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元帥的昭和天皇「也有介入作戰」 詢問吉田裕先生
大元帥たる昭和天皇「作戦にも介入」 吉田裕さんに聞く
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M7Q53QWM7QUPQJ00B.html
https://www.asahicom.jp/articles/images/AS20190723001166_commL.jpg
https://www.asahicom.jp/articles/images/AS20190723001167_comm.jpg
歴史学者、一橋大大学院特任教授、東京大空襲・戦災資料センター館長の吉田裕さん
=山本和生撮影
2019年8月13日的新聞專訪,在官網上是有料會員限定記事只公開部分。
但有網民魚拓全文。
(インタビュー)大元帥たる昭和天皇 歴史学者・吉田裕さん 等々
https://ameblo.jp/tousekitetsu/entry-12502643671.html
https://stat.ameba.jp/user_images/20190807/21/tousekitetsu/17/4e/j/o0827108014525548239.jpg
※全文無理,只節錄,詳見原文。鳥翻有誤請指正。
──昭和天皇知道這樣的戰場現實嗎?(糧食不足和惡劣的裝備等等)
「我認為已經掌握了很多。1943年9月對侍從武官長說道『關於補給以遺憾的心情
下令』,對於使將兵陷入飢餓感到難以忍受。但是、因為直到最後都過於相信日軍的戰
力,所以比起實際情況可能還是比較樂觀的。」
『補給につき遺憾なからしむる如(ごと)く命ずべし』と言っています。
──對於實際的戰況瞭解到什麼程度?
「關於那裡那艘軍艦沈沒了,日本軍受到的損失,幾乎都確實掌握著。只是、據說石油
儲備量等是竄改數字後上奏的。是否100%正確知曉尚存疑問。」
「另一方、給與敵方的損害往往被誇大地報告。(※後略)」
──是不是覺得「還能打下去(まだ戦える)」?
「45年2月元首相的近衛文麿上奏結束戰爭(戦争の終結)時,天皇回答『不再次取
得戰果的話很難』。在這個時點,還相信能取得戰果。支持給予美軍打擊,盡可能以有
利條件帶入談和的『一擊講和論』。為此我認為在這方面是有拖延到戰爭的結束。」
45年2月に元首相の近衛文麿が戦争の終結を上奏したときに、天皇は『もう一度戦果
を挙げてからでないとむずかしい』と答えています。
「在沖繩戰役中,當初也誤認為特攻作戰進行得很順利。天皇放棄戰爭是在45年5月
左右。知道了德國的投降和沖繩已經無法維持後,終於下定了終戰的決心。」
■ ■
──於沖繩戰役,具體上涉及到什麼程度?
「在沖繩戰役,當初陸軍和海軍的作戰方針上有差異。海軍打算在沖繩進行最後決戰,
不過陸軍主張本土決戰,把沖繩看作『棄石』。為了準備本土決戰,以持久戰使美軍損
失擴大。」
「天皇支持海軍。陸軍為了準備持久戰打算採取固守陣地的戰略,但天皇卻催促其出擊
決戰。在沖繩戰役的時候,天皇站在海軍這一側,介入了作戰。」
──天皇也參與了作戰方針的決定嗎?
「歷史學者山田朗先生,對在哪次的作戰時天皇做了怎麼樣的發言,對其產生了什麼影
響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天皇發出的最高統帥命令,陸軍稱為『大陸命』,海軍稱為『大
海令』,不過在戰後的佔領期,大陸命和大海命的存在被佔領軍隱藏了。不得不隱瞞的
事實,證明了天皇參與了作戰。」
※
天皇の命令(奉勅命令)=大本営命令
大本営陸軍部命令=大陸命、大本営海軍部命令=大海令
依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論文:[原剛] 陸海軍文書について
陸、海軍大臣的軍政關係文書分為:法律、勅令、省令、達、訓令、告示等。
其中統帥作戰方面的命令分為:大陸命、大陸指、大海令、大海指。
天皇對陸海軍下達的統帥命令為「大命」又稱「奉勅命令」。戰時又或事變之際在設置
了大本營的場合,由大本營陸(海)軍部起案,(天皇的)允裁受,由參謀總長(軍令
部總長)向受令者傳宣(傳達勅旨)。在這個場合陸軍的關係命令為「大陸命」、海軍
為「大海令」。
與大陸命相關參謀總長的指示以及參謀總長對參謀總長轄下部隊的命令為「大陸指」,
同樣的海軍的軍令部總長指示為「大海指」。
──關於戰爭末期的特攻作戰是如何呢?
「陸軍沒有正式的特攻部隊。部隊的編成是天皇的大權,陸軍判斷特攻這樣的『非常戰
法』要天皇裁可的話『有損德行(徳が汚れる)』。所以讓現有的部隊增加配備必要的
機材與人員出擊。」
「另一方面,海軍的情況是編成了特攻專門部隊。『回天』和『櫻花』部隊就是這樣。
既然(天皇)已經裁可了編成,就不能說特攻是違背天皇的意願進行的。45年1月本
土決戰用的作戰計劃被裁可了,其中包含了特攻。該作戰也認可了特攻。」
■ ■
──參謀本部和軍令部的幕僚們,是完全尊從天皇的意思嗎?
「基本上,天皇看過參謀本部和軍令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大綱、批准這樣的形式,但如果
天皇認為作戰有問題的話會表示意見。如果天皇積極表態的話,幕僚們也不得不改變作
戰。」
「在瓜達康納爾島戰鬥激化的時期,海軍強烈要求陸軍的航空部隊增援。陸軍的飛機不
適合海上飛行,所以陸軍側拒絕。但天皇再三要求派出航空部隊,最後陸軍遵從了。」
──與明治天皇和大正天皇相比,可以說昭和天皇特別參與了統帥嗎?
「大正天皇從年輕時就常常生病,沒有大的戰爭,所以幾乎沒有作為統帥權的發動者行
動過。明治天皇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參與了戰爭和作戰,不過以伊藤博文為首,經歷過幕
末動亂的元勳們支撐著天皇。他們有介入作戰,進行戰爭指導的力量。到了昭和時期,
沒有伊藤那樣的人了。天皇如字面那樣統帥軍隊,暴露出了制度的缺陷。」
──關於天皇和軍隊的制度缺陷是什麼?
「明治憲法體制中,所有的國家機關都直屬天皇。國務大臣是獨立輔佐天皇的系統,總
理大臣是和其它大臣並列的存在。內閣的外側有統帥部,與其並列的還有軍司令官與聯
合艦隊司令長官的狀態。一般的國家在參謀總長之下會設置軍司令官,但明治憲法體制
的參謀總長及軍令部總長,基本上只是傳達天皇命令的存在,並不能自己下命令。」
「有證言昭和天皇在國務方面重視輔弼的大臣,但在統帥方面認為自己是最高責任者。
一切都要交給天皇,沒得到裁可不行,不能應對戰況的急遽變化。是在總體戰的時代不
適用的系統。」
「昭和天皇は、国務については輔弼(ほひつ)の大臣を重んじるが、統帥については
自分が最高責任者だと考えていたという証言があります。すべてを天皇に上げて、裁可
を得なくてはならず、戦況の急な変化に対応できない。総力戦の時代には通用しないシ
ステムでした」
■ ■
──包括天皇的作用在內,舊日本軍隊是怎樣的組織,是怎樣行動的,我想是不太為人
所知的。
「在日本的近現代史研究中,很長一段時間,軍事史都是空白的。最初擔負戰後近現代
歷史學的世代,幾乎都有軍隊經驗,不想再和戰爭和軍隊扯上關係。」
「根據日本傳統的歷史學觀點,不經過50年就不能成為研究對象。理由是當事人還活
著所以有利害關係不能客觀地看待。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資訊公開延后。我寫畢業
論文是在77年,當時在舊防衛廳的防衛研修所戰史室,連所藏資料的目錄都沒有。存
在本身被隱藏的資料也很多。」
※後面就略了,有累
舉明治憲法如何如何、政府架構如何如何都不是什麼好例子。畢竟會成為法西斯或軍國
主義了怎麼可能乖乖守著教條。
連現代民主國家都可能有法律、條例或判決、執法違反了憲法的情況了。
軍部的作戰都需要說服天皇,或有欺瞞但最終天皇都以自己的意志與判斷同意了。
實際上有沒有做,參與到什麼程度的實例可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