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7 我最喜歡的10本書

作者: glenna9305 (凡雲)   2018-01-03 22:06:21
去年本來預計讀50本書,最後只完成了40本,
但要挑出10本還是思考了很久,
今年真的是讀了不少喜歡的書,
以下順序無關排名:
1. 強納森.海德特──《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
每個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是目盲得無法視物。」
如果說大部分的書,都只是加強我們對某個領域/某個作家/某種風格的喜好,這本書則是
少數那些得以影響我們既有想法,打破偏見歧視與慣性思考的一本書。這本書談的是道德
,而我很喜歡中文書名的翻譯,完全是會吸引人拿起來閱讀,且切中書中主題的一個譯名
。在現今這個很容易落入二元對立的社會,讀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不該理所當
然覺得自己信仰的東西都是正確或正義,別人都是愚昧或邪惡的,就像書名說的,不要陷
入自以為是的傲慢裡。要別人接受你的想法跟意見以前,應該先試圖了解對方在乎的價值
、還有他所抱持的觀念,再以此為基準去說服對方,畢竟,我們都要一起被困在這個地球
一陣子呢!
2. 吉井忍──《東京本屋紀事》
「書店給人的心理上的面積,比實際上的面積大很多。
每一本書擁有自己的世界,書店則是所有這些世界的入口。
隨著你的年齡增長,它會給你展開不同世界的入口,
體現出世界擁有的神祕感,給你帶來滿足求知慾的快樂感。」──島田潤一郎
吉井忍在歷經六年的時間,深度訪談了十家東京書店,以及兩位從事書籍相關行業人士,
將這些人愛書成癡的偏執狂熱、推廣閱讀的絞盡腦汁都一一記錄在這本《東京本屋紀事》
裡,讓這本書不像坊間介紹特色店家的讀物,只是停留在店內擺設、營業時間、位址等淺
顯資訊,同樣身為愛書人的吉井忍,更想把焦點擺在這些經營者身上。現在的獨立書店,
或許都只能逐漸走向複合式的經營模式,但對這些經營者來說,「書」仍然是店中最重要
的東西,為了讓更多人與書相遇,拿起原本不在待讀清單中的書,他們費盡心思的選書、
進貨、擺設,因為他們相信,為了讓每個人都找到通往書中世界的入口,就是書店存在的
意義。
3.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我寧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
我最討厭人說經過痛苦就會成為更好的人,
我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
我討厭大團圓的抒情傳統,討厭王子跟公主在一起,
正面思考是多麼媚俗!
可是姐姐,妳知道我更恨什麼嗎?
我寧願我是一個媚俗的人,我寧願無知,也不要看過世界的背面。」
即使這是一本讓人讀了心痛卻又無法在翻到結局前擱下的書,在覺得好看的同時也會感覺
到一種獵巫窺視的罪惡感。世界的背面黑暗到讓人想對被害者別過頭去,彷彿不去想像有
那樣的事情正在發生,有那樣的傷害無法抹滅的存在著,我們就能繼續天真無憂的過自己
的生活,因為一旦懂得了,就會明白身為女人的我們,都是這個世界暴力下的倖存者,每
一天,都是劫後餘生般的驚險。撇開這本書在作者去世後所造成的紛紛擾擾,我仍然認為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尤其書中對於台灣的「補習班文化」,以及遭受到性暴力的女性
如何受到社會的二度傷害等議題,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刻骨銘心,無論書中的故事是否虛
構,類似的情節總是在社會角落不斷上演。
4. 蕾拉‧司利馬尼──《溫柔之歌》
「妳瞧,全部都會回頭,一切都會反轉。
他的童年與我的老年。我的青春與他的成人生活。
命運就像爬蟲類一樣狠毒。它總是會設法將我們推向斜坡錯誤的那一邊。」
這是我第一次讀法國龔固爾文學獎的得獎作品,而我的上一本法國文學作品則是《巴爾的
摩事件的真相》,這兩部都是敘述相當流暢、情節緊湊、又緊扣社會現實的小說。《溫柔
之歌》以一個保母殺嬰的社會案件發想,藉由與事件有關人物的視角,帶出身處不同位置
的女性,在面臨不同身分之間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時,最終導致悲劇發生的,正是那日常累
積的種種小事。不管是在走入家庭後又懷念起職場生活的雇主米麗安,或者是帶好別人家
孩子卻管不了自己女兒的保母路易絲,她們不都是家庭與工作下難以平衡的受害者嗎?作
者以不帶批判的冷靜文筆,細細刻劃出兇殺案件背後的脈絡糾葛,或許也是企圖在這個總
是未審先判的網路世界裡,帶出另一種思考的可能性。雖然這是法國小說,但在現今保母
虐兒事件頻傳的台灣,書中景況讀來卻也並不陌生。
5. 朱宥勳──《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
「在『世界』這部小說裡,我們都是不停在這三個位置中遊走的行動者。
當我們努力克服生活中的諸多困難時,我們是角色。
當我們同裡他人的困境時,我們是讀者。
當我們試著改變困境,試著影響自己以外的人時,我們是作者。
我們是什麼?我們就是那種『能換位置』的存在。
這或許是『文學』所能帶給現代公民社會最好的禮物,
讓每個人都是『能換位置』的存在。」
朱宥勳在《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這本書中,倡導的是「文學有用論」,我們遠比
自己所想的還要依賴故事,如果世界是一本巨大的小說,如果我們每天面對的生活都可以
用文學去分析與拆解,那麼當我們熟悉背後所運用的工具以後,我們就不會是那個被動接
受一切訊息的人,我們同時是作者、讀者跟角色,這是我們生在民主社會的自由,也同時
是我們在面對每一件事情時都該嘗試去做的的換位思考。
6. 劉慈欣──《三體》系列
「宇宙就像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
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趁著讀書會終於閱讀這本慕名已久的華文科幻經典,而這部小說所展現的世界觀的確十分
迷人,我尤其喜歡第二部《黑暗森林》的這段設定,完全顛覆了過去我對外星文明的想像
。而這個理論,也徹底打臉了之前地球曾經向宇宙發射我們在這裡的訊號,然而,人類對
於存在在這片浩瀚宇宙的孤獨,似乎也不可避免的驅使我們想去找尋其他高等文明。劉慈
欣的科幻小說優點在於立論基礎相當穩固,在洗練的文筆下一層層揭露真相也寫得引人入
勝,但缺點就在於人物形塑上不夠有魅力,甚至幾個主要角色給人的印象都十分模糊,這
點跟西洋幾個科幻大家如艾西莫夫相比,高下更加立判,但這系列仍然是很好看的科幻小
說。
7. 羅伯特.麥基──《故事的解剖》
「我反對所有審查機制。為了追求真相,
我們必須願意忍受最醜陋的謊言。
我們必須信任思想的市場機制。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發聲,無論是不理性的激進分子或殘酷的反動分子,
人類會在所有可能性中做出正確的抉擇。
沒有任何文明會因為公民知道太多真相而遭毀滅的。」
羅伯特·麥基的《故事的解剖》被稱為是編劇界的聖經,但這本書並非一般的寫作教科書
,而是提倡說故事的技藝也需要好好磨練,即使是生活化的劇本,仍然需要好的說故事功
力才能將編劇想表達的意義傳達給觀眾。對他來說,寫作不是浪漫的探險,不是只要等待
靈光一閃的天機降臨即可,而是需要嚴謹作態度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寫作者
必須在創作時說出真相,說出你所相信的事物,並且無懼於將其推向社會,因為正如他所
言,「在充滿謊言與騙子的世界,誠實的藝術品永遠是善盡社會責任的表顯。」
8. 三島由紀夫──《文章讀本》
「請在作品裡慢慢走。
雖然快跑看完十本書的時間,用慢行的話可能只讀了一本,
可是藉著慢行,你可以從一本書中獲得讀十本還得不到的豐富收穫。」
讀三島由紀夫的這本書很有意思,除了他的直言不諱,他對於各種體裁的「文章」都自有
一番見解與評斷準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並不特別看重「小說」的故事性,反而是
以文字的結構、技巧、作者的風格去論斷作品的優劣,這與我自己在閱讀某些小說時的想
法很類似。而我也認為長篇小說跟短篇小說適合不同的作家,關於他所提到的「翻譯有時
候會毒害原作」的看法也深感贊同。
9. 村上春樹──《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
「如果事先就知道那裡有什麼的話,誰也不會特地閒得無聊出門去旅行。
去過幾次的地方,每次去也都一定會有『咦,有這個東西!』的驚奇發現。
這就是所謂旅行。」
有別於村上過去的遊記大多聚焦在1-2個國家,這本《寮國》則一口氣收錄了橫跨七國的
十篇遊記。其中我特別喜歡的是冰島篇──〈有青苔和溫泉的地方〉,將冰島那種特殊的
幽靜之美勾勒出來,那個不完整的輪廓恰到好處地勾起讀者想實地一探究竟的興致。村上
春樹在雜文與遊記中就像個普通大叔,輕鬆寫意的閒聊著他所看見的風景,但在那行文流
水的記述中,點綴著他在異國時空中所捕捉到的轉瞬靈光,他所看見的、呼吸的、耳聞的
、感觸的,是有別於其他人筆下的光影、氣味、樂音、溫度。而那,是僅僅屬於他獨有的
,那些國家的記憶,我們透過閱讀,才得以一同感受著。
10.小小書房──《馴字的人》
「對我而言,有意思的文學(我不想說『好的文學』),
是一個個寫作者以其獨特的經驗、感知和想像力所創造的小宇宙,
透過捕捉這些在時間之海中漂流的小宇宙,
我們發現與他者共通的希望與喜悅,
不一樣卻又有點孰悉的疑惑與困頓,從而感到一種安慰:
我們藉此更多地認識了他者,同時也更好地理解了自己,
然後確認了自己與這個世界無可置疑的連帶關係。
存有即時間,小宇宙是時間,也是時間的回聲。
簡單說,閱讀使我們免於無知,文學使我們免於孤獨。」──吳繼文
《馴字的人》是知名獨立書店小小書房,在十週年出版的系列書籍《 下一個字的旅程 》
中的第二本。藉由訪問相關出版人,這本書不只描繪商業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在紙本書出
版寒冬中默默耕耘的樣貌,也勾勒出不少獨立出版人,為了推動自身信念而投入出版的熱
情與執著。就像日劇《重版出來》讓我們看見每一本暢銷漫畫背後努力付出的編輯以及行
銷,這本書不只是簡單的訪談紀事,書中的採訪者,作為第一線賣書的店員,提出的問題
更能讓人看見這些出版「職人」的專業價值,進而對他們的不忘初心感到肅然起敬。
其餘推薦:
林立青──《做工的人》
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
真梨幸子──《復仇女神的布局》
Yen──《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
潘伯霖──《我討厭我自己》
哥德夏 ──《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
朱利安‧巴恩斯──《回憶的餘燼》
小小書房──《開店指難》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8-01-03 22:13:00
作者: frigidwind (frigidwind)   2018-01-03 23:06:00
謝謝分享
作者: kathyla9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2018-01-03 23:12:00
感謝分享~看完房思琪跟你有同樣的感受QQ
作者: hoho8 (hoho)   2018-01-03 23:39:00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8-01-03 23:57:00
推 很喜歡您的書單!
作者: tomx (長門大明神保佑)   2018-01-04 00:19:00
很棒的書單
作者: pulafish   2018-01-04 00:22:00
有好幾本想看的
作者: suikar (瓜小鯊)   2018-01-04 00:53:00
推書單和用心又有品質的推薦文,充實又平易近人~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8-01-04 07:24:00
感謝分享
作者: ileza (我是誰???)   2018-01-04 08:23:00
房思琪和馴字的人也是我2017最喜歡的10本書之2 :) 另外想問東京本屋紀事好讀嗎?之前本來想買但有看到有人說敘述不順感謝分享書單 ^^
作者: msl30 (Miss.L)   2018-01-04 10:00:00
作者: zyra (So much more to see.)   2018-01-04 10:11:00
推朱宥勳 讚讚
作者: melancholy07 (霧雨)   2018-01-04 11:46:00
感謝分享~
作者: ileza (我是誰???)   2018-01-04 12:43:00
謝謝glenna詳細的解答,這樣我可以安心放入購物車了 :)
作者: nuvita (給我多一點勇氣)   2018-01-04 14:28:00
謝謝推薦
作者: ttuys (紅蘋果)   2018-01-04 17:33:00
作者: zero09 (simagrak)   2018-01-05 01:50:00
作者: evelyn0320 (哭包)   2018-01-05 18:29:00
超喜歡故事的解剖!
作者: Nightmare159 (O2)   2018-01-05 18:59:00
作者: zzzhihi (zzz嗨嗨)   2018-01-06 01:39:00
推推
作者: alleninwar (新星)   2018-01-06 09:47:00
書單很切合脾胃 謝謝推薦!
作者: dniwa (丁瓦)   2018-01-07 19:45:00
謝謝分享
作者: lichu721000 (栗子)   2018-01-13 15:48:00
感覺我們讀的喜好類型很接近!『閱讀使我們免於無知,文學使我們免於孤獨』,講真好
作者: whiteyl   2018-01-15 00:53: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