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可‧波倫將現今社會的食物類型分成三大類:速食(加工食品)、有機、野味,
循序漸進的介紹現代食物的起源,以及記錄自己追本溯源的過程,探索現代人與食物、
乃至整個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的關係。
第一部份,速食篇
主要描述玉米如何脫穎而出,成為經濟作物的成因,以及為消化過多玉米,開始以穀飼
取代傳統草飼,餵養牲畜,提高產肉效率。這也促使如嘉吉、ADM這些企業崛起,將食物
原料和終端消費者的連結斬斷,開始了加工食品產業的發展。
但也因追求經濟效益極大化,使得許多過程中的外部成本,如牲畜造成的空汙、養殖廢
水、致命病菌、農耕化肥侵蝕土地的生態承載力等等,在無形中轉嫁到所有人身上。
同時作者也點出因為生物演化跟不上工業化,穀飼方式是造成牛、豬、雞乃至人類健康
問題的原因之一。使得整個食物鏈開始呈現病態的現象。
第二部份,有機篇
以在薩拉丁農場實習一週的觀察日記切入說明在70年代於美國萌芽的有機農業歷史,
並反思現在於美國離吝的有機產業:為了將有機產品市場化、打入主流,產品在採收
後進到物流鏈,送到千里之外的零售通路,這樣的有機食品,真的有符合其最初的內涵嗎?
反觀薩拉丁的農場,則是以師法自然的有機農法栽種,銷往給在地客戶,同時也開放農
場,讓民眾有機會了解食來源和過程。
裡面也探討以牧草為主的傳統食物鏈,與玉米為基礎的工業化食物鏈的不同。還有分別
由種子製造的Omega-6和葉子製造的Omega-3脂肪酸,對現代動物與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
第三部份,野味篇
記述作者為了體驗傳統採獵的取食方式,分成狩獵(肉類)、採集(真菌),
最後以作者自己採集到的食物(大部分),做成晚餐與朋友共享畫下本書句點。
此部份也同時拋出關於人類飲食文化衍生的道德問題,引述彼得‧辛格著作《動物解放》
中的核心理論,在道德下的平等原則,人類與動物共享一項重要的權力:免於痛苦。其引
用效益主義哲學家,邊沁提出的邊緣案例論證:「嬰兒、精障者心智比黑猩猩低,
卻被我們排除在道德關注外?因為人類有物種歧視。就像黑奴不是白人就被種族歧視一
樣。」不過依照論證去拯救動物,卻也同時將我們推到道德懸崖邊,是要犧牲精障、智障
者,取代動物做實驗嗎?
心得
儘管在看本書前,就有看過一些關於全球畜牧業的相關影片,和過去片段從課本和新聞
中,了解玉米、大豆等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不過透過書中生物學角度和有趣的說故事方
式,才了解到原來工業化食物鏈的歷史,以及經常出現在保健文章內的專有名詞,飽和
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及其來源,和在工業化食物鏈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成為左右牲畜、
人類健康的關鍵原因。
記得2年前看完畜牧業的陰謀,一度有陣子開始吃素,但又卻不禁在心中問自己:吃素真
的比較環保和愛惜動物嗎?
人類天生就是雜食性動物,且植物、真菌不是也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嗎?現今社會討論的動
物權利,多是由個體出發,而非其物種本身,人類將人類社會中的道德標準,套用在動物
個體上,看似仁慈人道。但我們應該同時承認其物種的生存權嗎?
很欣賞作者在CH17中對此舉的兩個例子:「草-鹿-狼三個物種彼此的制衡」、「加州南岸
的聖克魯茲島的野豬獵殺」解釋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可能造成的物種滅絕危機,以及其所
需的平衡。而我們從這些例子中,是否該思考如何創造一個新的、適用於動植物等生物的
準則,供人類參考遵守,以維護生態多樣性。而非像部分速食者般,訴諸人類本位出發的
道德宣揚,逼迫社會改奉動保信念,不宰殺、不吃肉,違反人類雜食動物的天性。
對於書中提到不同文化,對於食用肉類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儀式。有的用來淨化食肉的罪惡
感,有的用來感謝動物的犧牲,這些文化習俗,也讓先人們更懂得珍惜食物這段,有十分
深刻的感觸。
小時候有許多機會和媽媽一同上菜市場買菜,對於雞豬肉水產等半處理肉類,赤裸真實的
擺在攤位上,早已習以為常。直到後來和一些朋友聊天,才知道有些人只習慣超市中、或
是火鍋燒烤店中,那種處理好的肉的樣貌。型態越無法辨識出四肢、軀幹,接受度越高。
彷彿我們所吃的肉,完全不用經歷過那些血腥屠宰、肢解的過程。也導致人們對於肉的食
用,日益隨便和浪費。
在現今的飲食文化中,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在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夾擊下,桌上每餐佳餚背
後的涵義,進而出現「慢食」文化,同時越來越重視在地食材與居民的連結,國外
Fine Dining近十年也開始朝著這方面邁進。
個人蠻開心看到這樣的改變,尤其是台灣相較於歐美國家,土地面積小,但拜地理位置和
地形所賜,擁有許多豐饒物產,在地食材取得容易且新鮮,若能有更多餐飲業界的投入,
而且大眾也開始正視食物的價值,擺脫以CP值取勝的飲食文化,台灣其實有很大的潛力發
展出一門屬於自己的美食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