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系列文,我想講一個關於螃蟹的故事。
中秋連假的時候跑去跟剛出社會的朋友小聚。
其中有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K,他從小成績優異、頭腦靈活,為人有趣。
當然,到了某個年紀,大家會開始聊年薪、工作、房價、婚姻,實乃人之常情。
聊完這些之後,K突然說他最近在捕螃蟹。
「捕螃蟹?」我不無詫異。
「籠子很便宜,我當海巡的時候學長教我弄的。」
「可是西子灣那邊水不是很髒嗎?你敢吃嗎?」某君說。
「旁邊的攤販會收,反正籠子很便宜,只是放著而已。」
「錢也不多吧?」四大理工畢業的K薪水並不差。
「不多,但就只是放著而已。」
這個故事給我不小的震撼,也就是K怎麼會去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看起來好像不
為什麼,或許有某種樂趣是我無法體悟的。但更多的感觸是「就只是放著而已」,
背後的意涵就是消磨時間。
我不知道這些年那個頭腦靈活風趣的K怎麼會變成這樣,也許是環境、也許
是社會或其他。
(PS.https://reurl.cc/pmM1Ax 科普一下興趣與消遣的區別,看到訪談說自己的
興趣是逛街吃飯看電影聽音樂的時候,我的白眼都快翻不過來了。)
我體悟到的一件事情是,當完成父母指定交代的學業與得到相應不錯的工作後,
獲得自由的同時,似乎失去的學會運用自由的能力,也沒能培養出真正的興趣與目標。
另一件事是,一個人做一些純粹消遣消磨時間的無意義無內容的事情,跟你的學歷高低
聰明與否無關......過去我一直認為不是這樣。
於是我終於明白,詹宏志先生在這場演講(https://reurl.cc/YWXvra)
提到讀書與否多寡,並沒有所謂好壞優劣,而是「比較幸運」。
你我「剛好」能品嘗書的樂趣,並且期待下一本書使之受益更多。而這些書確實
也在我們身上產生化學作用,一點一滴的改變著什麼。
人到了一定年齡身體開始停止增長,開始退化,唯有心靈可以一直成長下去。
(有些人老了就真的只是老了而已,沒有其他變化,只有身體退化。)
閱讀有很多原因,但我自己有一部分是期待心靈能夠成長到哪裡。我從不覺得自己比
K聰明或優秀,甚至羨慕著他,但我覺得比他幸運。
世界是詮釋出來的,不斷辯證,命名本身就是一種詮釋的起點,所以詹宏志才
引張大春的話說,你只要能找到名字就能得到救贖,而每一個問題都有一本書。
只要我們還有存有好奇心,真正的興趣(無關利害且肯下功夫自動自發),或許紙本會被替
代,但閱讀這件事情就不會停止。
閱讀的興趣很像人們常說的赤子之心,對世界、對自己不斷的探究,保持好奇心。
讀卡謬(Camus)的散文最能體悟這一點,卡繆就像個孩童一樣不停地追問為什麼,
將一個人放逐到其他的解釋之外,放逐到神聖的大框架之外,不依靠任何東西,將
人的存在本身探究到底,那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只靠自己設法解答。雖然我自己
只能掌握個六七分,但對卡繆那種「對人類奇異的愛」的探究精神,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專注講好一個故事,深受感動。
赤子之心的另一個特點,真誠,誠實面對。在寫作者身上尤其能體現,這裡講的誠實
並不是代表這個人從來不說謊,而是對自己誠實,才能寫出打動人的真誠作品。
文學最美的是理想,而人類的理想就是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為了追求此三者,
首先作者必須對自己誠實,才能夠真誠地提問、思索、建構與解答。
現在很流行講獨立思考,批判思考,而批判思考的最後一步,就是「自我批判」,
很少人能做到,大部分的人批判思考都只專注於批判別人,自我批判的前提就是對自
己誠實,對自已誠實必然要拋開許多妄想、幻想、錯覺,真實面對的那一步
必然是痛苦的,但也是心靈成長的開始。
赤子之心跟巨嬰的區別是,成人的赤子之心是著手去解決好奇之事與疑問。而成人巨嬰
是伸手牌,對好奇只是只想討一個便宜答案。可是我們已經不是兒童了,年齡的意義是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社會對我們的包容力越低。
///
另外誤用卡繆的學說以及昆德拉的說法
閱讀是我反抗的方式,我反抗故我存在。
我反抗這個被解釋停當的世界(我們一生下來世界就被解釋成「那樣」了),一步步
揭開世界的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