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得出自2001年在台灣出版的<<與小孩對談>>一書,書中記錄一美國哲學教授如何以故
事方式引導小朋友思考哲學問題。
哲學家有許多自許的責任,其中一個典型責任故事便是帶人類走出洞窟看看真實的世界。
然而事實上哲學家才是那些需要走出洞窟的人。
======
小孩A:你知道嗎?乳酪是草做的。
老師:你為什麼這麼說?
小孩A:因為乳酪是牛奶做的,牛奶是生產出來的,而牛吃的是草。
老師:你吃不吃乳酪?
小孩A:吃阿!
老師:那麼,你也是草做的喔?
小孩A:不是,我是人。
書中作者舉出這故事來分別讓大人與小孩討論。他首先否定大人認為小孩子講這些沒道理
的話是出於無知,他肯定這小孩A是有邏輯思考能力的,只是論證有點瑕疵。
在他引導下,小孩子們得出小孩A是混淆了"用什麼做的"與"從什麼做出來"的結論。牛奶不
是"用"草做的,而是牛奶是"從"草做出來的。
我非常驚訝於這位哲學教授想像力是如何驚人的貧乏,使他把這樣生動的故事立即轉換成
"若A是由B做成的,B是由C做成的,則A是由C做成的。"的"哲學邏輯"
在這種"哲學邏輯"中,小孩A值得稱讚的貢獻在於他(有缺陷)的推理,而非他在這故事中
扮演的腳色,小孩A可以說在這教授眼中毫無地位可言,除了這小孩似乎有邏輯推理能力以
外。教授的"哲學思維"也使得這故事最終導向了單薄地"用與從"之間的分別。
因為這位教授專注在邏輯推理中,無視故事中的小孩A,因此他沒注意到老師用了最傳統的
教學方法--要求小孩看見自己、扮演一個角色。
小孩用他最熟悉的方式,也就是"吃",建構出新的萬物與世界的關係,並且從中發現弔詭
--完全無關的東西居然以這種方式相連著。
老師則予以否定,問說:那在這之中,你是誰?
這個問題比這白爛哲學教授的問題高明多了。
在這之下,誰在乎人是"用"草做的還是"從"草做的?
仔細想想,哲學教授積習成病的思考盲點把它留在洞窟中就好,不要拿出來害人。
呼籲大家,珍惜小孩,遠離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