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高手)的構成=智慧×見識
人的成就是一系列苦練和正回饋積累的結果。窮者恆窮,富者恆富;高手一旦成就到一定
程度,就算把所有資源都拿走,他還是能做成一番大事。原因就在於:他已積累了大量智
識,養成了「高手思維」模式!
圖文好讀版: https://reurl.cc/dQpNk
本書作者萬維鋼是《羅輯思維》人氣作家,前物理學家。這本書分五個部分告訴讀者什麼
是高手、高手的思維、高手的學習方法、高手如何做決策、以及高手洞見的未來,幫助大
家用理工思維理解世界。
高手思維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高手能夠理解複雜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處處使用簡單的形象思維。
高手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懼未知。
高手能從長遠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力。
高手注重個人選擇和自由,而普通人認為別人應該跟自己一樣。
高手擁抱改變,而普通人拒絕改變。
高手跟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階層的人交往。
高手愛談論想法,而普通人愛談論人和東西。
高手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高手注重效率,而普通人強調公平。
有時候,成功就是需要好運加持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運氣,而且運氣可以放大、累加,競爭愈激烈運氣就愈重要。
假設有A和B兩個人,他們的天賦、努力程度和見識水準完全一樣,但A的運氣比B好一點,
大約五%吧。那麼請問,假以時日,A的個人收入會比B高多少呢? 也是五%嗎?
那就大錯特錯了。我看更合理的答案是500%,甚至更高。人類社會是個非線性的複雜系統
,這意味著初始條件好一點點,最終結果不是按比例也好一點點,而是很有可能不成比例
地把初始優勢放大很多很多。
比如說有一對非常優秀的雙胞胎姊妹,大學入學考試那天妹妹正常發揮,姊姊不幸因為感
冒而發揮失常,那麼二十年後,也許妹妹能得一個諾貝爾化學獎,而姊姊則是某個化工廠
的工人。
在人生的早期,尤其是關鍵節點上,好運氣就有這麼大的放大效應;而且這還不是個案,
還有大規模統計的根據。
寫到這我就想到Justin Bieber,一個在YouTube上放自己唱歌影片的小屁孩,運氣好被星
探發掘,出唱片後運氣更好,受到大眾歡迎,搖身一變成為年紀輕輕就名利雙收的知名歌
手。書中列出一些其他例子,像是電影《教父》的演員艾爾帕西諾、微軟的比爾蓋茲、加
拿大職業冰球運動員等。關於運氣,塔雷伯的隨機騙局(Fooled by Randomness)是經典,
推薦一看。
運氣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認命、不信邪也是有好處的。如果過分強調運氣的因素,可能就
真沒心思努力了。高水準競爭需要我們付出全部的努力,非常非常地努力,然後再加上運
氣。
那平時怎麼提升自己的運氣呢?
區別運氣好與運氣不好的關鍵在於是否經常嘗試新東西。你嘗試的東西愈多,遇到好東西
的可能性就愈大,當然就會有好運氣。當然,從另一方面說,你嘗試的東西多,遇到不好
的東西也會更多,但只要遵循「可控」和「低成本」的原則,就不怕那些小失敗。
這樣看來Justin Bieber的確是符合,其他小屁孩還在打電動的時候,他嘗試將唱歌影片
放上YouTube,沒成本也不會有損失,結果就好運爆紅了。多嘗試新東西對一般人來說也
是一樣有好處的。
有經濟學家統計過,那些剛投入職場便頻繁跳槽的人,等到他們穩定下來以後,收入會高
於那些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到老的人。這些人一開始透過頻繁跳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然
後再堅持下去。CEO這樣的高級職位通常是由「通才」擔任,他們的履歷具有多樣性。巴
克爾也提到一個研究,說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只扮演過兩種不同角色,那麼他將來升為高
級主管的可能性只有2%;如果他至少做過五種不同的工作,他成為高級主管的可能性會超
過18%。
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平庸
失敗其實是成功的近義詞,兩者都意味著要走極端。成功者可能不是最理性和最現實的人
,反而可能是特別極端的人。
人生充滿艱難的選擇。你是想按規則行事,還是想打破規則? 每一個選擇都有代價。你想
當個好學生和好員工,讓家長和主管都滿意,那你就是一個平庸的人。你想當個革命者,
那你就要得罪很多人。世界上沒有萬全之策,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所以特別成功的人,比如蘋果的Steve Jobs、退役的NBA巨星Michael Jordan、Kobe
Bryant,普通人往往覺得他們特別偏執、頑固、甚至冷酷不近人情。
成功需要堅持,遇到挫折不放棄,這是成功者的共同點,而真正區別能不能堅持的是你是
樂觀還是悲觀。樂觀的人能堅持下來,靠的不是對自己和世界的理性認識,而是靠自欺欺
人,虛構故事哄著自己留下來。故事提供了工作和人生的意義。
堅持和多嘗試是矛盾的。但原則是在職業生涯早期要多嘗試,確定人生目標後就要堅持。
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盡可能去一個新興領域,競爭較不激烈,較容易在這領域成為高手
。
從儉省思維創造價值
更好地利用資源=獲得更好的結果
儉省思維模式的關鍵,是開發手裡現有的資源,從已有的資源中發揮出創造性的價值。書
中提到許多案例,很多時候追求更多並不代表會更好,比如前雅虎CEO梅爾胡亂花大錢併
購反而成了壓倒雅虎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裡作者提到一個讀過物理的人才會懂的笑話,改編自薛丁格的貓。大學時曾身為理工宅
也讀過很多物理的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笑又發人深省的故事。
「薛丁格的滾」: 如果女朋友讓你「滾」,她其實是處於「真的讓你滾」和「讓你過去抱
她」這兩種心理狀態的一個「疊加態」。
你的下一步行動(用物理學的話叫「觀測」),將會使這個疊加態坍縮到一個固定的狀態。
你要是真滾了,她可能就是真的想讓你滾;你要是過去抱她,她可能就認為自己原本就是
想讓你抱她。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
作為一個前物理學家,我必須說明,「薛丁格的貓」和「薛丁格的滾」是兩碼事。一個關
鍵區別是,量子疊加態的坍縮結果是完全不可控的,物理學家就算滿懷良好的祝願,也不
能讓貓坍縮成「活」的可能性增加一分。
而你,卻可以左右你女朋友的波函數。
儉省思維模式的關鍵在於怎麼開發手裡現有的資源。資源還是這個資源,女朋友還是這個
女朋友,你有什麼辦法能讓她變得更好一點呢?
從這裡作者延伸出另一個觀念: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也就是你「預言
」局面會如何,你就按這個想法去做,局面真的就會如何。這是因為「正回饋」的機制。
你以為你女朋友是溫柔體貼的淑女,你就像對待淑女那樣對她好,你對她好,她就真的表
現很好,她表現很好,你就更加相信她很好。這就是「預期」的力量,對自己、對他人都
適用。
在股市裡自證預言和正回饋也存在。股市名嘴或媒體大幅報導預期經濟將轉差導致股市將
大跌等壞消息,大眾開始一致看壞股市,大賣持股,股市就會真的跌;而股市跌了,投資
人對未來看更壞,紛紛倉皇出逃,於是股市又下跌得更嚴重;即使經濟沒有真的轉差,股
市下跌這個自證預言還是實現了。創辦量子基金的索羅斯有個著名的反射理論,講的也是
正回饋。
作者在這邊講的內容我覺得可以跟查理蒙格的多元思維模型一起看。蒙格強調跨領域的學
習、擷取各領域不同的傑出思想和方法。至少,當人家說「薛丁格的滾」這個笑話時還能
聽得懂。
跨領域的重要性
從財務角度來看,跨界人才也更可能得到較高的報酬。
如果你是個Top 25%的程式設計師,你們公司有很多也是Top 25%的程式設計師,但你同時
還是一個Top 25%的演講者,那你自然就是其他那些程式設計師的領導者。
有時候,「外行人」資源和技術不如「內行人」,卻能夠連結不同的想法,透過發散思維
更好地去解決問題。事實上這在現代社會是很常見的事,通才比專才更值錢,尤其是領導
職位更需要專才。一個懂業務、懂產品、也懂財務的CEO,做決策時能比一個只懂特定領
域的CEO更全面。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
行事的能力。」──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大亨小傳》作者
高手思維這本書中提到一些看似相悖的觀念,比如上面提到過的運氣、堅持、與多方嘗試
。但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正是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
,也是萬維鋼書中數次提到的一句話。
在投資時也是。買或不買,賣或不賣,總會有兩種相反的聲音在腦中徘徊。在這兩種互斥
的聲音作用下還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是檢驗一流投資人的標準。查理蒙格說,要尋找
那些與你有不同意見的朋友。當我們發現某人有不同意見時,我們需要確定意見分歧是在
哪裡(是假設?或是有新的數據?),然後有條理地、客觀地嘗試反駁這些觀點。 如果你
無法反駁對方,也許你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正確。如果可以,或許你真的是對的。(延伸閱
讀: 你做投資決策時的依據是什麼?)
這本書是作者萬維鋼讀過許多好書後總結的精華集合,有很多非常棒的觀念,值得細細品
味。人與人的差距除了運氣和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思維了。馬雲最近才說,「有時候癌
症不是絕症,智商不好才是絕症」。馬雲說的智商我想並不是真的指智商(IQ),而是一個
人的認知和思維能力。在這個M型社會越來越嚴重的年代,身為平凡人的我們更應該學習
高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