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人的社會階級, 地位, 還有職業. 很多人到一定層次以後, 他的社群網站就不能再
隨便想發什麼就發什麼了, 不能以此判斷空虛與否
比如;
. 事業群負責人, 經理人, 總監, 常發產品的業界動態
. 分析工作者, 常發趨勢與市場的分析, 或是策略相關的歷史研究
. 頂級帥哥美女, 勝利組和現充, 他們的發文都是在經營
這些人如果都是針對他們面向的族群, 那麼這些發文就是他們人生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要探究這人真正內心世界空虛與否, 對一般人來說不如先充實自己
而有些人只是為了社群同步, 例如他可能很低調地在經營某市場, 或針對某族群, 那麼FB
就同步一下, 同理IG, Linkedin, 微博, 或是各大平台. 你要考量到這個人的角色與社會
地位, 單篇來說他發在不同地方都是不同效果. 而且有些專業人士, 他根本就不是要發來
給你按讚的, 就是一種人生經營的作品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