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的觀察啦:
:
:
: 看到八卦版學店之問洗版,突然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
: 過往大家對學店的認知,應該是後半段學校
:
: 開了一大堆系的名額,收了一堆學生,單純想賺錢
:
: 但近年來少子化現象,很多學校已經招不滿學生
:
: 又者,即便是後半段學校,還是有很多認真教學的老師
:
: 即便是資源跟資金不太充足的學校,亦有認真辦法想盡辦法營造好的環境的的校方
:
: 也培育出不少回饋社會 貢獻國家優秀的人才
:
: 反過來說,明星級的大學也會有廣開招生名額收學生的情形
:
: 認真來說,所謂真正的學店並不存在
:
: 只要學生願意向學,老師願意授課,不應分學生程度和學校等級高低才是
:
: 大家的看法呢?
:
以學店這個名詞而言,它不是從大學才開始定論。
從一開始進來的高中生素質(適不適應當前環境)到之後在校時在校內外的表現,一直到
畢業後的表現都會影響——老師的部分也是。
但有良好校譽的大學(或科大)都會經過一個長遠的過程。但教改後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我覺得學店不是專指一個學校,而是那些藉由制度分享了原本大學光環的教育機構。
所以絕不是沒聽過或不在意的就是學店。比如學測志在7x級分或出國想留後路的可能眼光
只在臺政或臺清交——成?(成我抱遲疑態度);但頂標上下的可能就注意四中或輔淡東
吳(我高中畢業前真的還不知道四中是哪四中……);再之後的可能把輔淡東吳的特定科
系當目標。
再之後成績中游的?呃……還是請網友們自行查詢吧!
可是前半就真的只是視野或目標不同罷了。
而且坦白說,要是去問一個人學店是什麼……恐怕答案不外乎學校只想賺錢,學生不學無
術等。
但要是真的問哪些大學是學店——答案應該都是「有名」的那幾所。問題是在普遍評價上
恐怕還有比那幾所更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