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純真博物館

作者: nido (nido)   2016-05-03 07:47:36
  過去,牛津劍橋會聘僱整組僕人照料年輕的男學生們,她們不僅負責學生
的生活瑣事,也發揮非正式監護人的作用。出身農村或勞動階級的院僕,道德
標準比中產階級更為保守固執,但學院希望維護激進異議的形象,對於性踰越
抱持寬容,彼此間的矛盾產生了一種折衷:學生們假裝繼續守規矩,而監護人
們也假裝相信他們沒犯規。這現實與表徵相異的雙重生活,不只存在於60年代
的倫敦學院,也是帕慕克筆下的伊斯坦堡,或許也是所有現代與傳統爭執的社
會之共同特徵。
  在阿塔圖爾克的帶領下,土耳其走向現代化,並全力擁抱歐洲文化,不過
社會活動有其慣性,不會輕易改變,於是兩種文化就在各個領域互爭主導,彼
此妥協。在純真博物館,凱末爾癡纏苦戀芙頌的故事中,處處可見文化間的角
力:希爾頓飯店舉辦婚禮,清真寺進行葬禮;以走私歐洲酒宴客,用土產拉克
酒獨飲消愁;聘請德國明星推銷國產汽水;在富爺飯店與未婚妻茜貝爾約會,
到舊大樓公寓和情婦芙頌偷情。凱末爾周旋兩者之間,既擁抱現代,又依循傳
統,幻想著齊人之福。但在愛情場域中,自私佔有無所不在,權力與關係角逐,
利益間的算計,才是愛情的本質。即使純粹的付出,也是在算計那「無私不算
計」的象徵資本(如紮伊姆對凱末爾癡纏的評語)。雙重生活的愛情是不可能的,
所以芙頌和茜貝爾先後離開了。
  如同無法共享的愛情,「童貞」也是無法在實踐與表象中糢糊化的。貝爾
琪絲受上流社會男人喜愛,女人嫉妒,但無論如何努力,失去貞節的她已失去
社會上的立足之地,在年華老去之前,因車禍而死或許也是種解脫。同樣困境
的努爾吉汗,幸運地遇到嚮往現代女孩的麥赫麥特,但她必須極度虔誠的膜拜
傳統,才能維繫他們的感情。芙頌獻身凱末爾後,被迫下嫁沒有前途的上門女
婿,離婚後又走向貝爾琪絲的人生結局。茜貝爾與凱末爾的同居關係,讓她只
能先遠走法國,遠離流言蜚語。書中女性腳色種種經歷反覆驗證,在土耳其的
傳統社會中,「歐洲又現代」的女人是不存在的。這並非土耳其女人思想封閉,
而是社會結構逼得她們必須假裝傳統又保守,否則在便無法生存。
  現在,土耳其的國產可樂被百事可樂取代,電影也早已在歐洲影展中有所
斬獲,昔日伊斯坦堡的時光不在,但帕慕克用文字與物品雙重珍藏了一部分起
來(連同愛情)。故事真假難辨,無論帕慕克在書中現身,或是建立實體博物館
,都在模糊現實與虛構的邊界。但無論如何,這其中情感是真誠的,讀者應該
假裝那是真實的,然後藉此窺探那些過往年代的醜惡與美好。
作者: fallengunman (未成眠,霜空已曉)   2016-05-03 12:39:00
好巧,第一段剛在東尼賈德的書裡看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