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解讀者》實用性和理論分析兼具的指南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3-02-24 18:37:40
《解讀者》讀後心得:實用性和理論分析兼具的指南
讓閱讀進階,接軌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terpreter/
面對這紛亂的時代,我們不只需要閱讀,更需要解讀的能力。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解答,而
是自己找出答案的方法。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如何成為生活的解讀者、工
作的解讀者、生命的解讀者,最後做為自己的解讀者。
這本書在說什麼?
《解讀者》的作者是黃國珍老師,他在學生時期學的是藝術,進入職場之後做的是設計思
考,幫助企業出解決方案或規劃新的產品。在 40 歲之後,因為他很關注青少年的閱讀問
題,下定決心離開職場投身教育領域。後來他創辦了「品學堂」這個品牌,發行了華語世
界第一本培養「閱讀素養」的雜誌《閱讀理解》。過去十多年來,他在學校和企業舉辦過
很多關於閱讀的講座和工作坊,一直致力於推廣閱讀。
他認為「閱讀」不是只有閱讀紙本書籍而已,而是這個世界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而複雜
的文本」。他寫這本書,將是希望我們將「閱讀的素養」去接軌到「真實的情境和問題」
,培養出感性的體驗能力跟理性的思辨能力。能夠做這種程度的人,就被稱為「解讀者」
,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這本書談的就是成為一個解讀者的好處、方法跟步驟。
這本書會教我們如何解讀一個現象的形成原因、解讀數據的意義、解讀行為的暗示、解讀
很多個不同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很喜歡這本書每個章節的編排方式。因
為每個章節都會有一個貫穿章節主旨的人物故事,讓我們「先」從故事當中得到啟發,然
後「再」透過作者的分析和講解,讓我們理解背後的原理。這是一本讀起來很流暢而且讓
我收穫滿滿的書。
閱讀和解讀的差異
這本書讓我最好奇的是書名裡面的「解讀」這兩個字。為什麼不用最常見的「閱讀」這兩
個字呢?講「閱讀者」不是比較好懂嗎?原來,作者有他的用意。
「閱讀」指的是當我們讀到一段文字、看到一段影像、聽到一段語音的時候,我們大腦處
理訊息、進行理解、產生自己對這段資訊的認知。閱讀比較像是「我看懂了」和「我聽懂
了」,大部分的人都具備某種程度的閱讀能力,只是能力的程度高低不一樣而已。可是更
重要的是,閱讀之後,然後呢?
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懂了」這個階段,就太可惜。下一步,我們可以進行「解讀」。
「解讀」指的是對閱讀資訊的進一步「思考」。從字面上來說,解讀是對某件事情的「解
釋」和「觀點」,反映出來的是讀者本身的涵養和專業能力。當一個人懂得如何解讀,他
會將閱讀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思考的養分,並且將自身的經驗整理成包含思維與步驟的方
法。透過解讀,我們才會明白如何改變、採取行動,以及創造出新的價值。解讀是一種成
長和蛻變的過程。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讀過什麼或記得什麼,而是我們成為什麼。就如同作者所說的:
「閱讀者是攝取知識和經驗。解讀者是將閱讀、探究和思考當成一段蛻變生命的道路。」
解讀是為了改變生命。
關於解讀的故事
在 1997 年,美國的國家鐵路客運公司遇到一個問題:高速列車在美國東北大都會的載客
率很低。它們找上了一家全球頂尖的設計公司 IDEO 來改善這個問題,希望能提升乘客的
搭乘意願。
如果只是用一般「閱讀」的角度出發,我們可能只會去觀察列車車廂的空間設計,去觀察
座椅的舒適度,或者丈量每個座椅之間的距離。直覺上來說,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閱讀去搞
懂一些什麼。可是設計公司 IDEO 並沒有急著這麼做,他們試著「解讀」。在他們的經驗
當中,所謂的設計思考是以「人」為中心,必須先解讀出人們心中真正的問題和阻礙,接
著才是思考解決方法。
IDEO 發了大量的問卷調查,他們從乘客的回饋當中發現,問題不是出在什麼列車空間和
服務品質。乘客心中的最大問題是「買票和取票的流程太過繁瑣」,導致很多人的搭乘意
願降低。最後,他們重新設計了一個新的、更好用的購票系統,就達成了提高搭乘意願的
目標。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只停留在閱讀的階段,只是聽了表面的需求、看了表面的資訊,就急
著採取行動的話,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接著,我們來看要如何解讀。
解讀的三個步驟
對於書中的「解讀步驟」,我認為濃縮成這三個關鍵字會更容易記憶,那就是:輸入、處
理、輸出。我們分別來看這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輸入」。這個步驟是透過閱讀,先看懂資訊,然後擷取訊息。接著從訊息當中
,找出各自獨立、而且互有關聯的基礎。這個階段需要發揮基本的閱讀能力,對一個主題
或問題,透過大量的輸入,先形成廣泛的理解。
第二步是「處理」。這個步驟講求的是「歸納」和「演繹」的能力。歸納是指透過觀察或
經驗,將具體的事實歸納出一般性的原則或結論。例如,觀察很多的人類行為之後,歸納
出一個關於人類行為的普遍定律。演繹是指透過推理和邏輯的規則,從已知的前提去推導
出一定會成立的結論。例如,從「所有人都會死亡」和「小明是人」這兩個前提,推導出
「小明將會死亡」這個結論。透過歸納和演繹,我們可以對事情建立深層的解釋和理解。
第三步是「輸出」。這個步驟是統整個別的解釋,建立起完整的結構,以及上下關聯的核
心概念。例如,當你想要解讀「我該如何溝通,才能說服上級?」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可
能就歸納出當自己老闆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或者根據以往經驗,他比較
容易被數據說服,所以你要盡可能從數據來下手。解讀,不是直接抄別人怎麼做,而是透
過三個步驟的過程,找出最適合自己處境的答案,找到讓自己蛻變的方法。
我認為,解讀就是一段「化輸入為輸出」的過程,是一種找出「個人化」的答案的行為。
解讀的能力,就是獲得答案的能力。
後記:解讀就是創造的過程
《解讀者》整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非常傑出,前半段是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後半段
則是結合了各種理論,像是「金字塔原理」、「英雄旅程」、「第五項修練」,統整出一
張完整說明解讀過程的圖片。這張圖片就是好酒沉甕底,加深我們對整本書的認識,更讓
我們明白如何應用。
作者說:「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每個人需要的不是解答,而是自己理出答案的修為。解讀
者不再是一種身分,而是必要的生存能力與態度。」他認為,一個人由內而外的轉化過程
,都是基於解讀的能力。解讀不只是「理解」的過程,更是「創造」的過程。解讀創造出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也創造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更賦予萬物與自身存在的意義。
雖然我提到解讀就像是「找出答案的行為」,但是能夠先「問出好問題」也是非常重要。
如果說《解讀者》這本書是教我們如何找出個人化的答案,那麼另外一本好書《精準提問
》就是教我們怎麼問出個人化的好問題。或許這兩本書搭配服用,會獲得最好的效果。
最後,談到解讀就是創造,當我幫大家解讀「解讀者」這本書的時候,就是在創造價值。
單純閱讀這本書不會帶來任何價值,但是經過我的解說,就對其他人產生了價值。你呢?
讀完這本書,你怎麼跟日常生活結合和應用?如何解決自己獨特的困惑?這個問題就留給
大家自己解讀了。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3-02-24 23:41:00
作者: sqqc89 (奶油餅)   2023-02-25 20:18: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