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追憶上海》:讀後感

作者: MAXjames (麥酷斯)   2025-01-27 14:12:14
部落格圖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remembering-shanghai/
Podcast有聲版:https://apple.co/3PLCKoF
《追憶上海》由趙孫樹瑩和趙芝潔這對母女共同撰寫而成,是一本內容與體裁都很特別的
回憶錄。趙孫樹瑩透過口述方式,娓娓道來她自己與橫跨五代的家族故事;趙芝潔則負責
記錄整理,並不時補充一些歷史細節,讓讀者更清楚其背景。這邊直接講結論:超好看!
趙孫樹瑩出身於上海當地的望族世家,而她的成長歷程正好經歷了中國的大動盪時期。因
此,整本回憶錄可讀性極高,不僅讓人窺見望族生活,還能第一手見證那個原本很有距離
感的歷史。以下和大家聊聊這本書。
https://imgur.com/2FR3xed
趙孫樹瑩與趙芝潔母女圖(截自《追憶上海》)
【富貴世家】
私以為本書的一大看點是能窺見望族大家的生活。孫家的發跡要從趙孫樹瑩的太爺爺(曾
祖父)孫竹堂說起。他早年只是個童僕,後來在太平天國之亂中崛起,獲得曾國藩和榮祿
的賞識,隨後在朝廷擔任要職。辭官後經商有成,不僅擁有大量土地,還經營輪船公司和
錢莊,為孫家打下肥沃基礎。雖然這些資產被子孫敗掉不少(這其中又是許多故事),但
到趙孫樹瑩這一代,生活仍稱得上闊綽。
https://imgur.com/11xe4Z8
祖譜(截自《追憶上海》)
書中提到,趙孫樹瑩一家住在鎮甯路的宅邸,家中還有管家、廚子、女傭、司機、裁縫、
園丁、修理工再加上每個孩子的保母和親婆的僕從等下人,約三十多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趙孫樹瑩說,用餐時,四個傭人會各站一角,隨時準備剝蝦殼或摘掉橘子的纖維。只能
說真的是富貴人家的氣派(笑)。
https://imgur.com/DwaKPUM
孫家位於上海鎮甯路的宅邸(截自《追憶上海》)
而這樣的「貴」氣也可從趙孫樹瑩父母身上窺見。有趣的是,二人展現的方式很不一樣。
趙孫樹瑩的爹爹(父親)孫伯繩有著傳統的儒士氣質,習慣穿傳統長袍。他展現華貴的方
式是收藏各類珍品,如菸壺、硯台等,這些物件多曾為朝廷重臣甚至帝王所有。其藝術收
藏也都出自名家之手,例如一幅王翬於 1709 年創作的山水畫,就在 2011 年的拍賣會上
以 2415 萬成交。
https://imgur.com/L5PQsfg
趙孫樹瑩的爹爹孫伯繩(截自《追憶上海》)
趙孫樹瑩的母親費寶樹就完全不同,走的是現代名媛路線,貴氣優雅。書中提到她有一件
旗袍,光等刺繡完工就花了整整一年。還有一次,因當時最流行的香水「夜巴黎」在上海
缺貨,哪兒都買不到,於是她索性直接從巴黎訂購。(有錢就是任性?)。
https://imgur.com/9LmmTTD
趙孫樹瑩的姆媽費寶樹(截自《追憶上海》)
但或許正因兩人的喜好與性格差異如此之大,才埋下了日後離異的伏筆……
【老上海風華】
書中另一個可觀之處,是透過趙孫樹瑩的回憶之眼,一睹「老上海」的風華。
上海原本只是個沼澤漁村,但因地利關係,成為不平等條約下的通商口岸。整個上海隨之
被劃分為各國租界,吸引大量外國人在此落腳,形成諸多獨特景象。例如,書中提到各租
界實際上沒有明確邊界,可能一過某個路口,路名就從英文變為法文,甚至還要更換駕照
才能繼續行駛(因左右駕之別)。
此外,由於這裡不受中國法律約束,許多流亡者——如躲避追捕的共產黨人或逃離納粹的
猶太人——都會到這裡聚集。種種因素交織之下,上海成為一個華麗又混雜的城市。書中
趙芝潔如此形容:
世界上沒有哪個城市能把如此多元的世界擠進如此狹小的空間。頭髮花白的俄國人在大都
會餐廳吃著皮羅斯基和熱騰騰的羅宋湯;歐洲商人在紳士俱樂部的廊吧喝著雞尾酒,而他
們的妻子則在外灘的豪華酒店裡啜飲著大吉嶺茶。
而最能代表上海精髓的就是「大世界」——當時上海最著名的大型娛樂場所。奧地利電影
導演約瑟夫.馮.史坦伯格曾形容它是「集馬戲團、遊樂場、劇院、賭場、水療中心、妓
院、遊戲廳和吧台於一身」的地方。
書中,趙孫樹瑩描述了她七歲時第一次被她的親婆(奶奶)帶去大世界的情景:在一樓看
到賭桌、歌女和雜技演員;在二樓的餐館品嘗豆沙湯圓;在四樓目睹許多男人緊摟著身穿
高衩旗袍的女子;最後在頂樓觀賞雜耍和煙火。真是一個喧鬧複雜的所在(笑)。
https://imgur.com/MjnXnXO
上海大世界(截自《追憶上海》)
【細瞧大歷史】
雖然書中描述的世家生活與上海風華讓我看得目不暇接,但這本回憶錄我覺得最迷人的地
方,是透過趙孫樹瑩的肉身經歷,帶我瞧見許多原本覺得有點距離感的歷史。在我看來,
本書可說是場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上個段落提過上海租借區的「繁」況。但之後局勢便急轉直下。在趙孫樹瑩八歲時,日軍
佔領上海,許多東西都開始短缺。而她爹爹也要求大家要一起共度難關,所以不論主僕與
輩分,都吃一樣的食物。
書中記述了一則驚險故事。當時,日軍禁止使用收音機(以防民眾收聽西方宣傳),但趙
孫樹瑩一家仍暗中收聽。某日,一名日本軍官登門查察,恰巧聽見趙孫樹瑩正播放戴安娜
.德賓演唱的〈夏日最後的玫瑰〉,立即喝問:「那是收音機嗎?帶我過去!」
還好軍官看見是名小女孩,態度馬上軟化,甚至教她唱了一首日文歌。臨走前,這位軍官
拍拍她的肩膀說:「小姑娘你今天幫了你們家一個大忙」。事後才知道,他原本是要來沒
收房子給憲兵住的,難怪說是「大忙」。
二戰結束後,國共內戰持續。1949 年共產黨獲勝,趙孫樹瑩的命運也再次大轉彎。當時
,她獲得了去香港與母親團聚的機會。那時,父母早已離異,趙孫樹瑩相當期待與姆媽的
久別重逢。沒想到抵達香港後,媽媽才告訴她:「三妹,聽我說。國共內戰,共產黨獲勝
。你回不了上海。妳父親十年來第一次寫信給我,堅持要我把妳留在這裡。」
自此,趙孫樹瑩的人生就與留在上海的爸爸與弟妹徹底叉開。她迅速適應香港生活,在此
成家立業,並在香港的美國領事館擔任文化事務專員,一做就三十年。
https://imgur.com/5sRpYyw
趙孫樹瑩攝於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的台階上(截自《追憶上海》)
但她留在上海的家人就沒那麼幸運了。1951 年,毛澤東發動了制約資本家和反革命的「
三反五反」運動,許多資產階級都遭到清洗。趙孫樹瑩的姊夫江晟的電話公司遭到共產黨
「接管」,房產也被沒收。她父親的資產同樣被充公,不得不向在香港的趙孫樹瑩求助,
請她從香港寄送基本生活物資。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情況更趨惡化。 起初,她父親被迫搬到客廳居住,將其他空
間讓給三十餘名陌生人。後來,更因一名七歲男孩的舉報,慘遭紅衛兵逮捕。書中的描述
看得我真的是心理發寒:
一群狂熱的紅衛兵圍著一個跪著的男人大吼大叫,其中一些不過九、十歲。那男人帶著一
頂白色高帽,身體前傾,雙腿向後,身體扭曲成Z字型,十分窘迫。······當樹荃
看到他脖子上掛著的牛軛狀的標語時,血液一下子凝固了:「孫伯繩,地主惡霸,收租數
百萬。」
最終,她父親因體弱被放回家軟禁,但身心受創,幾個月後便中風,兩年後辭世。
她弟弟樹棻的處境同樣艱辛。整個大躍進期間,他被迫在農村挖防空洞、為煉鋼爐生火。
由於個性較為剛烈,樹棻多次遭批鬥,時常被監禁數月,有時甚至被打到昏迷。文革結束
後,回到上海的樹棻開始寫作。之後的二十多年,他出版了五十五本小說和傳記。為孫家
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紀錄,書中許多段落都參考了他的著作。
https://imgur.com/X8zvDCy
趙孫樹瑩的弟弟孫樹棻(截自《追憶上海》)
【時代下的女性】
最後,想談談關於女性的部分。或許因為這是一部由兩位女人撰寫的回憶錄,裡面對於舊
時代女性處境有著諸多細膩的描繪。像是關於裹小腳的段落就讓我印象很深。趙孫樹瑩說
,她小時候曾天真地問親婆(奶奶):「親婆,為什麼您腳長這樣啊?」親婆幽幽向她訴
說原委後,眼眶微溼地說:「阿彌陀佛,妳和姊妹們不用遭受這個罪。」看得心實在疼。
https://imgur.com/xJxjLrV
趙孫樹瑩的親婆張潤禪,可見到腳上那雙特製小鞋(截自《追憶上海》)
還有就是舊時代女性在婚姻上的弱勢。例如,趙孫樹瑩的祖父是個浪蕩公子。她親婆雖極
力反對他納妾,但這樣的抗議毫無效果;祖父仍連續娶了幾房姨太太。在那個年代,離婚
是不可能的選項,於是她親婆選擇與丈夫老死不相往來,終其一生虔誠禮佛,從宗教中尋
求心靈慰藉。
類似的困境也發生在趙孫樹瑩的母親身上。前頭提過,她父母兩人的喜好和性格迥異。縱
使父親為人敦厚,卻也如同祖父般風流,身邊不乏情婦。1939 年,母親決意離婚。雖然
律師已盡全力交涉,但當時的女性毫無權利可言,子女撫養權完全歸父親,僅允許母親每
個月有三個週末可以探視。只能說,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女性真的是大不易,時代的眼淚…

【後記】
這本回憶錄真的超好看(我女友也很愛,她說就像在看故事一樣)。很多橋段,如祖父和
伯祖父如何掏空家產的「五鬼搬運」,祖父被上海青幫綁架的驚險過程,以及母親險遭販
賣的驚心際遇,都讓我看得嘖嘖稱奇。
不過,要說我最喜歡的部分,應該還是最後梁明的母親藏在供石的信吧。真的看到起雞皮
疙瘩。只能說,現實往往比虛構更驚奇,也更令人神傷。這邊就不破梗,留給大家自己看

覺得這部回憶錄不僅是一份個人生命紀實,更是一部家族史詩,同時折射出中國近代的滄
桑巨變。趙芝潔形容得生動: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一段歷史和一段記憶,承載著幾代人的過往。
遺憾的是,趙孫樹瑩已於 2023 年離世,未能親眼見到這本書的中文版出版(這本書最初
是用英文寫的)。但透過這樣的自我追尋之旅,她也找回了些什麼吧。如同她在書末說的

我本以為回上海是去找尋回憶的。可最終,是回憶找到了我。
總之,很精彩又真摯的作品,誠心推薦給大家!
作者: imagewind (秋水連天)   2025-01-27 16:29:00
頗有往事並不如煙的ㄧ本回憶錄
作者: locka (locka)   2025-01-27 16:41:00
非常謝謝推薦
作者: yyqq999 (LL)   2025-01-28 11:45: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