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提出勝賴於御館之亂時有個攻略關東的時機及規劃。該戰略前文已有詳述,故
現止簡單說明不再贅述。簡單的說就是西守(和)東攻,與信長上洛時的東和西攻有ㄧˋ
版上的朋友對於當時的局勢有些誤解現在列出幾點說明一下:
1.織田同盟可能性:信長對於貧瘠的甲信之地興趣一直都不高,主要的衝突一開始是由武
田家挑起,織田家除了被動防守,或收復失土(岩)於1578年面對上衫謙信,織田家甚至
主動求和,只不過武田家竟然拒絕@@
到了1579謙信死後,勝賴再提時機已過,信長已經不理他了。
其實信長幾乎沒有背盟的紀錄,而且此時信長已是上洛成功即將號令天下的天下人,要顧
信用名聲,一旦結盟其實不會輕易背盟,所以就算是短暫的同盟但也可爭取幾年的寶貴時
間
2.北條的石高:之前有看到版友說北條家有200多萬石云云,那是武田家亡國後接收武田
遺領及之後趁關東權力真空(上衫退出,武田滅亡,織田撤離),大肆對剩餘小國擴張之
全盛狀況,在1578~1582年間,北條家的石高約140~150萬石左右,與御館之亂後取的上
野全境的武田家差不多
3.上野甲斐對關東的地利優勢:
上野國很富饒石高有50萬石,以神流川之戰來說隴川一益進入上野3個月就可動員2萬大軍
,並且由上野可說是進入關東的大門,由上野進入武藏平野,北條家可說無險可守。
所以上衫謙信由上野多次進出關東南抵相模小田原,東達下總常陸,縱橫關東平野無敵手
,但只吃虧在越後太遠,補給出兵不便,西上野又被武田家奪去,東上野關東直屬兵力有
限,所以北條打起持久戰謙信就吃虧了。
可是以甲斐為根據地的武田家就不同,甲斐盆地緊臨武藏相模,易守難攻,由甲斐攻關東
想打那就打那,只要穿越關東平原西側的一小片丘陵地區,就可直抵小田原或關東的心藏
(武藏平原),而且以上野在地的資源就沒有上衫家補給回家過冬的問題
4.北條包圍網:當時佐竹,里見家實力尚存,也都與武田同盟對抗北條家,這對北條家構
成很大牽制,下總上總的兵力就無法去支援武藏相模了
5.上衫家的同盟:在無上衫家後顧之憂的狀況下,上野,北信濃的兵力可以傾巢而出,全
部動員2萬5千以上兵力,再由甲斐信濃出動1萬人的兵力,三面夾墼北條家武藏國1國的兵
力,北條的領土就被切斷成相模伊豆兩國1塊,及下總與上總1部兩部份沒法互相支援。
至於武田家駿河,遠江,伊那谷木曾谷合計約35~40萬石的兵力來防守三河遠江德川家約
45萬石的兵力依靠著地利防守也堪稱足夠,萬一有變甲斐1萬軍力回師南下支援,路塗也
很近,上野方向2萬5千大軍不受影響繼續打,佐竹,里見家也不手軟無需退兵,這這北條
家真的很危險。應該只會剩下小田原附近的相模伊豆兩國約30萬石的小勢力(感覺就像歷
史上里見家的狀況差不多,看他能撐多久)。
綜以上數點,我甚至認為1582年織田家發動甲州征伐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信長看到武田家
剛吃下上野國,又構成北條包圍網實在是有坐大的可能性,所以才會剛在武田剛吃下上野
的幾個月內就馬上發動武田家的滅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