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誌版:http://bit.ly/1y69iZz
最近在公司擔任的職務就是粉絲專頁的寫手,我必須說那真是一個不好幹的工作。
怎麼說呢?你要在六行文字內做到破題、吸引力、故事性、導入連結等四件事情,
沒有很好的文字堆砌能力,就只是寫出六行沒人看的廢話罷了。
那我說的事情跟這本書有什麼關係呢?瘋潮行銷在談的是「內容」。好的內容易
於被傳遞與討論,而什麼因素決定了被討論的價值呢?Jonah Berger教授認為可
以簡單的包含了「社交身價」、「觸發物」、「情緒」、「曝光」、「實用價值」、
「故事性」等六大因子,也就是「STEPPS」的架構。
揭開口碑行銷秘密,《瘋潮行銷》作者談六大原則(摘自數位時代整理)
1. 社交行情(Social Currency):我們開的車子、穿的衣服都影響著別人如何看
待我們。如果某項產品或服務能使人們看起來更好,那麼其他人就更可能去談
論並流傳這項商品。
2. 觸發物(Triggers):如果一項產品越容易被聯想到,那麼它就更容易被提出
來談論。例如提到花生醬就會想到果醬,在談論花生醬的同時,就很可能提及
果醬。
3. 情緒(Emotion):人們總是分享自己在意的事物。不論事物所帶來的情緒是好
是壞,只要能夠引起較強烈情緒反應,就更可能被人們分享。
4. 公開(Public):人們總是想要模仿他人。某項產品或服務被使用的行為越常
被看見,則人們就越可能去仿效這些行為。
5. 實用價值(Practical Value):除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好之外,人們也會希望幫
助他人變得更好。越具實用價值的事物就越容易被分享,例如:10種募集資金
的方法或5種談判技巧之類的資訊,就很容易被分享出去。
6. 故事(Stories):沒有人會想把自己搞得像個會走的廣告看板,試著從較大的
敘事背景中去談論想介紹的產品,將產品或服務融入故事當中,會讓人們更想
去分享它們。
本書用了六個篇章來談論這六點的詳細內容,在設計行銷活動時我認為可以就整體
設計討論是否包含了這六個面向,作者具體的研究發現一個內容(or活動)要引起
討論或被提及時通常都帶有這些特性。
目前經常進行FB文案的撰寫,經過幾次的觀察後,在FB上以能引起情緒的故事最容
易導引讀者閱讀、討論與分享。公開與實用價值的文章比較容易吸引有需求的人閱
讀,但是反而無法引導去分享或是在FB互動。社交行情我想在FB上是非常明顯的,
基本上有點人氣讚與分享數都會非常可觀。
一個行銷活動要同時達到上述六點是非常難的,消費者的口味是難以捉摸的。同樣
的事情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與討論,明天也許就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因此在實行
上我覺得還是需要很多的設計與經營(社群領袖、增加觸發物、...),提高觸及
消費者的可能性,至於能不能達到口碑效應就多少是運氣的問題了。
看看書,寫心得→http://reflectionreading.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