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期想做推廣中醫給一般民眾的網站
目前從IG起步(如果想知道可以去看原po原文底下的推文~)
看了比較多較為貼近麻瓜語言的書
有幾本還蠻值得推薦的,星星越多易讀性越高
蔡璧名 醫道同源/學會用情 麻瓜易讀性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4280?sloc=main
蔡璧名是中醫師世家,又是台大中文系的教授,對於老莊思想頗有自己見解
由於中醫跟道家思想有比較多的連結
過去我們學習比較多認識儒家思想
念了中醫系才發現另一個思維的奧妙
如果想從哲學層面進入中醫可以從蔡璧名教授的書切入
經典中醫精要:傳承自黃帝內經的天人合一養生觀 麻瓜易讀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571?sloc=main
「中醫文化的重點,所有的知識是讓你生活不是用來思辨的,
是為了知行合一,這是和西方最大的差別。
現代人熟悉的理論哲學,往往喜歡建構複雜完整的體系,
人為製造艱澀纏繞,但是這很多是個人意志與思想的產物。」
從精、氣、神告訴你天人合一的中醫觀點
我自己在大四的時候被同學推薦讀了這本書
也解決了我一些自己看待中醫的盲點跟思考了幾年的問題
中醫有四大經典要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論
傷寒跟難經比較困難,傷寒比較像是中醫病理學
本草經則是認識中藥,但對初學者來說太簡略,看了可能不得其門而入
黃帝內經是中醫生理學的起頭,但直接閱讀可能也不太簡單
建議可以從這本切入黃帝內經
圖解黃帝內經大全 麻瓜易讀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6746
思考中藥 麻瓜易讀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1581
藥物最近則是很喜歡這本,不論初學者跟進階都可以看
可是建議要先有一些中醫基礎再讀
不然有些專業名詞:什麼是補陰補陽,調和營衛氣
可能會一頭霧水
字裡藏醫:92個漢字教你中醫養生祕訣 麻瓜易讀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9985
這個是中醫系學生一年級算蠻紅的休閒書
即便有些可能會覺得有些小錯,還是挺有趣的
讓你知道為什麼中醫要用這些字
因為以往文言文言簡意賅,通常一個字的使用上都很嚴謹
例如思跟想不同,感跟覺也不同
是蠻好切入中醫的一本書
最近發現作者有另一本飲食滋味,已經被排在我的書單之中
情緒排寒 麻瓜易讀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472
因為最近在寫情緒影響生理,生理影響情緒的相關衛教文
看了之後對於情緒有新的認識與解讀
用字也非常平易近人,很適合當作普通的科普來讀
養氣 麻瓜易讀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917
中醫還沒被證實的一塊是氣的存在跟怎麼走
這方面王唯工教授的書大部分在討論這個再合併脈學
可是沒有學過物理或是沒有興趣的話
讀王唯工教授的書可能偏硬
高醫師自己在研究所也是在研究氣
養氣這本書主要是要理解氣是什麼
自己若是有機會讓人帶你培養氣感
對身旁的事物感知也會提升
如果要認識經絡穴道的話,因為自己比較少看相關的書
蔡璧名教授的穴道導引在我的書單之中還沒閱讀
而推文有沈邑穎醫師的經絡解密,也頗平易近人
想了解經絡可以從這幾本入手~
大致上如此,如果有一天覺得差不多了
從四大經典等古文書開始從頭閱讀
如果不覺得生硬就代表火候夠了
對中醫理解已有相當程度,就可以看了
(但即便是本科系傷寒、內經沒有人帶都還是偏生硬)
我也認為中醫自學不可以把自己當成醫師
因為中醫診斷上面有許多學問是要靠經驗獲得
不過還是民眾對於中醫認知多半覺得迷幻不科學
希望大家走出中醫診間都能理解中醫在說什麼
而不是經期不順喝四物湯
就跟別人說你經期不順就要喝四物湯
更希望大家理解中醫治未病的養生精髓~
(想當年我也到處跟人家說我肝火旺,殊不知我根本不是旺在肝XD)
※ 引述《tutuism (tutu*)》之銘言:
: 本人麻瓜
: 因為胃食道逆流
: 開始看中醫
: 想了解更多中醫/漢方的宇宙觀
: 如何診斷 開藥 甚至藥方 各種知識
: 請推薦我科普書
: 不要教科書喔(我看不懂的)
: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