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大車比小車安全?

作者: tkr (tkr)   2013-10-27 21:13:12
根據高中物理
兩個物體對撞後會沿較重物體的方向繼續前進
有形變,是非彈性碰撞
依最保守的完全非彈性碰撞算法
Fiesta 1100kg Camry 1500kg
小車->70kmh 70kmh<-大車
撞擊後
10kmh <-(小車大車)
也就是fiesta 將會改變行進方向(從前進變後退) 從+70 變成-10
而且造成頭部容易往前撞
這就是車禍中最容易造成嚴重頭部碰撞的狀況
(如果又是有氣囊+沒綁安全帶的黃金組合 那頭部的受到的撞擊力會非常恐怖)
而camry並沒有改變行進方向 (保持前進減速) 從+70 變成+10
這個問題就好很多
若是考量到車禍通常是不完全非彈性碰撞
那fiesta撞擊後的末速會更高 也就是成員承受的撞擊力會更大
再想想看兩者車頭潰縮緩衝的空間
其實答案非常明顯
作者: liymars (從數學發現心世界)   0000-00-00 00:00:00
還要加上結構跟材質去分析,youtube上面有smart的撞擊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所以答案是平手嗎?
作者: liymars (從數學發現心世界)   0000-00-00 00:00:00
氣囊跟安全帶都有到位的話,開smart撞到還是可以活命的~
作者: atenmpw (aten)   0000-00-00 00:00:00
Camry撞fiesta的影片在哪裡? 網路上只找得到altis的
作者: dslite (呼呼)   0000-00-00 00:00:00
volvo S60: 1621KG
作者: reallocust (心機寶貝)   0000-00-00 00:00:00
先設大小車以同樣鋼材標準為前提.這可分成兩個面向考量.第1就是大車的潰縮體積部分較小車大.所以相對小車能幫車內成員吸收較多撞擊力.第2就是動量轉成速度.P=MV,質量M大則V小.車撞擊前後速度差比小車小.車內成員受衝擊較小.這是車內氣球都無法改變的事.速度差太多就算有氣球頂多讓車內人保持外表.但內臟全碎
作者: cchsiao (cchsiao)   0000-00-00 00:00:00
完全非彈性? 你要講得應該是完全彈性碰撞吧?彈性係數=1
作者: cchsiao (cchsiao)   0000-00-00 00:00:00
完全非彈性=塑性碰撞 (彈性係數=0)
作者: yrt3168 (小士)   0000-00-00 00:00:00
這樣扯到物理了 講完大家都霧裡了這要~ @@ 上面打錯
作者: jric (ㄚ儒.盜亞)   0000-00-00 00:00:00
所以是車頭撞到氣囊的撞擊力非常恐怖還是頭撞到方向盤的撞擊
作者: jric (ㄚ儒.盜亞)   0000-00-00 00:00:00
力比較恐怖~?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這位老大...你確定你高中物理有學好嗎?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完全非彈性碰撞代表兩台車撞上之後直接黏在一起耶...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你看過哪台車對撞是這種撞法的?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而且以你的計算來看,camry駕駛的頭是以60km/h時速撞氣囊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fiesta的駕駛頭部是以80km/h撞氣囊...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如果高中物理就可以解這題,那一堆力學理論都可以丟旁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邊去了...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這還是沒計算安全帶降低頭部衝擊的作用力...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彈性力學、塑性力學、破壞力學等...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氣囊跟安全帶只要正確作用,這個撞擊的速度差根本可以忽略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高中的物理考量的根本不夠嚴謹...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還有包含結構設計下如何把撞擊力導開等你拿高中物理來考量根本就是化簡的粗略算法你是考量人車一體會受到同樣衝擊的算法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0000-00-00 00:00:00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高中物理還不會教你因為鋼材變位所吸收的能量等問題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你的物理是兩物體完全沒有變形的算法,完全錯誤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他的算法不是兩物體完全沒變形,而是融合成一團鐵塊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融合成一團鐵塊 也是完全沒有變形的黏在一起才會這樣現實中變形會耗能 不可能算成這樣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至少結論應沒什麼大問題..最終傳到乘坐者身上.座小車吃虧
作者: ErnestKou (心想事成)   0000-00-00 00:00:00
現實的情況對撞是最少發生的吧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結論是不一定 因為不同材質在變形時所需的能量不同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而且乘坐者受到的能量≠不等於撞擊的能量因為「力」是可以經由結構設計導開的不會是全部的力都集中在乘坐者身上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就像SUBARU利用撞擊時讓引擎墜落地面這項設計把力導開一樣 不同設計會有不同的結果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更明白說,這麼簡單的高中物理就可以解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建議發文者以後討論這種問題 要重申一次 假設材料相同....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那車廠裡面那堆碩士博士設計者都可以靠邊閃了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不用高中物理就會少人看的懂= =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可適用高中物理就算產生很大的誤差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不然照這個理論 YARIS怎麼可能撞贏VOLVO 940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噗!照這樣說,對撞測試幹嘛做!直接車重比一比就知道誰安全對撞測試還會把兩台車子撞爛,很花錢耶!!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分析雖粗操..但大車有較大的消能潛力.這也沒錯..
作者: ErnestKou (心想事成)   0000-00-00 00:00:00
實際主要還是看側撞跟追撞,正面對決只是想分個高下吧
作者: ABON0828 (明霖)   0000-00-00 00:00:00
大家要買安全的車,買個幾百公斤的鐵塊放車上就很安全啦!!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所以IIHS下了一個前提 同等安全的車 大的比小的安全因為不同等安全的車 變數太多 車重也只是一個變數而已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IIHS也只敢讓同車廠對撞 為什麼呢?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可是再比一次volvo可以用現有車款 加倍奉還XD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那為什麼現有車款VOLVO可以加倍奉還?仔細想想 車重真的是唯一因素嗎?如果是的話,不管哪個年代的VOLVO都應該撞贏小鴨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差了快20年 材料與結構設計不可同日而語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那是不是你也承認材料和結構設計很重要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甚至凌駕於車重這項因素我是認為車重是一項有利因素 但不是絕對因素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各何況各家車體設計結構不同 看車重就武斷下了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Feista和Camry對撞 Camry必勝這個結論 相當武斷
作者: iamspy (寧)   0000-00-00 00:00:00
所以我在2f回 我猜平手啊XD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因為每次談這個問題tkr大就會拿高中物理出來回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看了就覺得我學的那堆力學好像都是垃圾一樣如果這問題這麼簡單 就不會發展出這麼多力學了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如果單看對人的影響的話,車重相對來說比較有利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其它結構方面是另一個變因 兩者同時會影響結果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對車來說對撞時兩車的受力相同,但人不會跟隨著車體受力因此人的受力是本身重量×撞擊時的加速度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越重的車相同受力下加速度越小,人受到的瞬間力道就越小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這裡影響的是你人會不會去撞車窗撞A柱車體結構影響的比較偏向車窗、A柱會不會來撞你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c大講的有道理,不過加上考慮變形耗能後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極端點來看,就是一台5星一堆氣球的小車瞬間被46T撞飛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就算氣球把你全身都包住沒撞到其他東西光是運動變化的瞬間受力,可能脖子扭斷內臟壓碎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不一定影響這麼大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你舉的1T對上46T 這個沒得談 什麼設計都沒用..但是1.1T對上 1.5T 車重就不是絕對因素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餅)   0000-00-00 00:00:00
你都知道要計算變形吸收的能量了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車重其實對車體結構也是會有點影響像是正面撞擊測試,都是完全吃下本身的動能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車子重要吃的動能越多,籠型結構就要做的越強來達到標準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如果是側撞的撞擊測試,重量的影響就小很多
作者: ck940560 (しけ)   0000-00-00 00:00:00
唉呀我是指車體結構方面啦 側撞強度在測試時比較不受影響
作者: airslas2012 (噢~~~啾啾啾-3-)   0000-00-00 00:00:00
推這篇作者
作者: aletheia (安安咪)   0000-00-00 00:00:00
推這篇文章
作者: aloness (aloness)   0000-00-00 00:00:00
基本上以車重來思考動能轉換是沒有問題的細部就不要討論那麼多,狀況百百種講不完
作者: Maxjue (max)   0000-00-00 00:00:00
理論是這樣,但是設計才是最重要吧,要實際測試才能確認
作者: Maxjue (max)   0000-00-00 00:00:00
如果照這個理論,1.6噸的308不會撞輸1.1噸fiesta才對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0000-00-00 00:00:00
你說Fiesta輸Camry難怪板友會跳腳,如果你舉小鴨當例子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0000-00-00 00:00:00
就不會有人反對了XD
作者: reallocust (心機寶貝)   0000-00-00 00:00:00
我只覺得有些人想強調自己讀很多卻搞不懂操縱變因跟應變變因.標題本來就是大車vs小車.當然是盡量把其他因素排除
作者: caesar310150 (小黃給我回來>"<)   0000-00-00 00:00:00
就是有人覺得坐在200kg鈦合金殼內撞不死
作者: view   0000-00-00 00:00:00
舉例太失敗 一個質量集中在車室鋼樑 一個集中在其它地方
作者: view   0000-00-00 00:00:00
這兩台車隨便想都知道對撞結果
作者: M1006 (M1006)   2013-04-05 07:42:00
可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