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殲滅戰之最後型態
美軍於1865年結束內戰之時,北軍尋求的作戰方針主要是摧毀邦聯分離主義份子的武裝力
量、經濟力量乃至於鬥志。事實上即便北維吉尼亞兵團被消滅,里奇蒙遭聯邦克復,邦聯
勢力仍具相當之抵抗能力,從北卡到佛州,以及密西西比河彼岸的德州、亞利桑納,兵力
尚存十餘萬人。
聯邦並沒有全面佔領與綏靖南方的計畫或打算,而是選擇展示己方之絕對優勢,反覆揮軍
穿行南方各州,破壞其建設、掠奪資源與消滅抵抗武裝。南軍在連年打擊下,民心厭戰至
極,軍心亦大為動搖,最後就由約翰斯頓將軍帶頭說服邦聯中央政府,與北軍締結相對寬
厚之投降協議,殘餘之南軍隨後陸續投降或解散。
北軍在南北戰爭的最後型態,因此是由能夠長途越野行軍的快速兵團縱隊、發揚機動性且
兼具攻擊力的騎兵軍,以及憑藉水運為主的攻城炮兵部隊所組成,目標是戰略投射到敵境
任何一處,但是以殲滅與破壞為手段,不進行廣大地區的綏靖行動,只是持續打擊直到南
方各地宣告降伏。
邦聯滅亡時為何沒有採納游擊戰的形式?主要原因在於民力已乏,鬥志渙散,且不能期待
有外援,何況邦聯高層自詡為文明紳士,不樂意實施恐怖攻擊──儘管他們對於非裔有著
明顯的歧視與迫害。在有組織的戰力難以為繼的前景下,南軍自然會同意接受寬容的條件
而投降。
清軍的綏靖、圍堵與殲滅戰
在太平軍主要根據地被逐步攻克後,1865年起,清軍的主要任務轉向剿滅捻軍與回軍,其
中又以捻軍縱橫中原最為優先,盤據西北、西南的回軍次之。
捻軍在作戰層級已經頗似美軍的飛行縱隊,在沒有補給線的情況下能迅速進行長途的行軍
,但是沒有能用於休息整補的大後方與穩定的軍備供給,代表捻軍憑恃機動性與白刃戰,
而嚴重欠缺攻堅所需的火力。當清軍能夠固守長圍限制捻軍運動範圍,並派遣數支機動部
隊進行打擊,捻軍的失敗也就可以預見。
另一方面,陝甘回軍雖然也有野戰部隊,抵抗清軍的手段仍是以堅守城寨堡壘為主,等於
是回歸到太平天國戰爭的陣地戰,只不過再無江南水運之便。左宗棠因此在沒有鐵路的情
況下,必須積累相當的後勤能量才敢出擊。
1865年後之發展
南方投降後,聯邦政府裁撤數十萬人的各州民團,只留下五萬餘人的正規陸軍,在缺乏外
患的情況下,主要任務為印地安人的綏靖作戰。
美軍在內戰結束時就開始重新整頓馬步槍械,普遍趨向單發的後膛槍械,這固然與軍事開
支有限相關,也是基於與印地安人交戰時的長程狙擊和耐用程度需求。然而在炮兵方面,
因為軍備局的預算實在太低且必須優先顧及岸防重炮,再加上綏靖作戰的環境,野戰炮兵
竟然內戰後三十年間都未換裝為後膛炮,僅是增添了機槍。
美軍的步騎兵戰術在戰後基於內戰經驗而進一步的改進,然而到了美西戰爭之時,在古巴
聖胡安山戰役攻堅的美軍仍承受了不成比例的傷亡──美軍在選擇1890年代的新式步槍時
做了一些錯誤的判斷,並且仍未能解決攻堅的戰術瓶頸,前者導致了一戰前的再一次換裝
為春田1903式,後者則得等到一戰各國絞肉練蠱的結論。
附帶一提,美西戰爭中的美軍將官仍大半是南北戰爭的老幹部,曾經互相廝殺的南、北軍
將領終於再次並肩作戰(前南軍軍官多是以志願民兵團身分參戰)。
至於清軍,雖然部分軍系持續引進新式槍炮,但是編制毫無進展,戰術與訓練等也沒有顯
著的改進,因此在對陣法軍與日軍的過程中都蒙受過嚴重的挫敗。
說到底,美國打敗西班牙靠的是壓倒性的海權優勢,以及隨之而來的地面兵力優勢,聖胡
安山戰役中的美軍達西軍的十六倍,機槍掩護下的人海戰術勢在必得。相較而言北洋水師
與福建水師都全軍覆沒,清廷也無力調集充裕兵力至關鍵戰場,比起槍炮火力,更具決定
性的恐怕是戰略層面上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