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1世紀的21堂課

作者: Eisd (Earth is so dangerous~)   2019-03-07 00:17:05
最近讀完這本,花了一點時間把每堂課的重點節錄
個人偏好條列式,所以述事較簡要,請包含
第一部 科技挑戰
第一堂課 理想幻滅
人民對自由主義越來越感到幻滅,有些人感到自己其實喜歡階級制度的世界,
就不願放棄自己在種族、民族或性別上享有的特權。
而自由主義也無法對即將來臨的生態崩潰和科技顛覆提出清楚的答案。
第二堂課 工作
勞力將來一定會被AI取代,在那時,則需擴大工作的定義,
配合人民基本收入(資本主義)或是人民基本服務(共產主義)。
第三堂課 自由
所謂的自由意志,其實是幾百萬個神經元依據當下情況演算出的結果,
而且快到你感到不到。使用演算法,其實會比大腦的直覺更理性,
他不需要完美無缺,只要比人類更好就行了。
第四堂課 平等
遇去以為人類將邁向人人平等,其實可能因為AI和生物科技的進步,
讓原本只在經濟上優勢的人,轉向利用科技,得到更長的生命、更強的身體,
因而出現生物種姓。要避免財富和權力集中,關鍵在於規範數據的所有權。
第二部 政治挑戰
第五堂課 社群
隨著自由平等這兩大價值觀受到挑戰,人類也需由全球角度來思考,
也就是單一文明,雖然這單一文明並不和諧,但挑戰和機會卻是需共同面對的。
第六堂課 文明
每個文明即使經歷了許多改變,還是能自己編好一套故事,
去討真實本質如何,毫無意義。每個文明或文化,都有著共同語言,
像是科學、醫學、經濟制度等,雖然熙攘吵雜,但還是屬於同一個全球文明。
第七堂課 國族主義
國家的產生,來自於部落這種小單位無法解決的挑戰,
因而由親密的團體,變成對千萬個陌生人產生的大規模認同,也就是國族主義。
但對於全球困境,有著各自盤算的國族主義就太狹隘。
面對核戰、生態崩潰、科技顛覆這三大挑戰,沒有國家能獨力解決,
但至少這三個共同的敵人,可能催化世界的共同身份認同。
第八堂課 宗教
傳統的宗教,面對現代科學和現代經濟,顯得無能為力。
而宗教在人類需要群眾合作時,卻又能讓群眾產生身份認同感。
一些國家,就是利用宗教來產生國族認同。
當宗教只是被用來像婢女盤侍奉國族主義,
國界會更難超越而無法合力解決全球性的威脅。
第九堂課 移民
文化的確有差異,甚至說有高低,但要這樣判斷有三個前提:
分辨地方優勢與客觀優勢(國情不同)、
要有明確的時地及衡量標準(清楚定義)、
不預先做判斷(統計上成立不代表百分百成立)。
第三部 絕望和希望
第十堂課 恐佈主義
恐佈主義是弱小的一方所使用的策略,他們所造成的傷害遠低於他們所引起的恐懼。
而我們需要安冷靜地來面對,才不會被得逞。
第十一堂課 戰爭
過去那種可以獲勝後可以得到豐厚資原、提升政治權力的成功幾乎已不存在,
反而要擔心耗費過多資源、經濟負擔過大或是綁手綁腳的政治責任,
簡單說就是無利可圖。原因主要是資源由原本的食物、礦產油田等,
變成科技和企業知識。即做用網路戰也只是高損害低報酬,一樣無利可圖。
不過也不能說無利可圖就不會有戰爭,因為人很愚蠢,辦法之一可能就是謙遜。
第十二堂課 謙遜
世界不是以哪個人或哪個國家為中心,倫理道德也不是緣起於哪個宗教,
其根植於演化之中,也早於任一個宗教,任何信仰的人,應要更謙遜。
第十三堂課 神
所有的神聖經典編寫者,都是由智人發揮想像的而寫成的,
只是祖先所發明的故事,用來讓社會規範和政法結構合法化
(沒有証據顯示哪個先知決定了E=MC2)。
信眾的行為決定了神的價值,如果信眾本來就安分平和,哪個神也沒差別,
如果一個信仰造成暴力衝突,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第十四堂課 世俗主義
世俗主義就是不信神,不上教堂不做禮拜也不談道德,
最真切的描述就是他們重視真相、同情、平等還有責任。
第四部 絕望和希望
第十五堂課 無知
個人的無知(你知道的比你以為的少)、群體思維陷阱(群眾的盲目),
再加上權力的黑洞(在權力中看世界會極度扭曲),
在越來越複雜的世界,情況只會更惡化,最好的選擇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
第十六堂課 正義
以往的正義已經過時,在全球化的世界,做任何一件事,都可連結到極複雜的網絡
(你加的一塊方糖,可能來自某個地獄般的奴隸莊園),
即使你相信世俗主義,也會因為現實生活太過複雜而不勝其擾。
第十七堂課 後真相
後真相早就其來有自,如果只有一千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
相信了一個月,這是假新聞,如果是十億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
相信了一千年,那就成了宗教信仰。如果分辨現實和虛構,有兩條黃金守則。
第一:如果你要可靠資訊,必然得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果你是免費得到訊息,
你可能是整個商業行為裡的產品。
第二:如果你覺得某些問題對你很重要,就要確實努力閱讀相關科學文獻。
第十八堂課 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告訴你可能被困某個盒子裡,但其實你本來就在一個比一個大的盒子裡
(大腦、社會等),即使小說是真實的,你的感受也一樣真實,
所謂的心靈從來就是受到各種操弄,沒有所謂真實的自我從被操弄的殼解放出來。
第五部 生命意義
第十九堂課 教育
在舊故事分崩離析,新故事無以為繼的世界,
你需要做好準備才能應付各種極端的不確定性。
世界改變的速度加快,人的壽命延長,你將面對一連串的轉型,而穩定也將成為奢侈品。
要跑得比一切快,你就得放下所有幻想和偏見。
第二十堂課 意義
人需要各種故事來賦予自己所做的事一些意義,即使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而且連自我也是。要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義、 自己的身份,
或許從開始觀察痛苦,探討痛苦的本質出發是最好的。
第二十一堂課 意義
透過內觀(內省)的禪修行為可以直接觀察自我的心靈。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9-03-07 06:11:00
謝謝分享
作者: eternalist (Immuel Kant)   2019-03-08 15:24:00
推推!
作者: ernie67890 (e09839)   2019-03-08 22:52:00
謝謝
作者: wind0717 (濛曖的昨日煙塵)   2019-03-09 08:43:00
久違這本很久了,感謝分享!推!
作者: ernie67890 (e09839)   2019-03-09 10:21:00
謝謝分享
作者: carseshhww   2019-03-09 23:18:00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