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公路碟賽場喊卡

作者: ddar (白馬~~馬力夯.....@@)   2016-05-10 00:48:58
目前所有對碟煞不利的因素,
幾乎都是建立在....."萬一公路車集團摔車了"。
之前有提到,競賽本身就是一件危險事情,摔車也是比賽的一部分。
比賽就是要比快,要快就會有風險,危險性也會上升。
公路車使用碟煞這件事情,目前看到比較多是負面的例子。
上星期才和老板友TCRonce聊公路車碟煞,
由於他現在是自行車從業人員,有些看法這邊做個紀錄。
=====以下由老板友TCRonce提供的聊天內容=====
1.好煞車本來就是應該追求的目標
更好更線性的煞車手感,更短的煞車距離,不受天候影響,這些都是碟煞的好處。
有句話這樣說.....前無跑車,後無卡車。
跑車煞車好,前面有跑車,跑車煞車好煞得住,你煞不住.....就慘。
卡車煞車爛,你煞住車,後面煞不住,你也慘。
我個人(白馬)覺得很不解的是,不同煞車減速效率不同,會成為選手反對的理由。
選手騎這麼快,不追求煞車好,真的很怪。
別人煞車好,可能不會撞上去,結果卻怪前面煞車太好,後面會撞.....
今天3台車,前中後3台。
中間用碟煞,中間煞住了,後面煞不住,當然怪後面那台。
如果中間煞不住呢?
那當然是中間和後面的兩台車,一起撞前面那一台呀!!
集團中,好的煞車很可能不是救你自己,而是救你前面的那台車。
或許碟盤會在摔車時傷人,但當你煞不住,才有可能會摔。
多一個人煞住車,就少一個在前面騎車的受害者。
2.公路車碟煞會走flat mount
目前公路車碟煞,flat mount會是公共規格。
flat mount可以避免碟煞卡鉗導熱至車架與前叉,也避免碳纖維車架膠合出問題。
卡鉗體積也會縮小,比較輕一點點。
3.車架的規格這幾年會有很大的變動
公路車的後叉寬度,從最早老鋼管的126mm,到現在通用的130mm。
而越野車長時間使用135mm的後叉寬,這幾年則是142mm貫通軸。
公路車目前也會往142mm貫通軸方向走,以求更好的剛性。
目前的測試報告,大多是車架歸車架,輪組歸輪組。
實際上路,輪子裝上車架時,
快拆的咬合面積,還有快拆的剛性,這個影響操控很大。
連同公路車碟煞,公路車車架規格,都會一起進步,這個很令人期待。
=====以上由老板友TCRonce提供的聊天內容=====
剛好看到這一篇文章,巴黎-盧貝 斯特拉碟煞版試乘心得。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6734.html
中國選手徐剛表示.....
「職業車手下坡都很快,像在玩命一樣,去年我在環瑞士第二站就因為有人在我面前摔車
,我一個煞車不及就撞上也一起倒下了。那時候是沒有斯特拉碟煞版這款車,若是當時有
,我想以這份煞車的勁道,搞不好我有機會閃過那次摔車也說不定。」對碟煞斯特拉抱持
著相當信心的徐剛如此說道。
而本次訪問台灣馮俊凱和中國選手徐剛,他們都表示.....
不過兩名車手也異口同聲表示斯特拉碟煞版的煞車力道實在跟一般C夾有很大差異,所以
在高速前進時還是要花些時間適應一下手感,否則過強的制動力也有可能造成車子失控。
但他倆也同樣認為再碰上需要緊急煞車的情況時,特拉碟煞版還是能給予更多反應空間。
這個還是出在適應的問題,適應需要時間。
就像中國選手徐剛說得一樣,煞的住或許能閃開。
究竟是要擔心摔車時,碟盤割傷人的可能。
還是用碟煞,可能讓自己煞住車,躲過一次摔車呢?
=====以下鄉民聊天時間=====
※ 引述《rivet (累~~~)》之銘言:
: 其實第四點並不是反對原因,如果碟煞夠安全,我想不出來有任何的反對使用碟煞理由
: 根據UCI Johan Kucaba 接受CyclingTips的訪問,把過去使用在登山車的碟煞運用到
: 公路車"比賽"中有幾點本質上的差異
: ‧ higher speed
: ‧ longer braking time
: ‧ higher temperature accumulation
: ‧ bigger disk which means bigger safety issue in case of crashes
: ‧ braking behaviour that may block the wheel and make the bike slip
: ‧ difference of braking performance between disc brakes and rim brakes that
: may cause crashes inside the peloton.”
: 以下我的回覆也會基於以上的特性做討論
這個都是值得討論的。
但我們都知道,公路車萬一集團摔車。
現在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大盤傷人,
好像似乎大家也蠻習慣的,比照碟煞弄個大盤如何?
當然可以主張,本來就很危險了,不要多加變數。
承上面的回文,不用碟煞同時也失去了,可能煞停,避免撞上去的機會。
這種選擇,真的很兩難。
: 現在賽事中使用的disc brake 並沒有護盤(rotor cover),據我所知就連市售碟煞
: 都沒有這樣子的配置,目前這風險並沒有獲得解決。
: 另外製造商未來會不會處理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我自己就想到以下幾點問題需要解決
: 1. 碟盤排熱效率
: 2. 輪組如何快速拆換(這要看 rotor cover 如何設計,全覆式的或是只保護單面外側)
: 3. 碟盤尺寸跟前叉、車架設計與rotor cover 都需要一併考量
: 4. 如何兼顧rotor cover的強度與重量
: 5. 美感
: 與你不同,我認為 rotor cover 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個人意見)
車架規格這幾年應該會有很大的突破,
技術問題,器材商會去解決,可以再多觀察觀望一下。
: 討論這一點(modulation)前必須要考量公路車在集團內的跟一般的騎車煞車行為
: 不太一樣。
: http://imgur.com/J98LxAa
: (source: simkinsdesigns.com/modulation.htm)
: 碟煞毫無疑問在煞車力道上的細微控制是優於C夾的,假設集團以時速50公里的速度
: 前進,車手A距離前方車手B只有30公分的空隙,最糟糕的狀況下,車手A只有0.036秒的
: 時間可以做反應(實際上當然不會只有0.036秒這麼悲劇,但反應時間都非常短)。
: 這個時候車手的反應就是馬上規避前車跟扣煞車,減速降低衝擊,當下動作就是把煞車
: 狠狠壓下去跟看臨場狀況,打滑與否都不是當下第一考量(如果打滑的話,有機會
: 再鬆煞車)。
: 簡言之碟煞相較於C夾在modulation的優勢,在公路賽裡並沒有那麼重要。
: 實務上不論在集團內使用C夾或是碟煞,打滑絕對有可能會發生的。
: 而碟煞的煞車力道較佳,緊急狀況下這點風險又更大些,更容易影響到集團其他的車手,
: 這也就是目前pro cyclist的擔憂之一。
: 註: modulation對公路車手沒有很重要這點看法我在外電有看過,理由
: 跟原因我已經說得差不多了,但最後這一段車手煞車反應是我腦補的,版友可以自行判斷
: 在100~200公里間的長途騎乘,這樣子的行為是否符合常理。
我還是覺得有機會煞住車,比較安全一點。
煞車技術可以練,煞車可以改進調整。
: 沒人怪碟煞,而是碟煞跟C夾在集團內混用,是不是有風險,風險多大?
: 有沒有解決方案?
這個問題,其實用c夾也一樣存在。
之前就有提過,我從自行車從業人員得到的消息。
目前碳輪的煞車力道,參差不齊。
而強者我朋友也指出,
這幾年集團摔車多,一部份的原因應該指向碳輪的煞車力不足。
(大家可以選擇不相信,但器材商從業人員確實是這樣講)
uci沒有針對碳輪煞車力道作認證,換言之,這個沒有規範。
同樣的夾器,煞在不同碳輪上,煞車力道也不會一樣。
承上面說得,我還是覺得有機會煞住車,比較安全一點。
煞車技術可以練,煞車可以改進調整。
當然我是贊成uci對碳輪的煞車力作認證,
要是c夾煞在碳輪上也很有力,碟煞的必要性就更弱了。
: 同第二點的回答,毫無疑問的碟煞的制動力比C夾好,但同時在集團內使用,
: 車手認為有風險。
: 如同 Chris Froome 說的
: "But it's a safety issue, I'd say either everyone uses them, or no-one
: does"
: : 4.C夾煞車力道已經夠用,使用碟煞完全是商業考量。
: 這個問題是建構在 "當碟煞有風險仍須釐清,而UCI不顧車手與CPA反對,貿然使用碟煞"
: 的前提下才會成立。如果集團內使用碟煞的安全問題釐清的話,車手沒有理由
: 抗拒碟煞。
: 碟煞優於C夾的部分我都贊成,我也沒看到車手說碟煞是爛貨,但車友們要弄清楚整件
: 事情的核心是 "pro cyclist認為未經充分的討論就在集團使用碟煞,會有安全上的
: 疑慮。"
選手當然也是需要時間適應,硬督當然會不爽。
其實選手蠻有趣的,剛有壓縮車架時,
也說壓縮車架有問題,車子輕飄飄不穩,後來壓縮車架變主流。
以前碳輪剛出來,大家也說不可靠,現在碳輪滿街跑。
時間拉長一點看,就看看吧~
: Zipp 404 Carbon Clincher Disc-brake 碟煞碳纖輪組
: 1715g
: Zipp 404 hybrid clincher 2012 鋁邊碳纖輪組 (後來都改成碳邊,而鋁邊改到Zipp 60
: 這個產品線)
: 1640g
: Zipp 2012年的404 鋁邊 clincher 比 404 碟煞 clincher 輕了75g
: 我有點懶,只查zipp這家廠商,看起來重量不是問題。
鋁邊碳輪其實蠻實用的,雨天也不太怕煞車衰退。
: 你說的沒錯,雨天碟煞制動力比C夾好,這點我認同。
: 但對於pro cyclist 來說,這點不見得是很大的優點(同時考慮集團內的風險)。
看到有碳輪的雨天煞車力道,只有晴天的十分之一,我到嚇呆了.....
支持uci對碳輪煞車力道作認證。
: : 我一直強調,碟煞在公路車比賽的使用,是風險不是危險,
: 不需要現在直接拿選手的生命去測試啊?
有好煞車不用,而去用相對比較爛的煞車,我覺得這個比較糟。
當然我不是選手,可是選手騎這麼快,用相對煞車距離長的c夾,怪怪der勒。
煞的住風險比較低吧?
: 這些不是車手的考量啊,難道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硬要車手使用碟煞? 還是車手應該要
: 承擔這些風險,因為他們少部分人的犧牲其實是為更崇高的理想、更多人的利益?
: 講得更誇張白爛一點,因為我想要吃更便宜划算的冷凍海鮮,所以我就要泰國工廠繼續
: 囚禁那些緬甸血汗勞工嗎? (反正摔車的車手不是我啊~~~~)
職業選手的工作,很大一部份就是測試新產品。
很多prototype都是選手在用,這個也是工作之一。
事實上,我個人曾經幫廠商測試過越野車避震前叉。
當下覺得可以拿新前叉很爽,但我師父說,測試不是福利,而是風險。
死道友不死貧道,我真的沒有這個意思。
但,確實職業選手用新產品,測試prototype.....這是他們的工作。
今天沒有公路車碟煞,他們依然會去使用其他有風險的產品。
賽場上炸掉的零件和輪組太多了,
碟煞還有可能幫助選手煞停,風險可以自行評估一下。
: 碟煞的爭議在賽事跟一般使用是脫鉤的。所以過去碟煞在登山車賽事中也有很多反彈嗎?
: 還是一般使用者的反彈? 我沒有經歷過,但真的好奇。
以前也戰很兇,反正就很多人覺得沒必要....
v夾也可以煞到翻車,幹嘛用碟煞?
一定是廠商要出來騙錢。
碟煞還比較重,這樣怎麼輕量化?
雨天危險,碟煞煞這麼大力也是會打滑呀.....
十多年過去了,越野車沒有人質疑碟煞了。
需要時間吧。
: 沒有惡意,但我認為你跟部分的網友始終搞錯整件事情的重點!!!
: 這篇討論串的核心根本就不是討論C夾或是碟煞的誰優誰劣、誰對誰錯 (至少我是認為
: 如此),就算未來賽事最終使用了碟煞,甚至連我自己都換了碟煞,也跟我說的重點沒有
: 任何的衝突。
: 我認為事情的關鍵是...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或是釐清與"賽事安全"的相關議題
: (就算這些議題與我無直接關係)
: 從你之前的回覆,看來你是認為目前pro cyclist使用的碟煞是有安全上的風險(高溫),
: 所以車手有沒有承擔無謂的安全風險嗎?
: 我不知道你現在是怎麼想,但我認為是有的!
我還是覺得反對碟煞在公路車比賽使用的理由很牽強,就看uci怎麼做了。
其實我私心希望650C輪徑可以在公路車賽開放,
不然很多個子小的車友為了要參加比賽硬要買700C,結果很難調整,淚。
推 SeLeKon : XDDDD剩下10% 這不是垃圾 什麼才是垃圾 05/07 08:17
→ abcd11001100: 碟煞+貫通軸=直接換車,不拆輪子了 05/07 08:18
推 loserfatotak: 貫通軸輪子不能拆嗎Orz 05/07 09:19
推 aderan : 那是Vision的輪子做得很差,不是全部碳框都這麼爛 05/07 11:04
→ atlaswhz : 的確是極端例子,但碳輪濕煞至少衰退2/3 05/07 11:36
→ atlaswhz : 差一點的鋁框退1/2制動力 05/07 11:38
推 aderan : 最主要是看碳框的品質,耐溫越差的框,煞車塊就必須 05/07 12:36
→ aderan : 要用質地較軟、磨擦力較弱的配方以避免積溫太快太高 05/07 12:36
→ aderan : 而燒框 05/07 12:36
→ ddar : Vision輪組的濕地煞車太誇張……XD 05/07 13:16
我被Vision輪組嚇傻了.....
這種資料多一點的話,輪組廠真的會哭哭歐~
騙p幣完。
作者: loserfatotak (家裡蹲魯肥宅(T^T))   2016-05-10 11:11:00
與其體重的差異性,輪組的差異性更大吧難不成選手都用全碳的,沒鋁輪沒鋁邊碳板?規定的只有車重,不是人加車0rz如果人加車規定要破百,肥宅可以出頭天了(T_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