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民處理
畢自嚴《撫津疏草》〈遼民叢集速議解散疏〉裡面確實曾討論難民可能參雜間諜的問題,
但是明朝政府最終仍是將其分散至各地鄉間屯墾,畢竟這些難民是明朝打敗仗造成的結果
,如果不協助他們,輿論和道義上頗為不妥,並且會給予滿州更多人力。
至於遼民造成的問題,黃一農教授的〈吳橋兵變:明清鼎革的一條重要導火線〉論文中曾
提及因為移居的遼民與各地官民相處不佳,吳橋兵變時大量加入叛軍;許多遼民也因為在
關內生活困苦,決定返回關外和東江。
因此,難民確實是明朝所意圖處理的問題,儘管如何處置頗顯進退兩難;而難民也並不是
因為明朝政府提供武裝才造成社會問題,而是其存在本身就已經擾亂了民情。明朝在降低
軍費的目標下對遼民進行武裝,只是加劇了衝突而已。
2.明朝糧食
郭松義先生那篇文章的畝產數字是沒脫殼之前的石數,用的人口數也低於其他學者的估計
,所以結論顯得比較樂觀。如果用他自己在內文提及的兩石穀成為一石米來算,實際上能
養活的人口就算下降到很危險的水準。
〈明代GDP試探〉(管漢暉、李稻葵)提到研究認為晚明人口是1.2~2.0億;
〈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口〉(高王凌)認為比較合理的數字是1.5億。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認為應該是1.3~1.5億。
〈明清時期中國的氣候和糧食生產〉則認為明末清初糧食生產有顯著下降。
事實是板上提及糧產豐盛的南方,也多有缺糧的紀錄,用理想值計算相當不妥。
《崇禎朝薊遼兵變與餉稅重整》:「崇禎二年......江西南昌八府水旱災相繼」
「江西、河南水旱成災請求蠲免」
〈補農書〉:「曩自崇禎十一、二年以農雖無水旱為災,然連年薄收,米價不減兩許,而
賦稅漸增,徵科繁擾。」「總計湖民,奇荒三載,沒者十三,存者十七,今之幸生者,全
賴十四、十五兩年豆麥滿收以度日耳。」
《崇禎年間江南的災荒與應對》整篇都在講江南的慘狀就不用引了,只不過崇禎末期比起
崇禎十三年之前慘非常多。
明朝的稅政與糧食密切相關,以至於很多部分都以糧食的石數來計算。收不到稅就代表無
法徵收到大量糧食。考慮到《邊鎮糧餉》裡面提及邊鎮早在萬曆中期就已經後勤吃緊,即
使不開戰明朝大概也沒能力提供多少糧食給後金。《明代陝西三邊軍糧補給體系探析》也
提到西北邊鎮的糧食補給持續下探,難以維持後勤。
至於鹽引,《邊鎮糧餉》已提及其額數甚少,且本質上仍需要政府協助維持,並不能認為
開放通商就一定會商旅運輸物資,遑論還要是大量的糧食。
在天啟年間以奢安之亂為首的多場戰爭中,明朝各省大量留用原本預計用於關外的新餉,
換言之新餉很難不加派。從更早期嘉靖年間的案例也可以知道,明中葉以後遭遇大規模武
裝衝突基本上都要加稅,除非有盈餘可以花,問題在於萬曆末期已經把盈餘花掉了。因此
,和後金降低衝突就不會面臨財政與糧食問題也是不太妥當的說法。
《晚明遼餉研究》裡面也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如上述,澄城縣因每畝加派額較九厘規定低......還算是輕的。」
「陝西民變的問題,與社會、經濟的不平衡有密切關係,加派應是突顯原有的問題,但這
種困厄,不單只以加派造成重課繼而引發民變來解釋。」
我認為明朝如果真能和後金降低衝突,或許有能力壓制關內,但是要說就不會有糧食配給
之類的問題,或者說肯定有能力透過通商來安撫後金,恐怕不太符合史實。
3.和談的問題
我並不反對「停戰是個很有用的手段」這件事情,但是事實是明朝如果不堪一擊,要和後
金達成長久的和平是相當困難的。不要忘了,隆慶議和澶淵之盟的背景都是先能與敵方打
成互有勝負,方才有了談判的成果;歐洲的西發里亞和約也是一樣。
皇太極的議和被很多人認為只是拖延時間的手段,談判期間後金向朝鮮和蒙古猛攻,班師
回朝之後又藉口明朝無心停戰而大舉攻擊遼左。我不懂為何會有人認為皇太極缺乏信心才
求和,後金當時沒輸過任何一場野戰,和談期間也沒停止過作戰行動。
《論努爾哈齊與皇太極對明朝軍事戰略戰術之異同》:「後金與明雙方其實一直都無意講
和,講和不過是雙方軍事戰爭的一種輔助手段。」
所以我認為,要能和皇太極真正達成停戰,明朝可能要在一場決戰中有效重挫後金,迫使
對方理解到戰爭的不可行,單純的退入山海關只是讓後金更輕易掌握蒙古各部而已,崇禎
中期滿人屢次進攻山西的情境只會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