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好讀版:https://goo.gl/BZj43n
《 追逐尖叫》
這些重度上癮的吸毒者,是否有可能在他們發現毒品之前就已經受到嚴重傷害?如果毒品的
發現僅是他們生命中的餘震,而不是地震的主震,那會如何?
這是一本談毒品上癮的書,作者約翰海利用記者的文筆,深入淺出地將所有繁雜的歷史資
料與人物訪談,化作一篇篇引人入勝的故事,有時會覺得自己並非在讀一本研究紀實,而
是一本小說,然而其中的所有情節,都是真實發生在世界每個角落的,每個在這場與毒品
對抗的戰役中犧牲與掙扎的人,每個試圖扭轉世人偏見、為了拯救這些成癮者而努力不懈
的人,他們的悲劇與偉大,都讓人不禁回頭深思,我們對於毒品是否抱持著相當大的誤解
,反而使得社會問題益加嚴重?書中並沒有提供解答,但所提供的資訊卻已足以讓人重新
反思,所謂的「毒品戰爭」究竟是消滅了毒品還是反而助長了惡勢力的形成。
《少年來了》
所以說,人類的本質其實是殘忍的,是嗎?我們的經歷並不稀奇,是嗎?我們只是活在有尊
嚴的錯覺裡,隨時都有可能變成一文不值的東西,變成蟲子、野獸、膿瘡、屍水、肉塊,是
嗎?羞辱、迫害、謀殺,那些都是歷史早已證明的人類本質,對吧?
曾經以《素食者》一書得到國際布克獎的韓國女作家韓江,在這本以數個短篇集合而成的
小說中,透過不同人物與角度的敘述,勾勒出韓國史上最慘烈的政府鎮壓人民事件之一:
光州事件。在第三章裡,韓江以舞台劇形式寫下的這段台詞也頗耐人尋味,「在你死後,
我沒能為你舉辦葬禮,導致我的人生成了一場葬禮。」若是這段血腥的歷史未能受到正視
,死者未能從叛國者平反成罹難者,那麼曾經因為此事件受到傷害牽連的人們,該如何去
過接下來的人生?還有,那些在當時未能了解發生什麼事的其他國民們,該怎麼看待這樣
一場軍隊殘殺人民的悲劇?
而對於經歷過類似歷史的台灣人來說,讀這本書就像看韓國電影《1987》時一樣,能夠從
中反省我們該如何去面對同樣慘痛的歷史,才能讓這樣的慘劇不會再次上演,也讓曾經被
誣衊、被錯待、被壓抑、被掩蓋的一切,都能有重新檢視及還原真相的一天。
《上流兒童》
擁有孩子的人啊,誰可以大聲自清,不曾暗暗地惦量,有招一日,讓孩子推開沉沉的階級大
門,讓自己可以一窺堂奧?誰可以擔保,從沒有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未盡的夢想?說得更
含蓄一點,生兒育女,難道連『青出於藍,更勝於藍』這點無傷大雅的微小快樂都不能有?
在成名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之際,吳曉樂出版了這本以上流
社會為舞台、但本質仍不脫探討「母職」的小說。在社會普遍將教養小孩的責任加諸在母
親身上時,從中而生的焦慮及貪欲使得母子關係變得更加緊張,這或許是現代版的「母憑
子貴」,做為人妻、人母的生存價值,全然建築在小孩的成就上,而在這個學歷至上的社
會,校園就成了母親們的競技場。這本小說文字很易讀,劇情節奏相當流暢,作者以冷靜
旁觀的角度敘事,讓這個並不討喜的女主角經歷,除了寫實之處有感同身受的共鳴,同時
也有批判反思的犀利。很期待吳曉樂未來的作品。
《蜜蜂與遠雷》
無論是誰,都在追求「那瞬間」,一旦嘗過「那瞬間」的滋味,便無法逃離那股歡愉。因為
「那瞬間」如此完美,只能用至高無上的體驗來形容。無論是像這樣一直坐著、心思不知神
遊到哪裡去,或是比賽結束後佐著美酒,口沫橫飛批判業界現況的我們;還是不惜砸下勞力
與金錢,一個接一個出現在臺上的年輕人,大家都是為了追求「那瞬間」,才會如此焦慮、
渴望。
這本小說讓我久違地感受到「手不釋卷」的魅力,雖然厚達六百多頁,但我用不到兩天的
時間就看完,並且深深為恩田陸於書中所勾勒的音樂世界而著迷。在另一本我也很喜歡的
恩田陸小說《夜間遠足》中,她將高中生面對生活的各種瑣碎煩惱透過與旁人或自己內心
的對話,描繪得引人入勝,這次她則更進一步,成功將古典樂的美轉譯成文字,當我對照
著書中曲目聆聽時,更加感嘆她對於那些樂曲氛圍描繪之精準,還有比喻之巧妙。也難怪
這部小說能在去年史無前例的同時獲得日本直木賞與本屋大賞殊榮。唯一讓我覺得比較可
惜的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在後半段中戲分驟減為配角,但恩田陸對於每個角色的刻劃仍然
十分細膩,除了主角尖間的互動、對比與影響拿捏得恰到好處外,配角的選擇與視角也毫
不馬虎,她的確相當擅長於這種群像小說。
《82年生的金智英》
自從成為全職主婦以後,金智英最深刻的體悟是:人們對「持家」的雙重定義。有時持家會
被看作是「整天在家裡閒著沒事做」,充滿著貶義和歧視;有時則被看作是「養活一家老小
的事」,把妳捧得高高在上,卻又不會用金錢來換算這件事,因為一旦有了定價,勢必就得
有人支付。
記得2016年讀《素食者》的時候,我還在感嘆台灣的韓國文學翻譯本太少,但在去年終於
有蓬勃起來的態勢,且越來越跟得上韓國出版潮流,讓台灣對韓國文化的認識不僅僅停留
在戲劇與追星上,而有了另一種不那麼夢幻唯美的切入角度。這本在韓國掀起討論風潮的
「女性主義小說」,放在台灣社會的框架下閱讀也並不突兀,雖然台灣的性別意識優於韓
國,但書中描寫的男女不平等現象在台灣現況也依然存在,細微從身分證字號的開頭男生
是1、女生是2,再到職場與家庭中對於女性種種不合理待遇的情形,都令人深感共鳴。這
雖然是一本虛構小說,但是裡面所呈現的人生,對於某些人來說都是再日常不過的現實。
《殺人者的記憶法》
我曾經看著鏡子練習表情,悲傷的、愉快的、擔憂的、沮喪的,然後熟悉了簡單的要領:模
仿我面前的人的表情。別人皺眉頭的時候,我就皺眉頭;別人笑的時候,我也笑。以前的人
相信鏡子裡有惡魔存在,他們在鏡子裡看見的惡魔,大概就是我。
自從看了韓國知識型綜藝《懂也沒用的神秘學辭典》以後,就一直很想讀金英夏作家的書
,而終於在去年台灣開始陸續引進了他的小說。《殺人者的記憶法》在2017年翻拍成同名
電影,看完小說後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的戲劇與衝突性非常足夠,設定也十分有意思
,講的是一個殺人犯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後,想保護女兒遠離另一個變態的故事。書中全
以主角金炳秀的日記呈現,即使在一開頭就已經警告讀者這是一個記憶力逐漸流失的「不
可靠敘事者」,但我們仍然會沉浸於他所描述的故事裡,陷入作家所埋下的敘事性詭計中
而不自覺,最後被結局給反咬一口。除了情節的曲折性,書中針對生存與死亡等哲學性議
題,也有相當巧妙的論述,那些遊走於倫理界限的探索,讓這個故事充滿了令人反思的餘
韻。
《從邊緣到大師》
小說為你展示不同的世界,帶你前往從未踏足之處。一旦你見識過其他世界──例如能吞下
仙果的地方,你就再也不會滿足於自己成長的世界。不滿足是好的:人不滿足,才會修正、
改進自己的世界
不論你是不是尼爾蓋曼的書迷,只要你是熱愛小說與閱讀的人,一定都會對這本書中談及
各種類型小說及讀書之樂的文章,深感共鳴。裡面收錄的文章,有他受邀到各種場合的演
說講稿,有他為同輩作家寫的推薦序,當然也有他提及自己作品的文章,甚至還有些難以
歸類、談及生活瑣碎的雜文。
我最喜歡的章節自然是第一章〈我相信的二三事〉,在裡面尼爾蓋曼提及他從小到大的閱
讀經歷,喜歡的書店以及圖書館,他對於類型小說、童書、漫畫等非傳統文學的種種看法
。或許因為從小影響他最深、而他後來也創作的書,往往被分類至「類型小說」的關係,
所以他對於世俗習於輕視這類型故事的感受特別深刻,我很喜歡他對於類型的定義:「類
型,對我來說似乎是一套假設,是創作者與觀眾之間草擬的一紙合約。」而類型作家的使
命,就是創造一個讓讀者不會感到受騙的故事。
《 問題是,你打算當少女到幾歲》
在單身生活所感到的輕鬆愉快,應該可以克服那偶爾襲來的寂寥吧?自我中心的人生,不管
以何種形式呈現,都很難放手。如果有些快樂是『不結婚就不能體會』,那應該也有快樂是
「結婚之後就無法明白」。
一開始是因為書名而看的,看了與書同名的第一篇後就欲罷不能的接著看了下去,作者犀
利卻又不失溫暖的文筆,以半自嘲的方式描繪自己與周遭未婚女性的處境與心情,生動有
趣之餘也令人自我反思,相當推薦給30歲以上的女性閱讀。(想了解30歲以上還不結婚的
女生心裡在想什麼的人,也很適合找來讀讀看XD)
《摺紙動物園》
一塊塊孤立的感知在冰冷深沉的宇宙真空中閃耀發光,如同廣闊深海裡的泡沫。跌跌撞撞、
千變萬化,融合交會,分崩離析,留下螺旋狀的磷光足跡。當他們向前推進,在看不見的表
面升起時,每一道磷光都是獨特的署名。
每個人都成為書。
如果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那麼好看的科幻小說我總認為是要奠基在人類過往的歷史上
,劉宇昆顯然跟我有一樣想法,雖然寫的是短篇小說,但集結成冊以後卻讓人彷彿看見一
花一世界的廣闊。在我讀了第一篇〈書的形狀〉就驚喜於作者文筆之優美,在科幻小說家
中實屬難得,即使他的某些小說設定並不創新,然而在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裡,卻深刻寫
出了人性在科技試煉下的卑劣與偉大,情節發展與也偶有令人驚喜的轉折。身為華裔美國
人,他的幾個作品取材自中國的民間傳奇(如〈狩獵順利〉中的狐狸精)及歷史傳說(如〈
所有滋味〉中把關公放入美國西部),與現代/科幻元素融合得相當有意思。我個人最喜歡
的是〈物哀〉與〈形變〉這兩篇,尤其〈物哀〉把日本文化描繪得十分傳神。書中的主角
們大多不是什麼能力非凡或位高權重的大人物,然而就像〈物哀〉裡說的, 「單一顆棋
子不是英雄,但所有棋子在一起就成了英雄。」因為歷史上無數個平凡英雄的犧牲與付出
,才得以讓某些文明與價值流傳保護下來。
《 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因為對我們當中的某些人來說,書籍幾乎跟世上的一切同等重要。這些小小的、扁平的、堅
硬的方形紙紙品,竟能在我們眼前展開一個又一個的天地,陪伴、撫慰、平靜、激勵我們的
心,實在不可思議。
過去兩、三年看了不少寫作相關的書,一致共同的結論就是只有多寫沒有其他方法,也讓
我下定決心在完成我的寫作之前不要再讀相關書籍,但在書店翻閱這本書後還是被吸引了
。雖然本書作者沒有顯赫的豐功偉業,比起職涯的領航員,她更像是助跑員,在你追尋夢
想的路上想放棄之際,在身旁為你加油吶喊,以自身經驗伴你走過低潮。寫作也許無法成
名或者變得富可敵國,但熱愛書籍的我們都知道,背後那支撐著我們繼續下去的動力是什
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