兵。
少招募兩萬新兵,可節約基本費用共約三十六萬兩銀,另外每年可節省薪餉三十六萬兩銀
,這裡還沒計算到糧草、火器以及其他開支。如此無疑可節省相當大的一筆金額,轉用於
關內外的各地部隊和填補赤字。[4]
假使我們以1645年英國新模範軍建立之初的編制,用於計算五萬餘兵力的組成比例,那我
們可以得到大約一萬七千名馬兵,以及約三萬三千名步兵;重炮兵應有約一百二十門西炮
,炮手(包含工兵和護衛火炮的銃手)或約兩千人。瑞典陸軍大約同一時間點的兵種人數比
例,與此高度相仿,可見此一兵種比例為歐洲的主流。[3][5]
騎兵的大幅減低,可能是有必要的。晚明戰馬不足,本就應該縮減騎兵規模,這樣才能確
保戰馬素質以及換乘馬匹數量,也才有足夠的牲畜來拖曳軍火和補給。前述三十年戰爭末
期,各國兵力大減即是如此,哈布斯堡的皇家陸軍就把騎兵裁減不少(雖然步兵裁汰更多)
。關於不同兵種的細節,後面會再談及。[1][6]
西炮的款式與數量
徐光啟、孫元化等人在崇禎年間,曾寄望以三千到五千人為一營,裝備「大銃八門,副以
甲銃百門,鳥銃三千門」,乃至於「西洋大砲十六位、中砲八十位、鷹銃一百門、鳥銃一
千二百門」,並曾認為十五個這樣的營可擊敗後金。三十年戰爭中即使是上萬人的西歐兵
團都未必有十六門火炮,要求編出十五個這樣的營未免不切實際。[7]
1660年一名英國軍官寫下的理想野戰軍火炮序列為48磅加農炮兩門、24磅加農炮八門、12
磅野戰炮六門、6磅輕炮二十四門、3磅輕炮二十四門、100磅臼炮兩門、50磅臼炮三門、
25磅臼炮三門。撇除掉僅限攻城用的48磅加農炮和各式臼炮,剩餘的六十餘門火炮,其款
式比例或許是明軍可以仿效的目標。[8]
當時的歐洲以六磅炮當作野戰主力,比如說法軍就沒有低於六磅的火炮,英國內戰中也有
人描述說三磅炮未能阻止敵軍進攻。明末發射六磅炮彈的火炮需為二千餘斤重,似乎少有
同時期歐洲的drake火炮(炮身截短削薄的輕炮)。倘若歐式三磅炮(約千斤)都難以遏阻歐
洲的披甲長矛兵挺進,使用輕型火器的明軍被滿人衝入陣中似乎也不令人意外。[1][9]
要塞炮的部分,假使關外八城分別裝備十門西炮,那就是八十門。如此,遼東明軍應該要
有逾兩百門西炮──這並非不可能,我們知道崇禎年間在閩粵鑄造的西炮有上千門,僅崇
禎二、三年就鑄造至少三百餘門,其中包含兩千七百斤的火炮十門與兩千斤的火炮四十門
,其餘也多有約一千斤者。[10]
還可以參考板上古王子的文章,可以看到山西鎮在崇禎六年造了三十六門西炮: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15016519.A.AA3.html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野戰軍在1630年代一度坐擁上百門火炮,華倫斯坦的主力部隊亦據稱
擁有八十門火炮。倘若明軍沒有相同的火力,要阻止後金實在頗顯困難。[11]
(待續)
[1] The Business of War: Military Enterprise and Military Revolu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2] The Thirty Years' War 1618–1648, Richard Bonney
[3] Europe's Tragedy: A New History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European
Warfare, 1453-1815
[4] 《晚明戶部尚書畢自嚴財經政策研究(一六二八~一六三三)》;《晚明戶部的戰時
財政運作──以己巳之變為中心》
[5] New Model Army 1645-60 (Osprey, 1981)
[6] Imperial Armies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2) (Osprey, 2010)
[7] 《天主教徒孫元化與明末傳華的西洋火炮》、《徐光啟傳》(民國58年)
[8] 'The Furie of the Ordnance': Artillery in the English Civil Wars
[9] 可參考English Civil War Artillery 1642-51 (Osprey, 2005)、Dutch Armies of
the 80 Years' War 1568-1648 (2) (Osprey, 2017)、Renaissance Armies
(George Gush, 1975)
[10] 《明清之際紅夷大砲在東南沿海的流布及其影響》
[11] French Armies of the Thirty Years'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