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rodigal (思念的溫度)
2016-03-23 15:21:47※ 引述《womantalk (㊣女孩版公告專用帳號㊣)》之銘言:
: 我前面沒講清楚 其實我認為比較好的獨招方式應該是各學校科系全部撞期
: 可能就限制各學校的考試日期都在某三天內舉行
: 這樣一個人最多就是報三間
: 為甚麼要改獨招?
: 核心概念就是把現在的考試制度: 考試->選填志願->分發
: 改成:選填志願->考試->放榜
: ※ 引述《prodigal (思念的溫度)》之銘言:
: : 獨招缺點其實蠻多的
: : 第一 考試撞日 壓力大增
: : 研究所考試就有這種狀況了
: : 考指考 不小心考爆一科
: : 你可能從台大變清大成大
: : 獨招撞日 你如果拼台大
: : 一個失誤就可能要去中山
: : 或是你要玩安全牌 只報考成大
: : 但其實你正常發揮可能是可以上台大
: 這是我想要打破的
: 就是因為聯招的分發制度
: 所以大家會照台清交成四中國立私立這樣的志願填下來
: 而獨招的話 你的實力如果夠就儘管去報台大 反正也是會上
: 實力大約台清交 那去念清交也是剛好
: 如果硬要考台大 那落榜的風險就是你要付出的成本(因為撞期頂多填三間)
: 到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其他學校報考而不一窩蜂去擠台大窄門
: 優秀人才分散比較能平衡各校的差異
這樣沒打破排名啊
一樣的排名
只是以前是失常往下填
改這樣變成失常等明年
而且分散優秀人才不見得好
你讓Jordan來台灣打球
他就不會是Jordan了
因為有溜馬的外線轟炸
爵士尼克的內線碰撞
才有越來越強的MJ
優秀的人才跟優秀的人在一起
可能會競爭 可能會彼此研究激盪
比單獨一個優秀的人好得多
與其平衡各校差異
不如強化各校差異
台大可以往醫學或文學院強化
政大往商學院強化
清大就以理學院為主
交大就以資訊為主
成大可以主打電子
從政府給的研究計劃 專案補助開始做改變
讓想念商的不會只想念台大
讓想寫code會以交大為第一志願
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而這並不需要透過獨招
獨招也對這種改變沒幫助
: : 第二 比較是不會中斷的
: : 比教授
: : 台大新開一個所就從麻省理工挖人回來
: : 比論文
: : 好用的博士生 就讓他畢不了業 多發幾篇SCI
: : 比資源
: : 我們學校的人主掌科技部
: : 他們主掌工研院
: : 計劃審核會議裡
: : 你申請計劃我就嚴格審查
: : 自己人申請就輕鬆放過
: : 比較只會更惡劣 手段更粗暴
: 比較不會中斷很正常
: 但這樣比較的基準就是比教授比論文比資源
: 也就是回到大學辦學的用心程度
: 我認為是比聯考分數高低有意義多的
: 聯招奇怪的現象就是
: 高中生填志願->各校系最低分數出爐 ->影響下一年的高中生的填志願的順序
: 這樣辦學用心的學校根本不會被看見 因為高中生的志願序通常只是參考前一年的志願序
其實我說的不是良性的哦
例如故意不給博士班畢業
這肯定不是好事
例如計劃審核開後門 擋外人
這也不是好的
只是過去這些對排名的影響有限
改成你希望的狀態可能會惡化
如此而已
: : 第三 入學從比學力變比財力
: : 有錢的捐錢 就可以入學了
: : 國外不少這樣
: : 就算沒那麼高端的富有
: : 小康的可以全部學校 只要沒衝到就報考
: : 但貧困家庭的大概只能考穩上的那一間
: : 不說報名費 光是交通住宿就是一筆開銷
: : 然後一個失常 就只能放棄大學
: : 或是重考一年
: : (我研究所考試就只考一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