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3/january/bigger-fleets-win
如題
前幾天剛好看到這篇文章,是美國海軍內部以古鑑今的意見
主題是在說根據戰史,艦隊規模越大,勝算就越大
(所謂數量本身亦是素質)
文章內容提到技術上的差距通常較有限,要靠技術差距在海戰中以寡擊眾只有個例
往往技術差距會在戰爭中被追趕上
艦隊規模實際上也也代表著對海權挹注大量資源,因為艦隊需要大量設施來支持
只有當雙方艦隊規模相近的時候,海上戰略和指揮官能力才會決定勝負
文章中主要的個案探討是英法18~19世紀初爭霸,以及二戰太平洋戰爭
作者提到海軍作戰時,他多年研究的心得是規模的重要性通常能壓過技術差距
他還提到,陸戰領域經常討論的運動戰和消耗戰方針,不適用於海權
因為海權本質上就包含運動戰性質
他也引述過往研究者的心得,提到艦隊戰力的主要因素是規模和發起攻擊速度
(借用E=MC^2,艦隊戰力E = 規模M * 發起攻擊速度C^2)
(關於現代美國海軍規模太小的論述無關戰史,略過不談)
====
最近板上大家剛好討論到海權決戰和納爾遜的議題,分享一下這篇文章的觀點
作者也有特別提到,他認為納爾遜和二戰美國海軍將領固然很優秀,
但是英、美都是憑藉艦隊規模來獲勝的
作者:
o07608 (無良記者)
2023-01-08 10:52:00畢竟海上也沒得挖壕溝
海洋的寬闊空間 數量的優勢比陸地更加有效少數以少勝多的海戰 都是弱勢方掌握了奇襲或機動優勢
現代美國海軍規模太小?他們的假想敵真的是外星人嗎XD
習慣了1>2~10,現在有一個中國幾年內在數量質量都大幅成長,雖然差距還有,但已不是望塵莫及,而且未來幾年還可能再縮小,危機感本來就要有。
個人淺見 用速度來當戰略級的評估要素過於簡化 提議用OODA循環 ooda可涵蓋包含航速補給偵蒐決策等一切要務的反應速度 還能納入臨場應變與反制 粗略講就是節奏速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3-01-08 13:27:00海戰無他 多船勝少船 大船勝小船 多銃勝少銃 大銃勝小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3-01-08 13:56:00中國現代海軍數量,噸位上超過美國,但是垂發數量還差一段距離
作者:
viroid 2023-01-08 14:03:00推,但是在英法爭霸與美國主海的時期,英美的海軍軍官水手素質都是最佳呀即使放到最小單位的frigate戰鬥,法國的frigate通常造的比英國好,法國依然輸多贏少。
21世紀的戰場加入了長程反艦飛彈和長程轟炸機,或許以往歷史只靠艦隊規模決勝的因素比重也會拉低了?
呃 覺得有點贅述 能長期撐起大型海上艦隊 也經得起損耗就代表經濟力勝出了不是嗎結果也是打仗三要素的錢錢錢決勝
作者:
iamoldtwo (目標:單手腳離地拉單桿)
2023-01-13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