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armin車錶搭配訓練台初次使用心得

作者: sapphiresilv (空白)   2023-08-31 02:54:00
車錶:Garmin 530
訓練台:Wahoo Kickr Bike
使用的是在Garmin app上面自己拉路線再傳到車錶室內訓練的功能
這個功能好像已經很久了
到今天才知道orz
==
會用到這個功能是因爲近來很少外騎
空閒時在家裏無腦踩ERG模式順便看Netflix,結果外騎時覺得爬坡節奏不太好抓
既然有高級訓練台應該要物盡其用不要老是只踩ERG..
訓練軟體用過TR/Zwift/Rouvy之後,個人是比較喜歡Rouvy模擬真實世界騎乘的感覺
TR可能想認真練的時候再考慮,Zwift個人沒在團騎、風格也不愛
但Rouvy取消家庭訂閱變相漲價後,又覺得現在只是騎的時候看看風景,誘因沒那麼大
原本研究了一下打算自己從TP做課表的時候
發現原來Garmin錶頭就可以直接模擬路線跟訓練台連動了...
於是乎拉了很熟悉的路線風櫃嘴接冷水坑
車錶室內騎乘的頁面我是設定地圖 坡度變化圖 即時坡度 功率
手機同時開wahoo app可以看到更多資訊如心跳 NP AP...
車錶跟訓練台連線後,阻力跟坡度就會隨路線變化了
接下來大部分時間就是盯著坡度跟功率看而已
後來習慣了坡度也不看了,就靠體感再注意有沒有恍神掉功率
實際騎乘有碰到兩個小問題:
1. GPS跟坡度稍微有點不同步,也就是地圖上可能極陡處已經過了,那段阻力才來
2. 下坡速度顯然太慢,平路未知(這部分好像是抓Wahoo的速度,若是其他訓練台不知道
如何)
不過這兩個問題就訓練的角度,都算無所謂
優點的部分
個人是覺得騎乘的感覺跟現實滿接近的
騎習慣的路線看著GPS都可以想像騎這段路的感覺
當然室內可以更專心騎,功率一定更平穩
推力接近下,爬坡時間相去不遠只稍微慢一點
成績也可以上傳到strava,似乎可以增加騎乘的樂趣
(也是因為風櫃嘴下坡竟然還比杜志濠現實慢1分多鐘才注意到下坡速度的問題..)
簡單的比較:
現實 虛擬
風櫃嘴 220W/53kg 22:53 217W/53kg 24:01
冷水坑 196W/53kg 44:53 195W/53kg 47:07
不過風櫃嘴跟冷水坑都有下坡段,可能需要再拉一路上坡的路段測試看看
初次使用是滿符合需求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