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ueichun (no anonymous)
2018-09-12 22:47:29承上篇,對於道德騷擾受害者而言,該如何應對加害者?
首先要了解,加害者的樣貌(綠字即為要注意的點):
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痛苦,通通歸咎到別人害的。
例如孩子做錯事,父母照理講應該是就事論事,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並設法引導孩子改善
。然而對於加害者父母而言,孩子做錯事就是他們歸咎痛苦最好的機會。
要是孩子沒有認錯沒有改善,那樣的父母當然會抓緊機會痛罵飆罵一頓;
但即使孩子真心道歉,也拿出要改善的誠意,他們還是會發狂似的大罵痛罵,
而且罵的內容還跟孩子犯錯的內容不相干,而是一大堆根本就跟錯誤本身無關的東西。
又例如在外面,加害者也非常容易跟人起衝突。
他們對別人漠不關心
即使有好心人跟他們說明、解釋其實事情並不是這樣,
加害者也不可能聽的,他們也是相信上面那些等式:
關心=強迫、威脅、恐嚇
溝通=命令、發洩、洩恨
尊重=輕視、無視、貶低、污辱
相信上面那幾個等式,其實也就等於漠視別人,對別人漠不關心。
因為別人很可能根本就沒那麼負面的意思,但那些加害者卻仍深信不疑。
觀察一個人是否會稱讚自己子女或其他親近的人。
要是都不會,這人很可能也是道德騷擾加害者。
怎麼說呢?因為一個不會稱讚別人的人,表示他看不到別人的好,
更進一步就是他漠視別人、完全不在乎別人。這樣的人會對別人自私自利、為所欲為。
觀察對方遇到別人快樂時,反應是什麼。
如果是負面的反應就要小心。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看到別人快樂,反應如果是負面的,
表示那個人可能根本就不希望別人快樂,甚至可能希望別人痛苦。
例如加害者父母看到子女因為取得好成績而開心,加害者父母可能回
「這樣就開心?你也只不過這次考的還可以而已!」
「你少驕傲了你其實根本就不怎麼樣!」
「要是我把你在家的模樣跟老師講,我看你還敢不敢這麼囂張!」
檢視對方是否有過於強烈的犧牲奉獻的想法。
呃……犧牲奉獻聽起來不是很好嗎?還會「過於強烈」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一種人,
這種人明明就沒人要求幫助,他卻自顧自的硬要幫助別人,
別人拒絕他們還會扯「我是在幫你耶!你怎麼可以不領情!你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又或者是有一種人,明明別人對他很糟很壞,他卻繼續對那個人好
(這比較常見於男女關係)。
這兩種犧牲奉獻都不是出於別人需求,而是不請自來的,
這樣的犧牲奉獻,就是過於強烈的。
這種犧牲奉獻過於強烈,但這只是表面上看到是這樣。
實際上,這種犧牲奉獻是為了自己,也就是說是為了滿足自己而產生的。
當然,犧牲奉獻也有出於關心別人的。這種犧牲奉獻才是正常的。
察覺到別人犧牲奉獻的目的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很重要,
必須察覺出這兩者的差異,才能找到正確的人並與其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