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東南亞與東協:五百年東南亞史》

作者: notebookpage (我找到接班人了)   2020-07-12 12:13:03
比起歐美,東南亞其實離我們更近也更容易接觸,這幾年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東南亞的工作
與投資商機都使大家對東南亞的好奇日漸攀升,「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500年東南
亞史」可以粗淺的滿足我們對東南亞粗淺的好奇心。「東南亞」是一個概括詞,作者在書中
主要談到的國家包含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印尼、寮國,泰國等地的殖民到獨立歷史,還
有到現代國家之後的東協整合。
「整個東南亞史,有半部時殖民史。」剛讀到這句話時沒有太大感覺,後來才發現東南亞政
治被其殖民國家深深影響至今。葡萄牙佔領東帝汶、西班牙統治菲律賓,荷蘭東印度公司以
印尼作為貿易據點、英法兩國也搶入接手馬來西亞、緬甸等地,這些國外勢力積極搶進,為
的是掌握東南亞的香料資源,轉手賣往其他國家賺取更高獲利。殖民出口導向經濟確實為殖
民母國帶來極高的經濟利益,對於被殖民的東南亞各國來說,卻是經濟掠奪,東南亞的經濟
類型只限於對殖民母國有經濟利益的作物為優先,無法多元發展。
值得玩味的是,由於作者是日本人,所以大談了日本殖民東南亞階段。作者提到日本殖民以
幫助東南亞各地獨立為藉口,其實主要殖民與前述歐洲列強相同:為了東南亞的經濟利益,
希望確保戰爭時必要的石油、橡膠等資源不短缺。作者的看法是,日本二戰戰敗之後,對東
南亞各國的賠款,反而成為國家發展資金的重要來源,間接促成後來東南亞各國獨立後的發
展。
日本是否間接促成東南亞各國獨立? 兩者關連性有待商榷,但日本殖民時代所發生的
屠殺新加坡反華僑、虐待菲律賓戰俘、興建泰緬鐵路造成當地勞工過勞死亡,皆對東南亞造
成心理陰影,更想擺脫殖民地身份的心態也許更是促使東南亞國家獨立主因。
然而獨立成為國家後,東南亞各國內部分歧依然存在,馬來西亞因為害怕華人掌控經濟
,實施馬來人至上的統治策略,華人、印度人的權益被忽略,新加坡也因為主張華人利益而
被逐出馬來西亞;印尼對於排華更為激進,蘇哈托統治時期,印尼禁止使用華語,華人的名
字也必需改名為伊斯蘭名;越南曾發生「越南船民」事件,居住於越南南部的30萬華人,在
中越戰爭背景之下,被越南政府沒收資產,強迫他們坐上破爛漁船飄流海外,導致許多船民
被其他漁民搶劫、施暴。平心而論,東南亞的種族並不複雜,然而其破碎的地緣孕育出地方
特色文化、以及華人在殖民經濟之下掌握其經濟脈絡,使得東南亞少數民族融合仍處於紛亂
狀態。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收穫,除了粗淺的多了解東南亞各國外,是了解日本如何看待東
南亞:同樣遭受日本殖民統治,相較於中國,東南亞對日本接受程度較高,在中美冷戰的局
勢之下,日本也希望與東南亞深入合作抗衡中國。然而本書對於各國細節並沒有多做描述,
僅是以一個大框架敘述東南亞,事實上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書中提及的主要
東南亞國家,在政治經濟上都存在極大的差異,難以「求異存同」一語輕描淡寫帶過,是較
為可惜之處,但作為入門了解之書,依然值得一讀。
書寫觀點.tw:
https://bit.ly/2BTTTdP
Facebook:
https://bit.ly/300bKrj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20-07-12 14:43:00
東南亞史超級無敵複雜....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20-07-12 15:58:00
亞洲扣掉日本和中國,其他的近代史都和殖民史高度重疊
作者: halfish (半魚)   2020-07-12 20:04:00
這本超普通 還不如東協工作筆記這本另外推薦圖解聚焦東協
作者: notebookpage (我找到接班人了)   2020-07-12 22:29:00
謝謝分享,這本內容的確很入門,適合不太了解東南亞史的入門者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0-07-13 11:15:00
華人為什麼到處顧人怨 更值得探討XD
作者: tryit0902 (貓空都是貓)   2020-07-14 18:16:00
之前看人討論過,是說馬來人殺華人很常在華語世界被討論,但其實也有華人殺馬來人的,這種就完全被忽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