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火槍戰術,有多種輪射的方法,比如早期神機營如釣瓶擊一樣的轉槍戰術,後排人把裝好子彈的槍遞給前排發射;也有中後期的依鎖吶聲控制開槍順序,比如老戚車營的,吹一聲三眼銃響,再吹一聲鳥銃響,再吹一聲則發火箭,然后三眼銃,鳥銃,火箭不斷的輪流。
但在追求瞬間最大火力上,則放棄火槍齊射戰術,改為發射填裝散子的各式小型火砲或發射大量的一次性的火箭,為何會有這樣的戰術選擇?
如果說國內叛軍,日本兵,蒙古人,後金兵沒條件與明兵進行火槍對射,那碰上以擅長開槍的歐洲國企保全,明明明軍人數遠高於對手,卻不想發揮藍開斯特方程中,火力有人數平方的優勢,跟歐洲人拼槍,以火力壓倒對方,反而選擇貼近肉搏戰,以接近戰迎敵,why?
作者: symetyr (symetyr) 2019-11-04 18:53:00
會不會是因為明軍的對手多沒辦法和明軍搞火槍對射 也就沒有誘因沒有發展出相關戰術
大概當時火器跟放鞭炮差不多,火力不夠,只好各種噪音嚇敵人
作者: dragonclwd 2019-11-04 20:05:00
後勤問題,無法保證連發...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19-11-04 20:38:00明朝鳥槍不夠力,沒穿甲力,根本打不穿歐洲長槍兵胸甲
明軍即使是威力不足的鳥銃 配發比例也很低即使有機會,也很難演出火繩槍多排對射因為大部分火器是更廉價短管狀火器這是國家財政惡劣與官匠制度低效率的老問題明人自評是官制劣質鳥銃只能連打3發或5發連發火箭與三眼銃及灑鉛子散彈的小砲才是大明主力火器.
文獻記載 匠戶上繳的武裝品質普遍差 體現在公差和標準
化低落 鳥槍這樣精密武器妥善率應該很低 普遍用不太怕公差問題的碗口銃和虎蹲砲
為啥官匠制劣化,又要回頭看整個體制性問題出香蕉只能請猴子。歐洲日本是形成商業化槍械工匠產業城鎮中產工匠地位提高,且分工化提高效率明朝是民戶匠戶軍戶全都想逃戶的奇妙體制沒有能力的才留在體制內養老....生產效率差, 即使工匠低薪, 火槍單價卻不低做出來精密火槍可靠性也不好. 配的又少。
三眼銃什麼時候比鳥銃更早發射了?提醒原po注意,請避免使用罕見且較難閱讀之用語比如說本文的「歐洲國企保全」下次再犯不再警告
作者: wanters (Reset) 2019-11-05 20:02:00
明末被制度搞到不管你出什麼他都給你猴子 或者啥都不給
voc或woc不是荷蘭國企,不然是啥?裡面的兵,當然是保全,又不是正規軍。
不要玩文字遊戲,你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投訴用奇怪代稱了
要用也不是不行,至少(註解)因為別人不一定知道你說啥....而且荷蘭VOC在1798被政府接管前似乎比較類似民企(分紅股份制)
是國企呀,董事會17紳士是官員,且一開始是官股入資,但有上市上櫃
那些紳士股東是各家大商館財團民企阿應該說荷蘭也是先有商人企業才有國家弄成國家官府是為商業服務,所以全力重商
你說的是沒錯啦,但那些企業家,本身也是官呀,在各省議會,甚至更高一級的聯省議會,有任職呀
這就荷蘭體制的特性,先有商才有官因為原本只是反抗剝削的商人們組團自稱國家跟歐洲其他王權神權主導的國家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