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10-24 15:53:36如題
我的疑惑是從羅馬方陣跟馬其頓方陣而來
馬其頓方陣就是長矛陣
而羅馬方陣則是短劍+大盾牌
前者正面作戰威力極強
後者適應力強,萬用陣法
然後打敗馬其頓以後
羅馬就都只用這個短劍方陣了
我納悶的是,既然各有優點,為什麼不兩個都學,讓士兵掌握兩種戰法,兩種武器
可以看情況、看對手決定要使用長矛陣或是羅馬陣啊
古代要讓士兵、部隊專精不同戰法跟兵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嗎?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10-24 15:58:00遠征時多帶一種武器,增加補給負擔?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8-10-24 16:06:00後勤 還有訓練方法
想想當兵時一堆齊步走都有問題的大頭兵,只有精銳部隊才有辦法應用多種陣型變化
作者: ggtyper2013 (Arlair) 2018-10-24 16:35:00
記得羅馬軍團必要時會把標槍當矛用
作者: vwpassat 2018-10-24 16:42:00
用M1 Garand + M1919 Browning投射鉛塊會比較好。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10-24 16:52:00可以去請教北一女啦中山啦景美啦這些練儀隊排字隊形變換看看練這個有多麻煩。
要讓數百甚至數千人同時熟悉一樣東西不凸槌需要長久訓練
作者: dragonclwd 2018-10-24 18:12:00
有聽過孫武斬姬練兵的典故嗎?
當時士兵多半不是職業的,是臨時徵召自由民資產階級來保護自身利益所以發展集團作戰並簡化戰技複雜度打輸就逃跑,龜回城鎮堡壘,雙方談判大家都只學適合自身環境與社會條件的打法因為臨時出兵也沒時間沒資源花在學其他的與其搞精銳,不如湊多一點人數兵力或是發明斜線戰術或利用地形克服人數劣勢這種自由公民地主兵,不能輕易傷亡所以適合龜甲陣...
作者: dragonclwd 2018-10-24 18:37:00
馬略改革後,羅馬士兵應該不能用多半不是職業的形容
作者: dragonclwd 2018-10-24 18:47:00
再則此時的羅馬士兵也包括兩種戰法,標槍+短劍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8-10-24 18:56:00改制前的羅馬兵後備老兵也是持長矛的,標槍等投射倒是一直都有
馬略是共和後期了馬其頓長槍與龜甲陣的年代是共和前期中期後期羅馬已經無兵可用,大量僱傭無產與蠻兵
作者:
scotch (DeathKnight)
2018-10-24 19:12:00後期羅馬軍團不少是用長矛的
作者:
CGT (Peter)
2018-10-24 20:00:00記得以前有文章寫過,羅馬重步兵攜帶兩支標槍,短劍和大盾
作者:
PANZER (裝甲共和國)
2018-10-24 22:39:00龜甲陣(Testudo)可能出現於共和晚期。
作者:
a435007 (陣雨)
2018-10-25 00:37:00有人寫過位什麼羅馬後期無兵可用的文章嗎
作者: vwpassat 2018-10-25 01:55:00
長期鉛中毒,手腳無力,舉不起武器,只能徵招蠻族兵。
是土地兼併,漢尼拔大鬧義大利15年戰亂慢慢形成土地沒空沒人耕作,羅馬高素質的自耕地主族群根基慢速崩潰羅馬強在這些自耕農民公民,有資本自備裝備也有決心保護家園,以及以軍功上位政治企圖階級一致性高,但社會體制被破壞就無法持續企圖撼動土地改革(擴大公民兵源)也失敗
作者: ggtyper2013 (Arlair) 2018-10-25 09:28:00
馬略軍改就是為了解決公民兵因為土地兼并而兵源不夠的問題
被迫改募兵(非公民)用擴張能分利益當誘餌但擴張利益也有極限,越蠻荒偏遠沒人想去而且副作用這些兵只是認發錢給榮華的將領不是忠於元老院與人民.軍閥化內鬥繼續削弱羅馬百餘年
你要知道那些兵不但不識字 甚至聽不懂人話 分不清左右
只要帶過兵應該都能理解奴隸階級怎麼來的,有些人真的不可能理解那麼複雜的戰術,只能聽命行事
作者: dragonclwd 2018-10-25 12:49:00
帶過兵的都知道複雜的不是戰術而是讓人聽命行事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18-10-26 15:24:00很難,光是讓士兵絕對執行命令,沒有懷疑就困難了。
作者:
firewalker (Firewalker453)
2018-10-26 20:45:00羅馬軍團本來就會變換很多陣形了,所以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