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D
關於吸引力法則,我自己比較傾向解釋為自我應驗預言以及「盡人事聽天命」的概念
首先在自我應驗預言的部分,也就是「比馬龍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
,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
這套方法很常運用在教育上,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常常會聽到老師對小小孩說
「OO班最棒了,你們一定能乖乖守秩序上課對不對?」
而小小孩通常都會大聲回應老師,這時不僅是老師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孩子對自己的期許
如果是自己使用的話,就像是要進入面試場地的時候,在心裡對自己重複「我很棒、我是
最優秀的、我一定能被錄取」等等。
而吸引力法則常說的「想像自己是夢想中的樣子」
例如說想像自己現在「已經」過著夢想中的生活、「已經」找到停車位等等
有部分就我會認為是自我應驗預言的效果。
至於盡人事聽天命的概念,通常走火入魔吸引力法則會被擴大解釋成什麼事都不用做,只
要一直許願就好....
那不就只是妄想而已嗎XD
所以我對吸引力法則的使用,通常是在我已經盡了我所有能盡的努力的時候,期望能夠得
到我希望的結果。
就像我為了夢想中的生活,已經做了多少努力,剩下的就是在睡前、起床時、沮喪時等等
想像自己已經獲得擁有的結果,同時也是給自己往前進的力量。
我印象中在《秘密》這本書好像有個人希望自己能擁有另一半,許願後卻沒有用
作者告訴她是因為她沒有做好「兩個人生活」的準備
於是她去買了第二顆枕頭、擺了兩組牙刷等等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努力的方向....當然不是所有東西都買一對的這件事XD
而是你在為了夢想努力的時候,也要檢視自己是不是已經達到夢想的「基本條件」
例如說想要一個愛妳的另一半,妳可能需要先學會愛自己;
想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妳需要與那個身分相呼應的人脈網
這些也都是為了夢想所做的「實質」準備
不是只有「希望」,而是要有實質的努力為基礎
吸引力法則、正向思考甚至是宗教或信念都是為妳的努力增添一點溫柔的希望
以上一點拙見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