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道德騷擾心理學:逃脫「都是為你好」的陷阱--加藤諦三(二)

作者: lueichun (no anonymous)   2018-09-12 22:47:29
承上篇,對於道德騷擾受害者而言,該如何應對加害者?
首先要了解,加害者的樣貌(綠字即為要注意的點):
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痛苦,通通歸咎到別人害的。
例如孩子做錯事,父母照理講應該是就事論事,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並設法引導孩子改善
。然而對於加害者父母而言,孩子做錯事就是他們歸咎痛苦最好的機會。
要是孩子沒有認錯沒有改善,那樣的父母當然會抓緊機會痛罵飆罵一頓;
但即使孩子真心道歉,也拿出要改善的誠意,他們還是會發狂似的大罵痛罵,
而且罵的內容還跟孩子犯錯的內容不相干,而是一大堆根本就跟錯誤本身無關的東西。
又例如在外面,加害者也非常容易跟人起衝突。
他們對別人漠不關心
即使有好心人跟他們說明、解釋其實事情並不是這樣,
加害者也不可能聽的,他們也是相信上面那些等式:
關心=強迫、威脅、恐嚇
溝通=命令、發洩、洩恨
尊重=輕視、無視、貶低、污辱
相信上面那幾個等式,其實也就等於漠視別人,對別人漠不關心。
因為別人很可能根本就沒那麼負面的意思,但那些加害者卻仍深信不疑。
觀察一個人是否會稱讚自己子女或其他親近的人。
要是都不會,這人很可能也是道德騷擾加害者。
怎麼說呢?因為一個不會稱讚別人的人,表示他看不到別人的好,
更進一步就是他漠視別人、完全不在乎別人。這樣的人會對別人自私自利、為所欲為。
觀察對方遇到別人快樂時,反應是什麼。
如果是負面的反應就要小心。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看到別人快樂,反應如果是負面的,
表示那個人可能根本就不希望別人快樂,甚至可能希望別人痛苦。
例如加害者父母看到子女因為取得好成績而開心,加害者父母可能回
「這樣就開心?你也只不過這次考的還可以而已!」
「你少驕傲了你其實根本就不怎麼樣!」
「要是我把你在家的模樣跟老師講,我看你還敢不敢這麼囂張!」
檢視對方是否有過於強烈的犧牲奉獻的想法。
呃……犧牲奉獻聽起來不是很好嗎?還會「過於強烈」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一種人,
這種人明明就沒人要求幫助,他卻自顧自的硬要幫助別人,
別人拒絕他們還會扯「我是在幫你耶!你怎麼可以不領情!你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又或者是有一種人,明明別人對他很糟很壞,他卻繼續對那個人好
(這比較常見於男女關係)。
這兩種犧牲奉獻都不是出於別人需求,而是不請自來的,
這樣的犧牲奉獻,就是過於強烈的。
這種犧牲奉獻過於強烈,但這只是表面上看到是這樣。
實際上,這種犧牲奉獻是為了自己,也就是說是為了滿足自己而產生的。
當然,犧牲奉獻也有出於關心別人的。這種犧牲奉獻才是正常的。
察覺到別人犧牲奉獻的目的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很重要,
必須察覺出這兩者的差異,才能找到正確的人並與其互動。
作者: lilith2000 (雲淡風輕)   2018-09-12 22:54:00
看完兩篇的心得是...受害者必須得先了解加害者的手法才能夠找出對應的方法
作者: copycat14 (copycat)   2018-09-13 04:06:00
第一段綠色的字 實際上是在罵加害者但字面上的意義 會讓習慣內疚和自責的受害者看了心裡一顫:「我受夠那些加害者騷擾了」「啊!我這個想法不正是把自己的痛苦歸咎給別人嗎?」「我才是不道德的加害者啊......那個加害我的才是受害者」因為長期處在不正常關係 一直被盜德騷擾 最後受害者自己極為難受 但連關心自己都沒有能力 更別說關心別人了所以「漠不關心」受害者很大概率也會中槍黃字等式 在健全的關係中是歪曲的但是在道德騷擾的關係中 加害人這麼想 也這麼做那這些等式對被害人就是現實 忽視等式反成為逃避面對惡劣的事實後面那些段落也是...那些加害人症狀受害人都有但這些症狀不是受害人有能力自己主動選擇的被這種不正常的關係扭曲人格 受害者有可能變成加害者或成為無能的人而那些對加害人的形容詞 我認為只是加害-受害人關係下必然的「結果」但絕對不是拿來評判 加害受害人的根據因為很可能連受害者都一起躺著中槍文中後半段的現象就不可能是被動的受害者會有的但是挺過加害人的折磨後 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你會照你做的去想...」因為受害者無時無刻都處在這個假道德邏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