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上,我們在實體書店真的無法消費太多,
因為書很重,一次買個5、6本,當天應該就很難跑其他行程了,
所以書店應該也要認清,他們無法從一個人身上賺到太多。
但除了書籍的交易之外,跟人互動才是實體跟網路書店或電子書的最大差異化來源,
只是實體書店需要人跟人互動,偏偏互動又很看運氣,
有些獨立書店老闆本身很有氣質,
有些獨立書店沒想賺錢,只是滿腔的熱血想要改造社會,
有些獨立書店老闆其實是討厭太多人際互動的文人,每每遇到奧客就想收店
有些書店老闆很豪爽豁達直來直往,有時會嚇到客人,
有些書店老闆就只是高姿態的商人,才懶得把消費者當回事。
我在某小有名氣的獨立書店看到裡頭找書的客人把老闆當貓在呵護,
而且老闆也早已是接近退休年齡的男性了,是的,那家書店跟貓很有關係,
也曾經看過客人訂書一直沒到,在現場問訂貨進度老闆愛理不理好像不關他的事。
有一個名詞叫體驗經濟,我在此不多提,
不過從上面來看,除了體驗標準化的連鎖書店外,
其實進去一家陌生的實體書店對消費者而言也是種賭博,
進去是期待,但出來是什麼心情事前無法預料,
可能很好,也可能很糟。
所以實體書店確實可以從銅臭味滿滿的書籍裡找到一些出路
對小農來說,採收農作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遊客竟然願意自掏腰包來幫忙採果、釣魚、挖文蛤?到底怎麼回事?
很多觀光農漁牧業,就是直接把體驗賣給消費者,而得到雙贏
我幫忙採果、採的自己帶回家,比去超市買還貴,但莫名覺得值得。
實體書店當然不是只能賣書,大家都在想各種出路,
有辦活動的、請作家或名人來現場跟人深談對話的,
試著把自己當成某社會運動基地的,
當然賣文具、文創商品的不在話下
這些其實都是一種賣體驗的經濟模式
用「過程」而不是「最終商品」來滿足消費者,換取消費者掏出腰包
另外,既然書籍消費轉往網路(無論是實體或電子書),但網路試閱都是很大的問題,
那我其實,閱讀即服務(Reading as a Service)也許是另一種出路,
其實租書店就是類似的做法,圖書館也是。
以下是延續大家的討論隨口講講:那可不可以有一家只計時收費但不賣書的書店,
裡頭有咖啡、甜點,就是讓大家下午想要靜靜看書的地方,
因為不賣書,所以同一本書不用太多庫存,
就可以多放其他的書,或者多放幾張椅子,讓大家舒適的看,
畢竟即使是大型書店,多數人還是只能坐在地上或站在書櫃旁忍著看,
這是一個很不舒服、很難專心的閱讀過程。
如果客人看完真的想買,書店也許可以代為訂購(實體或電子),並與出版社抽成,
所以有機會同時跟消費者跟出版社收費,
書店這時比較像是同時提供體驗跟媒合消費者及出版社的平台,
而不是賣書,畢竟賣書真的不是實體書店的優勢。
是的,就是租書店啊,只是裡頭的書換了,也像圖書館,只是是營利且自負盈虧的
當然這只是隨意想想,我沒有意願及能力為背後的商業模式負責就是了,
反正現在的書店愈來愈不像20世紀的書店,未來變成什麼樣也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