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AI真的可以取代翻譯或作者嗎?

作者: goetz (這世上還是有正義吧?)   2025-01-29 17:19:08
: 推 luciferii: 世界哲學史這種說明文類大概可以,純文學可能就會失真 01/29 16:53
一般的世界哲學史或許還ok啦,但富察這套世界哲學史就很難了,為什麼呢?
主要的原因是這套書不是單一作者,而是很多作者的論文集結而成,
每一個作者有不同的風格,AI很難一一模仿這些作者的文風。
而且因為每一個作者不同,所以難易度也有差別,
比方說在第一冊裡面有一篇山內志朗(慶應大學榮譽教授)的文章,
討論的是"花與皺褶的禪意",裡面不只用了禪學,還用了一堆亞里斯多德哲學
(山內教授是東西洋兼修的高手),我給富察看了三次,他還是覺得譯得不好,
最後我們兩個在那裡潤稿潤到天翻地覆,才勉強把這份稿子拿去編輯...
又比方說第三冊有一篇片岡啓(九州大學哲學系教授)討論印度唯識論的論文,
那個我想AI要突破還要很長一段時間,給大家看看好了?
作為推論前提的遍充關係(vyapti)
在推論中,就像「那座山上起火了,因為有煙,就像煙囪一樣」、
「音聲是無常之物,因為它是被創造出來的東西,就跟壺一樣」這種論證法,
必須要有煙囪和壺這類眾所周知的喻例才行。
以煙囪為例,類推到山上的火。
世親脫離了這種單純類推,將「沒有火就絕不會有煙」這種關係,
稱之為「沒有(所證)就不會有(論證因的)關係」,
明言在這樣的關係裡,必須要有論證因才行。
陳那把在他以前的論證因三條件(因之三相)更加磨礪,
變成以下三個條件:(一)煙有山的屬性、(二)唯有有火的地方才會有煙、
(三)沒有火的地方,絕對不會有煙。
接著他把火與煙的關係,置換成「有火的領域」與「有煙的領域」
這種廣狹的空間印象,從而以文氏圖的方式,將「煙隨著火而普遍傳開」
這樣的意義,表現為「(透過火讓煙)得以遍充」。
此後,印度哲學在指涉必然性這個普遍法則時,
便廣泛使用了陳那的「遍充」這一術語。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見到「唯有(透過火,煙)才會產生」這種表現方式。
也就是說,「遍充」這個陳那發想的源頭,其實是來自限定詞「唯有」的用法。
***
我還真不認為AI能解決上面這一段...
作者: lovesakuya (雪情)   2025-01-29 17:45:00
用機翻遇到上面例子段落、又要跟它弄清楚,可以拿原文出來對照
作者: spd0123   2025-01-29 17:55:00
編輯低標的話,現在就能取代了
作者: wtchen (沒有存在感的人)   2025-01-29 18:04:00
AI目前的前後文記憶上限好像是一百萬字左右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5-01-29 19:47:00
我把 アポーハの遍充把握 這篇丟給 chatgpt,發現大致是讀得懂的,當然修詞部份可能要人工幫忙(也可以說我不熟chatgpt用法,所以沒法微調得很好)。或許取代傳統譯者的除了AI本身外,譯者會轉生成AI咒術師。 當然,機器產出的成果最後一道防線還是要人工審視,在翻譯領域就是編審校。
作者: furio (void)   2025-01-29 20:01:00
用雙重回譯來評價?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5-01-29 20:04:00
短期間AI的幫忙或許可以讓非專門領域的譯者靠AI作完摘要先看懂後,再下手翻譯。
作者: widec (☑30cm)   2025-01-29 21:09:00
你想的是AI全面接管?我認為是像現在一樣AI翻譯編輯潤稿要不同風格,改提示就好了真人翻譯搞不好普遍都翻得比AI爛吧,還不是靠編輯潤稿(?)
作者: Manusya (人)   2025-01-29 21:35:00
以本篇例子來說,AI加強相關哲學訓練不就好了,人類反覆翻譯潤稿花的時間搞不好都比AI訓練多;退一步,這種高難度留給人類,世界那麼多普通難度的,AI最多幾小時就能翻譯一本,翻譯產出大增啊
作者: wensday (Eyes On Me)   2025-01-29 22:28:00
我隨便都能講出幾個比ai 翻譯不通順的譯者我覺得最後頂多是人工編審教 的確是有很優秀的譯者 但ai可以達到普通水準 在多數場合其實夠了
作者: simomo (不臭空氣)   2025-01-29 22:39:00
這應該是不可譯性的限制?
作者: hidexjapan (hide0504N￾ )   2025-01-30 01:31:00
想多了,市長這回文只是想證明他是不會被AI幹掉的譯者
作者: sausalito (回不去的港口)   2025-01-30 01:41:00
就算現在不行 下個版本 下下個版本 下下下個版本不好說AI進步的速度比培養譯者快太多了
作者: lane34 (甜甜的)   2025-01-30 07:05:00
我覺得與其擔心AI不如多培養有水準的讀者素質 AI的水準是靠人類的文明累積的 要有好的AI人類自己要先提高自己 不然讀者只看垃圾還看得津津有味 AI也只能產出垃圾 放大迴向我自己的結論 AI終究只是輔助 人類才是守門人
作者: ctw01 (0000)   2025-01-30 08:46:00
其實現在讀書讀到一些翻譯很差的我都懷疑是不是ai翻完沒潤稿
作者: MOONY135 (談無慾)   2025-01-30 09:00:00
你在這邊否定說服了這邊的人又能怎樣呢。還是需要譯者但人數不用那麼多了
作者: lovesakuya (雪情)   2025-01-30 09:09:00
華文創作者也有用機翻英譯 自己校對 擴大受眾
作者: Addidas (天堂 地獄 一線間)   2025-01-30 10:15:00
AI不用理解,無腦堆文本就可以了,編輯看的遠小於AI接觸
作者: richardplch (小路)   2025-01-30 11:08:00
只有讀者會越來越垃圾,因為讀者越來越依賴AI,只會漸漸失去辨識文本真偽、價值的能力,而變成只有AI持續精進,最後只有AI看得懂高深的內容。
作者: foxey (痴呆小咖)   2025-01-30 14:31:00
普遍性的退化 很多人已經不閱讀而是看摘要過的影音了
作者: jimmy2050 (jimmy_c)   2025-01-31 12:30:00
同意讀者會越來越依賴、甚至失去判讀能力。回到單純譯者被取代的問題,譯者最好懂一點AI,看看到底哪裡是AI不行、譯者有能力辦到的,才能鞏固自己吃飯的工具。未來能力頂尖的譯者才能生存,對於剛出道或是能力比較一般,想兼職的人來說只會越來越難生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