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z5566 (只剩協志和仁甫的5566)》之銘言:
: 看了上面某一篇突然有感而發
: 漢尼拔的坎尼會戰和亞歷山大的高加米拉會戰應該是我讀過的戰史裡面
: 最依靠指揮官本身的天才/靈光一閃/上帝視角/開外掛(以上形容詞請擇一)
: 才有辦法打贏的戰鬥
: 反倒是裝備技術/士兵素質/戰略規劃/後勤能力,這些優勢才是比較有辦法複製的吧
: 假想某天撞到頭,醒來發現自己人在兩千多年前,不小心替換掉漢尼拔/亞歷山大的靈魂
: 根本不可能有辦法在戰場上抓到步兵佯退(漢)/騎兵衝鋒(亞)的時間點
: 所以到底是為什麼會說將帥都想重現一次坎尼?
坎尼最大的特點在於把戰場上敵軍的優勢兵力消滅到幾乎殆盡,這是大多數名將在顛峰之
作也沒能達成的。
亞歷山大雖然大破波斯軍隊數次,但是以寡擊眾通常仍是擊潰而不是殲滅。
南北戰爭中,羅伯特李將軍的「完美戰役」Chancellorsville戰役雖已是難得的經典策略
,但是也只是將兩倍於己的北軍逐退並取得較佳的交換比,石牆傑克森還陣亡。企圖用劣
勢兵力將敵方主力近乎全殲實在太困難、太少有了。
即使是拿破崙和腓特烈大帝,幾次重大勝利也多是擊潰戰,還沒有坎尼那樣將敵方戰場上
主力一次全滅的(就我印象所及,有誤請指教)。
坎尼在古代可能只是代表戰況慘烈以及取得關鍵勝利,所以1636年的Wittstock戰役被時
人比喻為坎尼再現,但是這場戰役雖然出現了以寡擊眾(有爭議)以及側翼包抄,但是新教
軍隊並未成功殲滅天主教軍主力,戰術上也不夠壓倒性。
就我先前閱讀一些書籍文章的感想,坎尼戰役真正被提高到軍事策略上的最高標準,或許
是18、19世紀以後的事情。
越到近代,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終於成為巨人之間的絞肉,從中誕生的是消耗與殲滅兩條
道路,而數度興起的堡壘與防線構築技術更加深了突破僵局的難度,讓透過消耗戰取得攻
勢上的勝利變得代價太過高昂,但是又似乎難以避免,成為軍事理論的瓶頸。
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將領為了迴避慘烈的消耗,都寄望於一舉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尤其
是若能以劣勢兵力將敵方主力包圍殲滅,那就能夠迴避現代化徵兵制以及列強經營既設防
線造就的泥淖消耗戰局。
是以一戰爆發之初,德、法、俄、奧匈等各方都意圖以決定性的會戰,將敵軍陳列於邊境
的主力重創乃至於全殲,以避免敵方退守天然或人造的陣線以遂行持久戰。時至二戰初期
,德軍更是透過較他國更早一步開發出成熟的新一代機動戰能力,達成數度包圍殲滅大量
敵軍的案例。
換言之,坎尼會被推崇至極,主要是因為許多人都在思考有沒有總體戰時代下仍可行的捷
徑,所以會希望能夠有這種極端的決定性殲滅戰,來迴避持久性的資源消耗。
以上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