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9-12-21 20:18:42偶然得知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打得正激烈的期間
發生過三場大地震
因為是在戰時,時機敏感
怕軍需工廠的損害等情報流出被敵軍掌握
因此地震的情報被軍部管制,連新聞報紙的報導篇幅也很小,並不廣為人知。
依時間順序:(取自wiki)
1943.09.10 鳥取地震 震央:鳥取縣東部
芮氏規模 7.2 死者 1,083人
1944.12.07 昭和東南海地震 震央:熊野灘(三重縣南方海域)
芮氏規模 7.9 死亡、失蹤共 1,223人
1945.01.13 三河地震 震央:愛知縣三河灣
芮氏規模 6.8 死者:2,306人、失蹤者:1,126人、負傷者:3,866人
鳥取在山陰,人口不多,也不是工業重鎮,比較不受注目
又因為情報管制而且戰爭結束時許多資料被破壞,
關於這場地震的紀錄還很多不明之處。
再來是 昭和東南海地震
發生在東海地方,人口眾多又是工業重鎮
情報管制的力道很重
再加上隔天 12.08 是「侵略馬來半島三週年」(大詔奉戴日[開戦記念日])
新聞報紙加強宣傳,也使地震消息更被忽略
一個月後的三河地震也是相同情形
新聞的篇幅都不大,很多受災消息也不清楚。
日本內閣府在平成19年提出關於這兩場地震的報告書
https://reurl.cc/1QW6QV 報告書(內閣府官網)
災害教訓の継承に関する専門調査会報告書 平成19年3月
1944 東南海地震・1945 三河地震
裡面有這兩場地震的詳細資料
每一章都有PDF檔,各位可以自行點閱
值得注意的是 第6章 戦時下での地震
裡面提到當時三家主要報社(朝日、讀賣、中日)對這兩場大地震的報導
只有中日新聞因為位在名古屋,報導的數量有稍多(第6章PDF的第四頁 頁碼176)
但三家同樣都是篇幅不大(第6章PDF的第六頁到第九頁 頁碼178~181)
PDF裡有當時剪報的照片。
地震隔天 12.08 因為有開戰紀念日的特集
報紙有四面,三家報社都把地震消息刊載在第三面
其他日子報紙只有兩面,也大多刊載在第二面
在篇幅方面,也幾乎都是未滿四分之一面
或甚至更少,只有兩段文字的篇幅。
我想說的是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大多數人或許是身不由己
整個社會氛圍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
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但當我得知就連大地震的受災消息也必須要隱蔽,也不免感到驚訝
在時代的洪流之中,果然人命不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