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iada0216 (喵)》之銘言:
我覺得 最根本的問題 還是錢的問題
就是消費者不願意掏錢 出版社賺不到錢 所以出版社越來越慘
就這麼簡單
那為什麼消費者不願意掏錢呢?
有人會說 這是因為消費者寧可把錢拿去作娛樂 也不願意買書
先不論這種說法是不是把書籍給讀者的娛樂性抹殺 就光說買書這件事情
其實臺灣人買書的負擔甚至高過日本人(可看我於本版去年書展時發的#1QSrSa8S這篇)
對消費者來說
當書籍需要大量消費者購買來維特出版社收益時 若消費者數量因書價提高而減少
出版社賺不到錢→成本提高→書加價賣→消費者消費力下降or不買單→出版社賺不到錢
惡性無限迴圈
對作者來說呢?
出版社賺不到錢 作者就賺不到錢→作者賺不到錢→不寫書→作者不寫書 出版社就沒有賺
錢的資本→出版社賺不到錢
惡性無限迴圈
對出版社來說呢?
出版社賺不到錢→倒閉→很多間出版社倒閉→書的選擇變少→消費者越來越找不到想買的
內容→轉移消費目標→出版社賺不到錢
惡性無限迴圈
許多惡性迴圈 導致乘數效應
結果就是出版業墮入深淵
有的人認為出版社很慘 是因為 知識速食化 娛樂化 讓臺灣人不買書
但其實不買書只是一連串惡性迴圈的果 而不是因
而且臺灣人並不是不閱讀 而是不買書
閱讀不再與買書劃上等號而已
根據公共圖書館統計https://publibstat.nlpi.edu.tw/#tw
每人借閱量是3.25冊
如果再加上2018誠品年度閱讀報告中所說人均買7.8冊
勉強可以說是一個月一本吧
而且這些報告都沒有計算會買外國電子書來看的人
比方說我去年中亞買了一百多本 kobo(外商)也買了五十幾本 日亞也買了一些
這應該算是買書的黑數?
不過現代資訊取得確實比以前容易 比方說網路 這一定會衝擊書市
但網路資訊從何處而來?
絕大多數依然是書──或者說廣義的書籍(如論文、期刊、報紙等)
也就是說 網路上提供資訊的源頭 還是要去看書
哪怕是要在ptt和別人戰文 有個書頁出來當佐證 感覺也是會level up
所以書依然是有市場價值的
可若書價格偏高 就算想要提供資訊 也沒有辦法付擔書籍的開銷
這個時候就會選擇圖書館作為替代
但圖書館的書籍是一次買斷的 也就是說
它是把一本書的效益最大化
同時讓出版方的收益最小化
而這就造成書籍購買量的節節下降
其實各位可以參考一個數據:
國家圖書館 全國圖書館調查統計系統http://libstat.ncl.edu.tw/ 中統計
我國公共圖書館有665間+大專院校圖書館有212間+國圖1間=878間圖書館(高國中和專門
圖書館等先不計)
再配上之前八卦版作家鄉民的說法「通常一刷是1000本」
https://btrend.amassly.com/post/JHjkLYuk5U/
印出來的書幾乎都是賣給圖書館了
圖書館讓資訊可以便宜取得(稅金感覺沒花到自己的錢)
但卻造成首刷後 出版社和作者就賺不到錢了
賺不到錢 就是寒冬
最後每年都在寒冬…
所以 如果政府真的打算救書市 首先需要推行的
就是公共借閱權制度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公共借閱權
這部分也有版友說過
雖然這個方法可能無法讓購買量增加 但起碼可以讓出版社和作者獲得一定的收益
有收益才能長久經營
至於實體書店 若不是走特色風格 成為觀光景點
也只能改成咖啡店或茶館 讓出版商來放幾本新書 排列的漂亮、藝術點
再和出版商談談 下面再放個QR code 在你的店掃碼可以打七折
或許還可以生存下去吧
但不管怎麼說 出版社必須要改變他們的定價 先多吸引消費者購買 把市場作大
想辦法維持最基本的營運成本和市場規模 才能談論未來
因為這個時代正好是千年少有的大轉型時期
這幾十年的數位化 對人類帶來的衝擊實在太大
以前盜版還要印刷、紙張這些成本 現今只要一台筆電幾乎就能搞定
尤其前幾年大陸對盜版管的很鬆
我知道有很多研究生「全部資料」都是從新浪等論壇下載的
完全不花錢買書
所以許多老牌出版社也撐不下去 像是里仁文史部門今年就結束了
但出版社也是營利事業 必須要自己想辦法活過這一波亂流
不論是轉型還是求政府 或是重新思考定價 那也只能看他們自己
臺灣人可支配所得都退步十幾年了 若還是如今的書價
我看能幫的忙也不多了
題外話 我覺得若想培養從小的閱讀習慣
最好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一起出資買電子閱讀器給中小學生
反正電子閱讀器除了看書也很難做其他事 不怕他們拿來玩遊戲
讓他們可以用電子閱讀器免費借書來看 每月可依借閱、閱讀量給予獎勵
創造一個閱讀的環境與文化 這才能讓下一代更有知識對抗世界
而且這對經濟也有好處
除了元太是臺灣企業 市佔世界第一 可以增加GDP
若可以配和公共借閱權 那大量的借閱量 應該可以創造一定的收益
讓出版業永續經營
不過我覺得說歸說 政府就算知道 也不會做
或者說 任何一個政黨想做 就會被另一個罵圖利
所以大家一起共業共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