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火車兩難問題在這裡又再度出現
http://pansci.tw/archives/69511
記得這問題好像還有多種變形
原版是拉動轉轍器決定人群的生死;
變形版是將一個胖子推下月台避免較多的人死掉。
說實在話,我是不覺得這種兩難問題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一如發展心理學曾提過的道德兩難情境。
道德的抉擇其實到最後是很抽象也很主觀的「因人事時地制宜」,
而道德最重要的關鍵判準則是個人能否對於執行道德說出自我思辨的歷程,
而非人云亦云。
我想這也是身為一個哲學人、心理人、法律人甚至政治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台灣或說是全世界都有種重理工而輕人文的傾向,
即使我是出身於理工學院也不認為這是好現象。
很多人文哲學思考是需要更抽象的思維能力,絕對不輸於理科中最抽象的數學和物理。
因此任何學問萬本歸宗,都是指向哲學,而事實上,則哲學也是學問之母。
最後討論個人對於這些兩難議題的看法:
最原始版本的火車兩難問題
但我的答案為:「還是會讓火車往人少的地方衝」。
至於連結該文問到可能涉及有關情感層面的變項,
例如:「單獨的那工人假如是自己認識的人」之類的情況,
我的答案也不會有所更動。
要批評我冷血無情,確實如此,
但如果換我成為鐵道上的單獨者,而有親友是選擇的人,
我甚至會主動要求該親友立刻轉動轉轍器,讓火車往我這方衝來。
不是我多有高尚的情操,
我的思考出發點反倒即是引出連結本文的那篇評論文中所提到的功利主義者思維:
「死一人勝過死五個人」。
而且這個「功利」的答案就我個人認為,也沒有必要再牽扯其他的變項,
譬如:「落單工人可能對社會比較有貢獻」等,
直接回歸最簡易的構念:「將可知的傷害減到最小」。
不是一個人的命就沒有價值,更不是五個人的性命就勝過一個人,
而是必然會有損傷的時候,我只能將目前可見的傷害降到最低,
否則造成的災難更令人難過!
一如先前很熱門的一部漫畫裡有某個軍團的領導,
要保全自己親近士兵的性命或是犧牲他們以成全整個人類時,
說過一段很刻苦銘心的話:「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都無法改變」。
我會為犧牲的那落單工人痛哭流涕,因為他也是人,
也有會有需要他、愛著他和關心他的人,
但很抱歉,我是不得不做這個決定而我也只能做這個決定。
變形版本,我的決定則是不會動手推胖子去撞火車。
和前者的答案看似矛盾,實然沒有。
因為就現實物理世界,我不認為真正有個胖子可以壯碩到阻止失控的列車瞬間停止,
犧牲必然是無謂,和前面那個確實可以阻止五人死亡的方式截然不同,
所以這個變形的問題實然是個假議題,
思考這類過於幻想的內容對現實並無幫助。
所以就算真有個胖子願意奉獻生命,我也不會動手推他。
變形版本的問題,對我而言不是太困難的選擇難題,
因為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
選擇被犧牲的那個人其實有沒有被犧牲都無法改變將要發生的悲劇,
而該人的犧牲往往只是某些有心人士的替罪羔羊。
現實社會亦是如此,救世主或不赦之罪人,
他是否有那麼大的能力可以決定一個社會、國家或全人類的變動,
抑或他也不過為一個受人寄託希望或被操縱以消弭民怨的魁儡。
獨木難支傾樓,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那根稻稈不過是造成駱駝崩潰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