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tibe (remember the fate)》之銘言:
: 體罰這個議題其實很早就被廣泛研究了,面對這種有豐富實證資料的議題
: 最好不要用過度簡單的理論來合理化你對孩子施加的處罰,就算那看起來"有原則又適當"
: 我們都不是專家,小心一點是好的
: 我稍微看了一下網路上一些體罰的資料,Corporal Pnishment
: 它在美國有多種定義,為了區分體罰和虐童(Child Abuse),研究者會畫個界線
: 以傷害的嚴重度來區分,一般最多容許掌摑、打手心這類
: 這類研究大概在上個世紀中開始盛行,當時研究者一度以為體罰帶來的副作用不大
: 造成傷害的可能性也非絕對,成效乍看之下很不錯,所需的時間成本也低
: 體罰作為養成孩子紀律的手段之一(Displine of Child),對家長是很有吸引力的
: 一份1976的研究顯示當時超過2/3的心理學家贊成以體罰作為手段之一 (K.A. Anerson)
: 可是隨著研究方法演進和個案增多,老美發現體罰其實不如之前想的那麼美好
: 體罰容易帶來孩子反社會行為的增多、使孩子更加有侵略性、有害心靈健康
: 研究者對孩子自我紀律的研究也有進步,發現道德內化(Moral Internalize)是很重要的
: 很不巧的是體罰對道德內化的幫助反而是略微負面的,這顯示大部分孩子很難藉由體罰,
: 去內化家長告誡的道德規則、將它牢牢印入心中去形成紀律
: 那麼為什麼社會常識和之前的研究會覺得體罰有效果呢? 一些證據暗示這可能是誤解
: 體罰最強而有力的效果其實是讓孩子立即服從(Immediate Compliance)
: 藉由有力的肉體疼痛讓孩子直接順從家長的命令,許多人因此有了體罰對訓練孩子有用
: 很遺憾的是它訓練的可能不是孩子自我紀律,而是訓練他面對強勢者要作出服從的態度
: 哥大的國家貧童研究中心博士Elizabeth Thompson Gershoff,針對了過去62年間的資料
: 挑出較有統計可靠度、合計88篇的重要論文作大規模的整合分析
: 統整下來發現,體罰最有成效的是讓孩子瞬間服從,對道德內化反而是無益有稍微害處
: 除了上述那些負面效果之外,體罰最明顯的負面效果是容易引起虐童行為
: 這是因為每個人對體罰的定義不同,家長覺得合理的界線往往因為情緒而崩解
: 一旦家長給了自己藉口用體罰去管教小孩,越線的可能性就大增
: 很糟糕的是這類家長往往不會承認自己體罰過當,在安全局或警察的統計中隱匿不報
: 使得民眾、研究者和政府當局低估體罰帶來的害處
: (然而她並不完全肯定這些研究的效力,體罰很容易受到諸多因子干擾而難以研究,
: 她也認為有些體罰在洽當的時機、強度和持續時間,是可以更有效果且低副作用)
: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統計下來,贊成體罰的人越多,社會民眾通報虐童案件的數量就越少
: 這顯示人們對於體罰和虐童的標準其實很模稜兩可
: 逾越心中那條"合理界線"比各位想得更容易發生,特別在情緒之下
以上都是「單純體罰」的支持者
但現在有多少人會認為「單純體罰」即可?
大部分人還是認為「有前提性的進行最少量的體罰」
: 因此美國心理協會(APA)投票決定了他們對體罰的態度:
: 儘管掌握得非常洽當的體罰有助管教
: 但是這很難以控制,往往換了地點換了時間,就算是在有經驗的人
: 也可能讓局勢變得更糟,帶來負作用
: 投票的結果是否決體罰作為手段之一
: 他們認為有更有效無副作用的方法可以替代,沒必要非得動用體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