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uewild (bluewild)》之銘言:
: 想問信長天下統一之志
: 最愛三天下人的我又來了
: 如上次一直問「桶狹間之後」信長的動向
: 獲致大家意見之後
: 本次我對於不進軍西三河
: 暫時不存疑義
: (山岡莊八有借前田利家之口,說出信長若為了自家安泰,應會往西三河與伊勢前進。
雖
: 是小說家言,但也是一種論點~)
: 想問的是
: 信長的「天下統一」大志的啟蒙點
: 當然我們都不是他
: 只能用無法驗證的方式推估
: 有幾個時間點可以參考
: (願大家多指教)
: 繼承家督後
: 此推論最困難點在於,形勢太弱了,這時就說要統一天下...。
: 統一尾張後
: 同上, 區區一國太守,出此狂言有點中二...。
: 討今川義元後(桶狹間後)
: 幹掉了戰國大哥大,的確是很威,但真的就此立下大志嗎?
: 有一個最佳論點就是,他對西三河完全沒興趣,寧願往美濃攻略去。
: 但真的是為了經營天下統一大志嗎?或是當時不得已而為之?
: 統一美濃後(天下布武印)
: (天下布武印)有其象徵的地位,俾倪一切意味甚重。
: 但俾倪一切不代表就要統一天下,也可能是一種保護色,警告別人「我並不好惹」的意
味
: ~
: 而且如果天下布武是一種政治宣言,應該更詳盡的論述以吸引認同的人才或勢力,類似
當
: 今政黨理念一般,天下能人自會匯集。但天下布武的論述到目前似仍多解,信長似也沒
花
: 任何論述來做解釋,這樣真的不像是政治理論。就算是反清復明都比它清楚的多...@@
。
: 獲足利義昭後
: 得到了將軍真的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其他人也有過同樣機會,但信長做了把握,這時
期
: 做起天下大夢應該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 成功上洛後
: 再無疑義,信長自從上洛後,在幾次危難當頭,都死命保住,就算是金崎撤退,也要冒
死
: 到京都維穩,想必已經非常知道在自己的信念中,丟失京都等於丟失一切。這與三好三
人
: 眾把京洛當籌碼隨意扔取是不一樣的。
: 天下統一信念似已毫無疑義~!
: 最後
: 如果信長自小就已經立下大志,則所有行為都會繞著此大志來走。
: 例如主導建立三河同盟、統一美濃號召天下布武,找出義昭將軍、淺井同盟、前進京洛
: 所有的志向都將劍指一處,如果是這樣,信長魔王真是當之無愧。
: 以上都可能無法證實@@
: 但就是愛好討論^^
: 願聞各位先進指教
:
在足利義昭仍在京都時,織田信長的動態類似要當細川政元、三好長慶那樣,雖然實際職
掌大權,但表面上仍維持室町幕府的存在,以『權臣』、『執政』類的身份控制天下。
但在足利義昭與織田家在天正元年兩次翻臉為敵後,織田信長或許也發現足利將軍的號召
力實際上已十分低落,所以在天正元年十一月透過毛利家,織田信長再度跟足利義昭交涉
希望他回來京都卻被義昭拒絕後,織田信長或許也無心再擁立足利氏將軍維持幕府,所以
取代義昭,以其子足利義尋繼任將軍一事也未實施。
http://i.imgur.com/7SdtSwG.jpg
參照天正元年十二月,織田信長跟奧州大名伊達輝宗的通信,提到要平定五畿內、來年進
攻甲州、關東時,已經未以提出足利義昭的名頭,顯是有以自己為主的打算。而在天正二
年信長的官位就提高到從三位參議,在位階上已與將軍足利義昭相若,天正三年時就任跟
足利義昭一樣的權大納言,顯示職掌天下的名分織田信長已漸漸打算拿到自己手裡。後來
就任的內大臣、右大臣,都有代掌朝政的意味。
可以猜想,織田信長是在天正年間正式有由自己來一統天下的想法!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