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心態》最激勵人心的數位心靈導師教我的三件事
在這個最混亂的時局,需要最平靜的內心,我的讀後心得與啟發
圖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like-a-monk/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人生總是被追著跑?數位時代的快步調、社群媒體上的炫耀和比較,在
科技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焦慮和痛苦指數卻不斷節節攀升。然而,在這麼多紛亂的噪音和
雜訊之外,有一種值得嘗試且千古流傳的生活智慧,叫做僧人的心態。
這本書在說什麼?
《僧人心態》的作者是被媒體喻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Jay Shetty),他
畢業於英國倫敦卡斯商學院,拒絕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搬到印度孟買的道場當了三年的
吠陀教僧人。在道場的歷練之下,他悟出人生的平靜與意義,回到英國後逐步成為最具數
位影響力的思想領袖。
他將多年來在僧人生活中學到的永恆智慧,結合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實踐步驟,淬鍊成這本
書的內容,希望能讓我們脫離焦慮,回歸內心的平靜,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在書中,他引
用許多印度吠陀教的經典觀念,穿插自己在道場的經驗和體悟,教我們擁抱僧人的心態來
解決現代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這本書總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放下」教我們處理負面情緒和恐懼,過著有意圖、有
意識的人生;第二個「成長」教我們辨認目的和養成例行習慣,學習抽離自我執著的心智
;第三個「付出」談感恩的重要,建立深刻的人際關係和為世界服務的態度。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第一次認識傑.謝帝,是看到了他對這支短片的旁白解說〈在你評斷別人之前,先看這
支影片〉,主角因為班機延誤所以買了一盒巧克力餅乾來打發時間,故事就發生在他與另
一個人分享這盒餅乾的時候。他解說這部影片的口吻和方式,讓我深受吸引,我也被故事
最後的結局給完全震撼到(強烈推薦看到最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E8gyDPs70
後來他在臉書上面發表了另一部激勵人心的畢業演講短片〈30歲沒成功人生就很失敗?其
實你只是走在自己的時區〉(英語原文連結),創下四億次的瀏覽紀錄,整段演說裡面我
最喜歡他說的這句話:「不要讓任何人用他們的時間表來催促你。」但這個時候,我還不
知道他曾經是「僧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sx_1Y3bIU
直到最近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版,我才留意到他以前的僧人經歷。因此,這更讓我產生強
烈的好奇心,他到底從道場的「出世」生活中領悟了什麼,最後決定用數位媒體這麼「入
世」的方法來傳遞這些充滿哲學思考的智慧?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解答,還得到了許多的啟發,以下列舉幾項令我
印象深刻的段落和想法。
啟發一:關於放下
作者談到數位時代加劇了人跟人之間的「比較」心態,結果是:我們用周圍人的表現來定
義自己的時候越多,自我迷失的程度就越大。我最喜歡他引用《博伽梵歌》的這句話:「
不完美活出自己的生命,勝於完美地模仿別人」。放下跟他人的比較,力排眾議需要勇氣
,才能過上最真實的生活。
書中提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區的「生物圈二號」實驗,科學家試著建立一個「完美的溫
室」,使用純水、純空氣,並把濕度、溫度、照度都控制在最理想的狀態。結果裡面的植
物長到一定的高度就會傾倒,最後才發現缺少了關鍵因素:風。沒有風的吹拂,植物不會
往更深處紮根、樹皮不會強韌、禁不起長高後的重力壓迫。放下對於不舒適的恐懼感,適
度的壓力是必要的挑戰。
在道場時,作者很羨慕那些擁有特異本領的僧人們,例如能一字不漏背誦整本經文、連續
禁食七天、連續靜心八小時。作者對師傅說:「我也想跟他們一樣!」師傅回答:「你的
動機是背誦整本經文的成就感?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第一種只是想要結果,第二種
是對於學習過程的好奇。」放下對於目標的執著,收穫來自於享受學習的過程本身。
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過別人的生活。
史帝夫.賈伯斯
啟發二:關於成長
作者對於「熱情」和「目的」的這番話,是我看過最精準和精煉的說明。他說:「你的熱
情是為了自己,你的目的是為了別人,而當你把熱情用來服務別人的時候,熱情就會變成
目的。」將自己成長的目的用來服務別人,就會願意從事別人需要的服務。你的熱情必須
滿足世界的需要,而且永不止歇。
我養成早起的「晨間習慣」已經兩年,但是作者建議盡量將整天規劃成「例行活動」,包
含下班後和晚上睡前,這其中也有他的道理。數十年如一日早起練球的已故NBA球星柯比
.布萊恩說過:「創意往往來自結構。有了參數和結構,你就能從中發揮創意;少了結構
,你就只會漫無目的做事。」他指的結構就是例行活動。為了成長,我們要建立例行習慣
,如同在一條舊路上讓找新石頭,會敞開你的心門和創意。
如果任由我們的「心智」漫無目的遊走,很容易會陷入恐懼、焦慮、負面思想的念頭。作
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做法來克服,寫下你心裡對自己的負面評語,在旁邊也寫下你如何把這
段話說給你關心的人聽。例如你對自己說:「你毫無價值」,你卻會對你關心的人說:「
我們來談談你喜歡自己的地方。」練習抽離自己的原始心智,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就
像從第三人的角度對待你關心的人一樣。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名利,達成夢寐以求的一切,好讓他們看清這不是答案。
金.凱瑞
啟發三:關於付出
我讀到「隨喜心」這個觀念的時候,讓我為之震撼,指的是「對他人的好運懷有一份同感
或不自私的歡喜心」。在物質的世界裡,大學錄取名額、好工作缺額就是那麼多,成功和
快樂是「有限的」。在精神世界裡,你能夠為別人的成功感到喜悅,體驗五十倍、百倍於
自己的喜悅,隨喜的快樂是「無限的」。學會付出自己的喜悅,對別人的成功抱持祝福,
你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快樂。
資深僧人在一堂課上,請作者和新的僧人們寫下一段「不該擁有的一次經驗」。大家紛紛
寫下自己意外遭遇的事故或傷害,妹妹早夭、遭逢失戀之類的痛苦經驗。但是,竟沒有任
何人寫下自己「不該擁有的奇妙事件」。我們習慣認為自己不該遭逢不幸,卻應該獲得祝
福,對於平凡的恩惠,我們卻時常忽視。要懂得付出感恩的心,表達出來,包含平凡的事
物,尤其是平凡的事物。
作者認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應該是:離開一個地方時,那個地方會比你來的時候更清淨,
那裡的人會更快樂,世界會更美好。當你為了服務別人而提升自己的技能,就更有可能在
過程中找到熱情。你不需要先擁有再付出,你會因為付出而擁有更多。
服務,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目的。無私,有著自我療癒的效果。
後記:當科技人遇見僧人
《僧人心態》是我在2020年尾讀到的驚喜之作。作者將道場中學到的普世智慧,巧妙地融
合數位科技的推廣,加上他曾經是商學院出身的思維,打造出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
想傳播平台。如果你因為他寫的這本書、一個短片、甚至只是一段話,幫助你往內心的平
靜更進一步,那麼他的目的也就功德圓滿了。
在寫這篇心得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作者跟我是同年出生,當下竟然產生了一種比較的心態
。但很快地,我回想起他說過的「每個人都走在自己的時區」,身為科技人的我,不就正
在實踐著屬於我的服務方式?接著,內心浮出一陣喜悅,替他成功打造的數位影響力感到
開心,也替自己勇於踏上的數位旅途感到開心。
推薦這本充滿智慧和溫暖的作品給你,在這個最混亂的時局,我們都需要學習找回平靜的
內心。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僧人的平靜心態,在狂風駭浪的挑戰中穩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