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喜歡這篇文,精準的描述"買書行為"背後的現實層面
https://www.douban.com/note/637764880/
◎ 關於閱讀的真相,略囧
作者:張立憲·讀庫主編
一家健身房,靠的是那些辦了卡又不來健身的人掙錢。要是把會員卡
約定的次數滿滿噹噹用完,估計健身房就該賠錢了。
一家出版機構,靠的是那些買了書又不看(至少沒看完)的人掙錢。
要是把書架上的書仔仔細細看過再去買新書來讀,那時候大多數出版
社就已經倒閉了。
作為一個以書為生的人,我說出這個真相,並不是在砸自己飯碗。
你不會就此罷手的。人們不斷地買書,是靠一種錯覺來維繫:擺上書
架,標誌著已經擁有;粗略一翻,就宛若了解熟知;舊的未讀新的已
至,是因為相信自己以後總會有時間看的,那時候至少應該手頭有啊。
從消費心理學來說,買書更大程度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所有權迷戀症—
—這件東西是屬於我的。你沒有,而我有。你有那麼點,而我有這麼
多。你的是那樣的,而我的是這樣的,以及,我們是一路的。
是的,某一類書會成為某種身份的象徵、某種品味的裝飾,它反過來
可以成為你用來證明自己身份和品味的成本最低的投資。
閱讀並不是我們的剛需,虛榮才是。
於是我們買書、曬書太多而讀書太少,網上點蠟燭向某人表示敬意太
多而看人家的書太少。
* * *
做書這麼多年,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心得:你很難說服一個覺得書很貴
的傢伙,讓他認同書其實不貴。
但對於那些買起書來不眨眼、寧肯別的不干也要花錢買書的兄弟來說
,有一個真相也很殘酷。
一本書,無論是參加促銷滿三百送二百買的,還是咬半天牙拆東牆補
西牆買的,不管是抱怨書貴,還是覺得便宜,事實上——
即使你花錢把書買了下來,它也並不是你的。
沒錯,你買到手的只是它的皮相。市場上的書都是按照其物理成本定
價:用了多少紙,什麼樣的印裝工藝,以及渠道費用等等,曹雪芹老
師的前八十回《紅樓夢》,馬伯庸老師的全四冊《古董局中局》(抱
歉找不到其他可類比又不嫌冒犯的了),字數相近,厚度相仿,你花
的錢也就相差不多,可這倆人寫的東西,你說能一樣嗎。
你買下來的一本書,如果不讀,它的價值就是零。裝飾品的屬性另計。
可如果你讀了,它的價值、帶給你的閱讀體驗和人生影響,可能遠超
那個金錢額度,也可能給你帶來的精神損失和隱患,比把你們家房子
燒光尤甚。
好像從來就不會有真正等價交換的買書行為。
* * *
“你存了好幾十塊移動硬盤的片子,看過多少呢?”“這些片子我每
一部都看過——它的下載進度條。”
書也是這樣,我們記述最多的,是這本書的擁有過程。購買時的場景
,到手後的喜愛,隆重的上架或上床儀式,當然免不了拍照,然後…
…就很少有人有然後了。
即使在很少有的閱讀行為中,佔很大比重的是用來印證自己的真知灼
見和深厚學識,吐槽作者果然不負我之所望、不出我之所料,指摘書
在編輯製作中的種種毛病和錯誤。書好像不是讓你發現作者價值,而
是用來佐證自己如何不俗不凡的,這筆錢才算沒白花。
還有另一種書內損失書外補。不去讀書,而是讀相關的書評、書摘,
躉來別人的讀後感或精華集萃,為我所用,似乎自己也就算讀過了。
還有這等高效的閱讀。
真相到這裡,我自己也是瀑布汗了。人類的文明成果就擺在那裡,哪
怕只把幾本書認真讀過、誠實踐行,這世界也不至於混蛋成這樣。
我盡量把這篇文章寫短,少佔用些大家的時間。然後,你我各自看書
去,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