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6~17世紀義大利的城防火炮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2-01-06 09:54:30
有板友曾經在板上介紹過晚明城堡的火炮數量: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5000203.A.98A.html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0909055.A.38F.html
這篇則是介紹一下義大利在同一時期的演變概況。
16世紀中葉的佛羅倫斯公國
佛羅倫斯公國在「最後的義大利戰爭」,即1551─59年間的最後一輪義大利戰爭期間,身
為哈布斯堡陣營的參戰邦國之一,成功佔領了試圖推翻西班牙控制的西恩納共和國,也憑
此戰果於1569年升格為托斯卡納大公國。
1552年的紀錄顯示佛羅倫斯公國各地城堡共有625門各式火炮,分散於25個據點。平均是
每個據點25門火炮,不過各個據點的火力相差甚大:
https://i.imgur.com/K0kNN3s.png
佛羅倫斯本城儲存了130門火炮:
全加農炮 22
大蛇炮 2
半加農炮 3
半蛇炮 5
射石炮 40
隼炮 9
鷹炮 13
鷂炮 36
乍看之下屬於攻城大炮的全加農炮(40磅炮)和大蛇炮(25磅炮)數量不算少,不過野戰兵團
出征時會帶走四分之三,只留下六門。換言之,佛羅倫斯城防的要塞炮其實大部分是以中
等或輕型火炮為主,只有選擇全軍籠城防守時才會有較多重炮。同樣的,比薩的軍備列有
十門重炮,但是這包含艦隊的艦炮。
(按,勒班陀海戰時佛羅倫斯當局出動了五艘戰艦,每艘一門重炮即有五門)
可茲比較的是,西恩納於1548年趕走西班牙駐軍後,從軍械庫中查得兩百門鷂炮和三十門
比鷂炮大的火炮(以及1500挺火銃與九千挺長矛)。換言之西恩納這樣的城市,即使有重炮
也是屈指可數,足見重炮此時仍是稀缺的軍事資產。
在佛羅倫斯政權麾下的25個主要據點當中,其中有13座──堪堪過半──全無重炮,只能
用中等以下的火炮防守,幾座小鎮和小城堡甚至只有寥寥兩、三門小炮。
在中等火炮中,數量最龐大的是射石炮,彈重可達24磅且許多為後膛炮,在當時是常見的
艦炮和攻城炮。不過射石炮的設計在當時已經開始顯得落伍,較重但是用於發射鐵彈的半
加農成為新興寵兒。
輕型火炮包含12磅炮的半蛇炮、四分加農,10磅炮的隼炮,三磅炮的鷹炮,以及更類似重
型火銃的鷂炮。鷂炮(Moschetto)雖然和後來的滑膛槍同名,但是當時指發射一磅到十二
磅炮彈的迴旋炮(發射一磅到兩磅的炮彈居多),這個名稱一直到十六世紀末才開始專指單
兵火銃。
資料來源:Firearms & Fortifications: Military Architecture and Siege Warfare
in Sixteenth-Century Siena (Chicago and London, 1986)
Archive.org有這本書,可以借閱和下載(突破借閱時間限制請自行google尋找)
另外可參考Gunpowder and Galleys: Changing Technology and Mediterranean
Warfare at Sea in the 16th Century (Cambridge, 1974)
按板友曾介紹的,此時期的明代城堡裝備最多八門火炮,則撇除佛羅倫斯、比薩等城市,
一般的義大利中小型城堡此時期也是在類似水準。
17世紀中葉的達爾馬提亞
威尼斯共和國在1645年和鄂圖曼帝國爆發克里特戰爭,不過戰爭當然不限於克里特島本身
,而是擴及亞德里亞海東岸的達爾馬提亞地區。威尼斯雖然最終丟了克里特島,在達爾馬
提亞地區倒是擴張了地盤,儘管就財政角度來看整體仍是大虧。
由於戰前不願刺激鄂圖曼政府,威尼斯在達爾馬提亞的軍備較為廢弛,城池並未獲得修繕
和改建為新式,各城鎮的火炮數量也被認為不足:
https://i.imgur.com/h70mjLD.png
雖然被稱作戰備不足,地區內的首府札達爾畢竟擁有83門火炮,其中超過四十磅炮的大口
徑火炮有11門,二十磅到三十磅的中口徑火炮也有21門,51門小口徑火炮──小於二十磅
彈重者──較多為六磅和十二磅炮。
這裡的資料來源(見下方)對火炮的分野與前段不同,是以四十磅炮以上當作大口徑,二十
磅以上就算中口徑。雖然單純是作者不同,但是也可以看出隨著年代變遷,火炮重型化的
趨勢──彈重一磅到三磅的火炮已經不再是多數。
相對的,被鄂圖曼軍甫開戰就閃擊攻陷的諾維格勒,戰前只有八門炮且悉數是小口徑,不
難理解為何鄂圖曼軍也只帶了八門炮便能迅速攻陷之。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序列裡面仍有射石炮Periere,不過這此時的概念已經不是發射石彈
了,而是指延續了藥室較小、管壁較薄等特徵的火炮類型,較加農炮重量更輕、製造成本
也便宜,不過裝藥少而射程較短。
附帶一提,1644年英國內戰期間的倫敦是裝備了94門各式火炮。
引自London and the Civil War (Porter, 1996)
然而,到了1664年戰爭走到第十個年頭的時候,狀況早已大為不同。威尼斯軍不但已經在
達爾馬提亞戰場大有斬獲,早已把戰線推到戰略投射的極限,也於該年將達爾馬提亞防務
提高至戰爭中的高峰:https://i.imgur.com/JxjLKym.png
(我把作者弄錯的1642年數字那一列切掉,他填成輕炮數量了)
札達爾在1664年裝備有一百一十門火炮,其中其中超過四十磅炮的大口徑炮達到16門,二
十磅到三十磅的中炮有69門之多,小口徑炮仍有25門。札達爾在戰爭前期有部分火炮被調
用他處,1658年後補充火炮時似乎多是較重型的款式。
次要的據點如斯普利特和特羅吉爾等城鎮,則裝備有55和47門火炮,斯普利特的55門火炮
中有兩門大口徑炮、一門中口徑炮,以及兩門臼炮──臼炮是曲射火力,屬於不同類別,
表中所列者是五十磅和一百磅。特羅吉爾的47門中則有六門中口徑炮。
威尼斯軍在1648年攻佔位置險要的克利斯城堡後選擇大修殘破的城牆並進駐。1651年時,
克利斯的火炮與彈藥如下:https://i.imgur.com/NWc4ZC3.png
(注意表內各火炮的備彈量預期最少可以打幾天,這個存量是實際值不是理想值)
克利斯是守軍五百人的城堡,目標不過堅守半個月。札達爾不一樣,除了員額一千人的守
軍,必要時計劃要用三千步兵、四百騎兵堅守三個月之久。其軍火存量目標因此為157噸
火藥(329,340磅*),兩千挺步槍配72.8萬發彈,200挺馬槍配2.7萬發彈,四百雙手槍配
8.1萬發彈,以及各式長柄武器共1700把。子彈存量的需求,當時的普遍估算方式是平均
每天射擊三到五發;炮彈也是平均一天三發。
*這裡的磅是威尼斯磅(約301g),不是英磅(約453g)
實際上,1664年的達爾馬提亞各城堡軍火存量:https://i.imgur.com/UWfrygl.png
原文作者點出,顯然這份報告提交時,整個戰區內的子彈是遠遠不足預定存量的;火藥、
乾糧、武器等品項的存量,札達爾本城有些已經達到目標(如乾糧、冷兵器),有些從其他
城鎮運補即可應付(火藥等),情況就比較良好。當然這份報告是庫存量,所以士兵也可能
已經攜行了一些彈藥,儘管其數量應該不高。
(原文指出,步兵每人平時攜帶最多六發子彈,僅作為崗哨警戒之用)
資料來源:Defensiones Dalmatiae: Governance and Logistics of the Venetian
Defensive System in Dalmatia During the War Of Crete (1645 - 1669)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2012)
網路上有全文可以下載
《崇德七年奏事檔》顯示1642年松錦之戰收尾階段,松錦四城陸續陷落時的城防火炮數量
頗多,錦州、塔山、杏山都裝備超過四百門各式火炮,不過明軍火炮大多太小、太輕,彈
重超過十磅的紅衣炮屈指可數。上述論文就提及輕型火炮在城防中雖能殺傷靠近的敵兵,
但是在炮戰中難以壓制攻方火炮陣地,也難怪塔山、杏山、前屯衛等各城都陸續被清軍用
優勢火力攻破。
事實上按板友說明,一門七磅紅衣炮成本就是二、三十門滅虜炮。換言之,時至崇禎年間
,華北明軍於單一城堡的軍火投資成本,相較於義大利或是整個西歐都已經只能瞠乎其後
了。至於東亞要出現上百門重炮的城塞防禦火力,得等到清兵入關之後,與反清勢力在南
方相抗的時候了。
作者: c22748872 (嚕嚕喵)   2022-01-06 10:37:00
射石炮居然有後膛炮??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22-01-06 14:45:00
六發裝子彈原來是這邊來的~~~誤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2-01-07 02:33:00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2-01-07 07:49:00
看過古炮圖樣 那些後膛砲與其說後膛裝填 不如說是後膛可拆裝的炮 有點像單發不能旋轉的轉輪手槍那樣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2-01-08 18:16:00
大推
作者: Nomic ((Nomis))   2022-01-10 05:49: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