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輪到我登板啦。
我氣切做得也不算太多,不過應該過去兩年,全院四成的氣切會是我做的。
算算少說也是三百台以上的量。
在我還在讀書的時候,爺爺中風。腦部手術以後還是呼吸衰竭,醫院問我們要不要氣切,
我根本搞不清楚也不知道怎麼查詢資料,就拖了三個月。該院也等了我們三個月,
之後才氣切。
從家屬變成醫師,我應該勉強有點資格談談氣切吧?
多年來我的結論是,氣切是個充滿迷思而且一直被妖魔化的手術。
第一個是,醫院為什麼要我們做氣切?嘴巴插個管子有甚麼不好嗎?
如果是沒有意識的人或是植物人,沒甚麼舒服不舒服的問題。
只是嘴裡永遠無法刷牙,一直飄出腐敗的氣味,
管子和口腔以及嘴唇接觸的地方發生潰瘍破爛,但是也很難換位置。
最後氣管內管積了逐漸固體化的痰塊,怎麼抽痰清潔都弄不乾淨,因為氣管內管非常長。
也有人認為病患的反覆肺炎跟痰液的不完全清除有關係。
氣管內管的固定,要用膠布或繩子把臉部一起固定住,連轉頭都很困難。
至於醒著的病患?
氣管內管對他們造成巨大的痛苦!他們會敲床,發出嘶吼,
用充血的眼神懇求你把管子拔掉!
那做氣切呢?就不痛苦嗎?還要多一個傷口耶!
答案請看這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350085078506813/videos/464634653718521/
阿嬤做了氣切可以吃雞腿耶!
事實上我在各呼吸病房,除了呼吸以外相對力氣和意識狀況不錯的,
做了氣切以後他們才能轉轉頭,自行進食,還可以看報紙或是滑平板。
做了氣切是不是比較舒服?對,沒錯。
通常有疑惑的家屬,你讓他們看看呼吸中心的其他病患,
有做過氣切和沒做過的一比較,很多就比較能理解和接受。
第二個是,醫院為什麼一直打電話來問我說,要不要做氣切!是不是死要錢!
氣切的健保支付標準為6745點,點的意思就是不見得會一點一元付給你,也許0.8元?
醫師拿到的在其他醫院也許成數高一點,不過我們這裡是低於四成。
但是做氣切,在做的過程可能會因為極小的傷口突然有出血,氣管硬化,或是各種
原因,病患lose airway,也就是氣切管放不進去,同時氣管內管也已經抽走。
在運送的時候,也可能發生氣切管滑脫的情況。
你可以說,阿這就是這家醫院醫生太爛啊!自己負責嘛!
說得很好,有許多環節我們都一直在改善,這些意外的發生也降到千分之幾甚至更低。
不過千分之幾就不是零。人的呼吸道就是充滿危險。
近年來醫療訴訟大增的情況下,
聰明一點的作法就是你不願意開,
我就順理成章地避免,寧可去開其他風險低的手術。
我自己就親眼遇見運送的時候,氣切管整個飛出來,
病患完全沒有呼吸道的畫面。
氣切管不是直接塞回去就好了。
是塞不回去的。
至於為什麼,大家可以動動腦想一想。
還好該病患有成功放回氣管內管,不過遇過一次,三個月內你都不想碰這個手術。
所以說,我何必求你做這個手術?
如果看完以上,發現其實氣切沒那麼可怕,也許我就成功一半了。
希望如果以後大家有甚麼不瞭解,可以多和醫院醫師溝通詢問,
畢竟我想該案例,家屬根本不想跟醫院多說,氣切不做就是不做。
那我們也沒甚麼好談。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敝科有個人稱大俠的醫師,
是個常被院內院外指名幫忙的優秀人才。
他剛從美國回來的時候,很興奮的利用即將淘汰的機器,
自己組裝了移動式的整套支氣管鏡組合,
開始進行美國已經行之有年的經皮擴張式的氣切。
事實上和傳統氣切相比,雖然傷口可以略小,但出血和感染的數據目前互有勝負。
然而它最大的好處是,如果訓練重症醫師和護理師能配合,
這個手術可以直接在加護病房內施行,也不需要運送來回開刀房。
對於呼吸道不安全的病患來說,
多運送一趟就是多死亡的機率。
然而這麼有理想的主意,
在院內的推廣卻非常遲滯。
畢竟有意願學的重症醫師本來就不多,
又要負擔手術風險;
而加護病房的護理師早就超時工作,
還要增加這些業務。
但是憑著他的耐心和主動出勤的過人體力,還是完成不少案例。
不過最近他已經幾乎不做了。
為什麼呢?
因為偉大的健保把所有這項手術的支氣管鏡檢查費用刪掉啦。
做一個賠一個,上頭說要嘛不做,要嘛不計價。
以上的事情都是我夢到的,千萬別抄不然我會被找去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