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同版友說的,
人生是不斷做選擇,
有現在的生活是自己決定的。
但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因為更多人的選擇並不完全都是自己選擇的,而是被機運牽引而來的經歷給騙了才做了選擇
。
光是出身家庭背景,
先不要說家庭有不有錢,
一對好父母懂得告訴小孩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分析選擇這個科系你的人生將變得如何,
跟一個父母什麼都不懂,告訴你隨便選就好,這些就會造就出不同思考邏輯的孩子。
當然孩子也可以問老師,
問題是有多少孩子在國高中就懂得去想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這種懂得預想未來的孩子,
要不從小家裡窮到家徒四壁,連泡麵都要幾個人一起吃,一心只想著以後一定要賺大錢,
要不就是家庭本身有一般家庭以上的水準,這才是常態。
舉個例子,我老婆表弟最近要會考了,
家人一直叫他讀書,他也懶懶散散的,
因為沒有人告訴他讀書後能幹嘛,
只說讀書以後才不會窮。
後面我拿自己和他舉例,
我月領33K,過著一天只吃兩餐還要撿超商打折品吃的日子,問他想要過這種生活嗎?
他喜歡玩傳說,我問他,你沒錢要怎麼課你想要的造型?
結果他現在竟然每天就乖乖自己去看書了,很神奇吧。
要是我沒有跟他說這些,
搞不好他還是每天玩不停。
努力不努力,
其實社會上很多人都很努力,
只是沒有努力對方向而已。
這社會不公平就在這,
無力改變也只能接受,跟著社會走,
但我不會說它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文組的價值普遍被忽略也是常態,
光是你平常看youtube會不會選擇按略過廣告就已經彰顯得清清楚楚,更何況台灣大部份人
又是不注重文組專業的。
時代在進步,
你沒看影片、書籍不會死,
頂多少了一點樂趣,
但沒有智慧型手機你連職場都難混,
這就是文組大部分的人注定輸給大多數理組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