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初是因為作者本人的事件引起社會話題,我才去看的。
因為我本身也喜歡張愛玲,在情感上也有一些失落的經歷,加上作者文筆很有感染力,
所以身為讀者對於小說的內容有一些共鳴,讀的過程中有笑有哭有惆悵。
但因為事前就看過生前作者受訪的影片,所以直接會把書的角色和作者形象畫上等號。
而作者本身無論是外表或談吐都有一種魅力,知性美、病態美、更不用說外貌也美。
但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假設今天該本小說內容沒有跟作者的形象或經歷連結那麼緊密,
假設僅僅是純粹虛構的內容,也不知道作者本人的形象,那麼這本小說還會受到熱議嗎?
作者自己也說過這本小說是字字血淚。
所以讓讀者感動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加上作者,才使得說中的角色鮮明嗎?
岔題一下。說一下我粗淺的觀察。
我覺得近代年輕的台灣作家的創作仍很多都太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觀點為出發點,
也就是太自我中心,好像很少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
我記得史蒂芬金在教寫作的那本書中提到,小說家腦袋有八成都在想別人的事情,
所以其創作過程無論是題材或是人物的塑形都相當豐富,因此長久以來佳作不斷。
所以台灣年輕作家的作品,即便是<房思琪>那樣令人感動的作品,仍無法跳脫自我框架。
更不用說其他小有名氣的作家,連令人感動的成分都很罕見,只剩個人抒發情感和觀點。
所以大家覺得<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若不是因為作者本人出現在檯面上,形象如此鮮明,
那麼這本小說還會純粹因為作品本身而引起話題或受到評價上的肯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