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聯結裡那篇文章的作者是文法白痴
但一堆人把那篇文章當一回事
還說"原來即便是誤用啊"之類的話,讓我有點驚訝
稍微動腦筋一下:
1.那篇文章裡有任何"「即使」才正確,「即便」不正確"的論證過程嗎?
沒有。
作者只是用一堆情緒化的語言包裝他的斷言。
2.作者舉出"即便"作為承接副詞的例子,然而大喇喇地說
"即便"只有這一個意思,沒有別的意思
彷彿他不知道中文一個詞可以有好幾個意思
而大家看了之後,就跟著被催眠 "對耶,「即便」是副詞不是連詞"
3.「即使」這個詞真的跟甲骨鐘鼎一樣歷史悠史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
上古漢語是單音節詞的時代
縱予連詞「即」+ 使役動詞「使」組合成為一個詞,起碼要到明代
首先,「便」「便是」可以作為縱予連詞,
表示縱令、即使的意思,在戲曲小說很常見:
劉岱、王忠連聲告退曰:「便丞相誅我三族,也不來了。望將軍寬恕。」
飛曰:「 便是曹操自來,也殺他片甲不回!今番權且記下兩顆頭!」
(《三國演義》)
倘惹著北斗星君性氣,把筆尖略動一動,疾時了卻性命,
便是玉帝御旨降一千道赦書,也休想他起死回生!(《三遂平妖傳》)
縱予連詞「即」+縱予連詞「便」,組合成為一個詞,開始於明末清初:
自己的伯叔兄長,這是不必說的;即便是父輩的朋友,鄉黨中有那
不認得的高年老者,那少年們遇著的,大有遜讓,不敢輕薄侮慢。
(《醒世姻緣》)
既然「即」和「便」兩個字都有「即使」的意思,
結合成為一個連詞,不是很正常嗎?
再者,「即使」這個詞還可以用好幾個同義詞代換:
即或、縱或、即令、縱令、縱使、便是、就是、便、即、縱、饒、任、憑......
不要小看中文變化和組合的能力。
當然,「即使」一詞出現的時代比「即便」早
出現的次數也較多
但眾多同義詞裡,本來就有使用頻繁的,和使用次數較少的
「即便」使用頻率較少,不代表它是一個錯誤的詞
更不代表它是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